第61章:席卷(21,12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1章:席卷(21,1200票加更)

加布里埃尔上尉白天观摩时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态度,到晚间睡觉时,看着无穷无尽、划破长空的烈焰,忍不住画十字表示庆幸:上帝保佑,富尔总统英明,这回我们和中国人是一伙的.......

平日士兵们很多都不愿呆在防空塔乃至营地里,这一天却格外老实,无不战战兢兢缩在最下面,法国防空塔也依照中法约定,亮灯并进行大范围光照,以此提醒这是法国防空塔,不要误击!

同样在夜间,虽然肯尼迪不赞同沃金斯的消极态度,但在地中海的美国航母编队依然忠实地执行了海军总部命令,悄然向后缩了200多公里,躲入了克里特岛防空圈,且第二天派遣作战群也没那么积极。

古德帕斯特上将在指挥部里急得团团转。

好消息是要求提前出兵的要求发过去后,苏联人表示理解同时有所反应,愿意派部队前压进行威慑;

坏消息是苏联也没准备好,且因为需要紧急出兵,催着要更多军援,并暗示干脆转现金过来。

没准备好是一定的,他相信不是托词,毕竟连美国自己也没准备好,包括双方协同制定的作战计划才刚进行了一半,非让人进攻牵制完全是强人所难。

更麻烦在于,这事怎么和华盛顿解释?

他现在有点羡慕威斯特摩兰了,,不用面对这么大的坑,只要在南美协调协调就行了,在那地方打仗,还不是有手就行?想来想去,最后只能采取参谋们的建议:

-催要国内无人机部队增援;

-要求华盛顿拨付部分紧急军援,以便让苏军前出威慑;-明确明日强化空军出击,拦截中国空袭;

-做好苏伊士运河失守的万一准备,增派更多部队防守希腊、土耳其。

面对前线—败涂地的牛牛和死要钱的莫斯科,肯尼迪大光其火,但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剩下最后一座防空塔的苏伊士已危在旦夕,再有拖延,神仙难救。

在麦克纳马拉建议下,肯尼迪最终被迫妥协,一方面要求牛牛务必坚守,表示援军已在路上;另一方面要求苏格兰银行给莫斯科开具6.4亿的信用证,便于北极熊能自由购物,算军援一部分。

听说勃勃又从华盛顿搞到了钱,连主席团都大感惊讶,明明是凌晨,也认认真真集中起来开会商议对策。

勃勃意思很明显,钱肯定要收,前出威慑也要搞,但这件事不能让中国误会,还得给北京一点甜头。

“我意不如紧急约见中国大使,正式答应伊朗油气管道过境要求,无非搭个便车,这条管道由中国、伊朗出钱修建,我们如有原油和天然气输出,也可以修建支线走,就不额外付钱了。”

勃勃道,“每年油气过境按标准收取一定的维护费和通行费,可冲抵中苏逆差嘛,也算能来钱的生意,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拒绝,目前在哈萨克方向搞油气输出也挺好嘛。

再适当提一提伊拉克的事,我们前出甚至与中国实控区直接接壤后,请中方不要误会,当然啦,前出后的地盘,将来适当时候就属于库尔德一部分了...…”

众人讨论一番,觉得这处理意见既能从英美这里骗到钱,又能搞到地盘,还不至于让中国误会,至于油气管道过境也不是多大的事,没准自己里海方向的油气也可如此输出呢。

再沟通得好点,将来没准还可以把管道沿着俾路支走廊修建到团结港去,这样苏联不就能自主输出原油而绕过黑海这个卡脖子口了么?这张信用证可去日本订购油轮和其他大型货轮。

按公开消息,日本还欠着美国一堆钱,这张信用证绕了半天,最后还是回到美国身上,无非日本的债变成牛牛的债,苏维埃搞到船而已。

这办法很对柯西金胃口,他觉得老在团结港琢磨印度洋舰队是本末倒置,再折腾海军,还能硬得过在印度洋里独步天下的中国海军?

