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末路(2,1500票加更)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64章:末路(2,1500票加更)

皇家海军海军一把手卡斯帕·约翰元帅同样皱眉不已,反驳道:“上将,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

“元帅,如果你是中国人,你会进攻欧洲么?”

沃金斯点点苏伊士运河,“运河只能通行改埃塞克斯级航母以下船只,而我们拥有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两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还在东地中海有4艘主力航母和配套舰队,换我绝对不敢打。

别说法国站在中国这边,法国人没那么蠢。

真正有可能进攻欧洲的不是中国,反而可能是苏联,那样的话,土耳其、希腊、西波兰首当其冲,德意也会下场,情况反而会好转.....…”"

此话一出,联席会议更见骚动,麦克纳马拉不淡定道:“沃金斯上将,您说这个有依据么?”

“没有依据,我只关注到了2份情报.....

第1份,苏联在伊拉克向前挺进,与中国防区直接接壤,但中方没特别动作;

第2份,中国、伊朗、苏联草签了伊朗油气管道过境苏联乌兹别克去中国的协议........

单独看,这两份情报都不算啥,联系起来一起看,我有个大胆预判:所谓苏联前出威慑,没准就是北京-莫斯科间的双簧!就像他们在信德-俾路支问题上的双簧一样。

诸位可能很难接受,但我觉得有必要打一针预防针。”沃金斯扫视会场一圈,不疾不徐道,“所谓苏联和我们联合,侧击中方的联合军事行动,可能永远不会发起了.......苏联通过双向勒索已拿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东西都到手了,为什么还要打呢?”

麦克纳马拉脸色大变:“情报都属实?”

雷伯恩叹息着点头:“完全属实,甚至我们在伊朗的线人还看了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不要对莫斯科有太多幻想,巴列维对莫斯科一点幻想也没有,宁可投靠中国人!”

伯克补充道:“我们都知道当年英法都希望德国进攻完波兰后,趁势去进攻苏联,为此还放弃了西线的进攻乃至兵力配属,但最后,希特勒无情地先进攻了西欧....…”

肯尼迪的脸色一下子火辣辣的。

其实到这里他也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可能上当了,莫斯科不会真履行协议。

但由于前期投入巨大,不但搭进去了库尔德,还搭上30多亿美元,所以并不情愿接受如此前景。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会显得他很蠢,被莫斯科玩弄于股掌之间。

腊斯克道:“如果真能动员这么多兵力,为什么不在中东投入更多力量呢?”

“因为中东根本守不住,而且大不列颠也不愿意为保卫黎巴嫩和叙利亚而战...…”

沃金斯转向蒙巴顿,似笑非笑道,“元帅阁下,保卫殖民地你们或许还有热忱,保卫黎巴嫩和叙利亚,基本不会再用力了吧?

尤其在确信苏联不会按约定出兵的前提下。”“这个...…”

蒙巴顿思索了好一阵,艰难地点了点头。现在这时候,不说实话是要死人的。

如果大不列颠真被迫拿出全部力量去作战,那反攻殖民地显然比反攻中东更具性价比。

肯尼迪坐不住了,直接道:“这样的话,中东怎么办?”“战略性放弃,因为基本守不住..…”

沃金斯敲击着地图,“现在我们能控制的还有小半个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中国已占据明显上风。拔掉苏伊士运河这个钉子后,意味着他们已不可能遭受侧翼进攻,可一心—意地正面突击。

硬打完全是防不住的,中东这地方,也没多少防御价值。

如果可以,我建议把黎巴嫩交给以色列协防,他们不是想要领土么,现在就可以尝试了,这还能把以色列人拉进作战阵营来。

最佳选择是减少防区、脱离接触,把力量集中到塞浦路斯岛上,看中苏会不会因为争抢中东剩下地区而打起来。

恕我直言,如果我们两不相帮,莫斯科绝对干不过北京。

别看中东离苏联核心地带近,离中国核心地带远,但中国拥有海运优势。

西线他们可以走红海通道去亚喀巴上岸,然后走约旦铁路体系分发;东线他们在巴士拉、科威特上岸,走伊拉克铁路线分发,苏联要运输,必须通过漫长的铁路线,从高加索一路过来。

周边的土耳其、伊朗,不管对中国态度怎么样,都绝不可能站在苏联一边。”

听到这里,麦克纳马拉就觉得沃金斯还是很有水平的,在复杂格局下一下子把握住了核心,远远超过肯尼迪那两下子。子

这说明,虽然当时肯尼迪是海军少尉,沃金斯是海军少校,都不算高级军官,但对军事局面的判断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国力投放不光看远近,还得看交通是否顺畅,海运这条线,绝对中国占优。

约翰和蒙巴顿两个元帅在这点上也赞同沃金斯的判断,问道:“是否考虑过派遣潜艇去截断印度洋上的中国运输线?”

“不但想过,而且派过,但场面不好。”

伯克沉吟道,“鉴于目前形势,我和部队有交代,不能攻击民用船只,最多可攻击军舰。结果,有一艘潜艇失去联系,估计被中方击沉了.......

我们在桑给巴尔岛上建设了潜艇洞库,本来想配置潜艇的,现在全落到中国手中。

潜艇从南非出发进入到印度洋深处需4000海里,往返就需要8000海里,而常规潜艇总有效航程才1.1万海里。

一路上都是中国岛屿,侦查力度非常强,总不能为了破交,把攻击核潜艇派过去吧?“

航程并不是太大问题,实在不够还可借鉴二战德国的办法派遣补给潜艇,但中国反潜能力实在让伯克担心。

总共就派出去4艘跟踪、监视或在有利情况下攻击中国航母编队,结果还没怎么打就损失了1艘。

澳新战争时期潜艇高损失的不良历史又涌上了心头,让他感觉很不好,立即终止了后续更多派遣计划。

真逼急了,中国船队可沿着非洲和南亚海岸线航行,那一圈全是上约地盘。

由于担心中国的反潜实力,迄今为止他对派遣核潜艇进入印度洋都十分谨慎,这毕竟不是大白菜,可随意造。

沃金斯道:“我分析了下,贵国在上次大战中一共动员了400多万本土陆军参战,从兵力上说,动员100万部队参战完全可能;

从生产力方面来说,贵国工业体系完好,未遭遇任何空袭威胁,可生产充分的武器装备,别说100万人,武装1000万人都没问题;

从原材料供应方面来说,贵国并未遭遇封锁,所有航道畅通,虽然失去了殖民地部分补给,但北美方向物资可源源不断输送,欧洲也能提供很大一部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