搞油气输出就不一样了,南亚、东南亚乃至非洲都是潜在市场,干脆再让勃勃弄点钱问美国进口化工设备,在团结港办炼化厂得了。

开了足足3个小时会,众人达成—致意见,由葛罗米柯负责通报,其他人呵欠连天地回去补回笼觉了。

莫斯科正寒冬腊月呢,要不是为了国家,谁大晚上高兴来开会?

倒有人嘀咕为什么中国能打得这么准,这么狠,但这是国防部系统研究的话题,波德戈尔内、米高扬等人不想过于深究,—深究军工体张口又要钱怎么办?

每次中美搞啥新花样,他们就伸手要钱,压得计委和财政部喘不过气来,米高扬不想再搞汇率贬值和货币改革了。

最近汇率贬值压力不大,尤其有英镑大贬值对照后,卢布已不算是五常中最逊色的货币了。

拂晓后,英美出动大量战斗机赶赴战区,试图保卫最后一座防空塔,但中国空袭群一反常态,只维持了零零星星的动作,这让英美飞行员很纳闷,但又不敢轻敌,轮换防御。

9点多后,中国大批航空兵力逼近,英美战机这才兴奋起来,主动上前截击。

奇怪的是,这次没看到太多攻击机和轰炸机,反而以战斗机为主,英美也没多想,战斗机也行,早打完早了事。

就在双方纠缠上的时刻,忽然从后方传来惊慌失措的通报:中国大批机群掠过约旦上空,强突进入黎巴嫩,怀疑他们要空袭塞浦路斯,命令战斗机们赶紧转移截击方向。

这一下可炸了锅。这边要求转移,那边中国战斗机死缠着不放,很多飞机评估了一下,觉得不可能在油料、弹药充裕的前提下去执行截击转移任务了,就漠视了这条指令,只有不到20架飞机离开编队。

再15分钟后,巴格达附近雷达系统也发出告警:伊朗方向敌军来袭!

联军已没有足够的掩护飞机了,有限的十多架飞机和地面防空火力选择硬扛,于是和塞浦路斯一样,遭到了类似运河区那种昨天铺天盖地的饱和攻击!

古德帕斯特上将毕竟是工兵营长出身,比较听劝,防御体系不错,躲入了地下指挥部,没被空袭波及,但地面被狠狠削了一波;

伊拉克方向的前线指挥部被中方一顿炸,地面防御体系被摧毁了大半,还搭进去2个少将。铝热剂和巡航导弹杀下来时,可不认识少将不少将。

这一波空袭,海航陆基、在北线的航母编队、空军各梯队近乎全面出动,予以饱和攻击,只不过任务有所不同。

投射在李成栋电脑屏幕上就是密密麻麻的光点向不同目标飞去,局部放大后看得更清晰。

各战场预警机和地面指挥系统都只有一小部分,唯独李成栋是全套,要不是电脑算力过硬,这上千个同时飞行的运动轨迹信号接收、数据解算和实时显示,保管能让系统宕机。

李、聂知道在这套系统里是不会的,因为林冠华不经意说过:这套系统可用于管理一个大城市的上万辆运营车辆并实时显示轨迹与路径,顺带帮你显示全市红绿灯运作情况。

李、聂两人当时傻了眼:如此先进的系统就用来管出租车?那空军得用多大、多高级的系统?

林冠华幽幽回了句:“不好意思,空军其实用不着这么大数据管理。

5代机时代,顶级强国战斗机没超过1000架的,连500几乎都没有......中国5代机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大约不到10亿元一架,美国5代机大概30亿人民币,和那200亿人民币一个的重型合成旅一样,能装备多少?”

这话好有道理,一下子居然不知该如何反驳!

这次中东空袭真正涉及的飞机数量相比朝鲜战争时期无疑大大减少了,且作战空域要大得多,换言之,战场范围内的飞机密度跌了很多。

之所以给人铺天盖地的印象,主要还是打得准。

别说二战时期,就是朝鲜、澳新战争时期,打运河区这种战役,只打英国区、不波及法国去基本不可想象。

当天下午,英美机群终于掩护不动运河区了,望着卷土重来的中国空袭编队,如同惊弓之鸟的英国守军听从法国人劝告:投降吧,外面全是老共!你们打不过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