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末路(14)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76章:末路(14)

“总书记,您这4000万盎司黄金没花出去啊,反倒人家形成了西约18路诸侯.....…”

张爱萍评价道,“美国人到底财大气粗,上手就是400亿,还全额收购英国对华债权,报价足足比咱高―倍还不止!“

“还说要共讨共产帝国主义,也难为他们发明新名词了.....…."

聂帅打趣道,“这是准备立个靶子把我们当董卓打么?要说吕布、华雄咱们这里还真有,但要说对面的刘关张,我却看不出来!潘凤、方悦、穆顺、武安国倒是一大堆。”

历史悠久就这点好,都不用打比喻,18路勾心斗角的关东诸侯跃然纸上。

英国宣布霍姆为新首相时,北京就知道林冠华-威尔逊备忘录失效了,伦敦应该从华盛顿拿到了更高报价。

虽然有些遗憾,但又在情理之中,大家普遍松了口气:不来也好,省了一大堆事。

既然保守党都准备留"通共"这条后路,工党更表现积极,威尔逊发来专电,意思已据理力争,但可惜美国给了很高的报价拉拢,再加大部分人传统上的“联美”,暂时没法通过他的备忘录。

但他会继续努力,争取使中英关系尽可能恢复正常。

如此回答就体面多了,林冠华也没继续提高报价,而表示“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

意思很明显,既然是你自己选的,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不来也好,我还省了4000万,还有那堆债务看来也可以缓解.....…”

林冠华平静道,“地中海舰队通过运河到亚历山大港了么?要告诉同志们万事小心,埃及虽然全面国有化了,但亲英派很多,间谍也不少。”

张爱萍道:“舰队倒是已到亚历山大港了,不过困难很多,除去物资补给和驻防困难,最大问题在于传统编队防空不行,我非常担心敌人发动偷袭.....…”"

地中海舰队是支非常传统的水面舰艇部队,拥有4艘重巡、2艘防空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8艘导弹护卫舰,炮击火力强大,但应对空中威胁方面力有不逮,只能依靠近防炮和护卫舰的防空导弹。

不是完全抽不出航母,也不是没有能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母,而是航母需要集结起来用于主力作战,无法分散。

埃及加入上约后,立即同意中方派遣地中海舰队在亚历山大港驻扎并使用传统英国海军设施,中国抽调了有力舰队组建了地中海舰队。

表面看是为履行上约防务体系,实际上也是给纳吉布撑腰,防止其国内动荡,更防止英美煽动反纳吉布势力将他赶下台。

“这只能想办法提高警惕了。”

林冠华道,“这支舰队去地中海,主要就是为防御,一方面抵挡英美可能对埃及的突袭与登陆,另一方面掩护我北非战区后续力量的展开并给运河区、红海全面布防争取时间。

大家要有舰艇全部打光、上岸充当地面部队的心理准备,但又不能轻易打光,要和敌人巧妙周旋到底。

空军要适度前压,塞得港、亚历山大、开罗等地都要保护起来。

我们不主动进攻,但只要英美把战火烧到埃及的土地上,这一把就稳了......”"

听上去逻辑很奇怪,稍微转念一想就明白:英美对埃及动手,那纳吉布在中国撑腰下就可以对亲英派从容动手,这又是一波泼天富贵。

什么,你想清洗亲华派?

开玩笑,亲华派有什么资产值得清洗?

就像伊拉亲王开进巴格达并掌握权力后,立即国有化实控区英国资产,顺带以“叛国罪"清洗亲英美派并没收他们的全部财富然后分给自己的支持者。

甚至还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土改,优先把英美派资本家和地主的土地分给近卫军,同时豁免那些欠着亲英美派资产阶级的贫苦百姓的债务。

这是稳固政权的最快手段,真要宣扬“精诚团结”、“忠君爱国”,那不知啥时能稳住,现在这么一搞,场面豁然开朗。

伊拉克特色的伊斯兰王朝社会主义又不需要亲王本人去当共产党!

增量改革一直很难,但动存量嘛,中国乃至各国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上面人不那么贪,不要想着好处全归自己,基本都有办法。

亲王又不想对抗大国,能对付复兴党就行了,这套组合拳下去,复兴党基本就蔫了。

寒暄完毕后,总前委开会正式讨论下一步动作。

“西约组成后,军事对抗会进一步加剧,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向非洲增兵。"林冠华问,“目前在中东和非洲,已有多少部队了?”

“除去原中东战区兵力,共增派了11个师、6个旅和快反部队。”

林彪补充道,"11个师来自于11个集团军,基本都是加强师,从2.3-2.6万人不等;6个旅全部来自于海军陆战队;目前中东、北非合计地面部队是46万余;空军大约是15万兵力;剩下就全是海军系统了。滨海方向还有16万预备队。”

“这么看起来,前线有80万部队了。”

林冠华转向邱会作,“后勤物资供应如何?“

“10-12月份,每个月输入70万吨,1-2月,平均输入95万吨;3月份,预计120万吨....”

邱会作道,“我们已在滨海建成了总后勤部,另在南亚、中东、非洲各地陆续新建兵站,争取从5月份开始,每月物资输送量达到160万吨/月。

由于前线在作战中缴获了大量物资,特别是中东的沙特、伊拉克方向英美物资非常多,我们临时改变了部分运输计划,物资向南非、西非战区倾斜。

关于组建印度洋护航编队,掩护运输船队、挫败敌人破交的计划也已制定完毕,护航调度司令部设在索科特拉岛。

总体而言,目前敌人还没展开有效破交,物资送达率几乎是100%,准点率超过95%。”

林冠华点点头:“后勤系统把思路再拓宽些.......[除我们自己提供部分外,也可考虑依托东欧的上约各国、西欧的德法意比荷等国,通过地中海输出物资,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和塞得港都可以用。

直接输送军火可能敏感了些,但普通物资,比如食品、燃油、民用车辆配件等等都可以调度,需要卡车、摩托等非作战设备也可以从法德等国购买。

虽然不一定要用到这条线,但要有详细且可操作计划。法国还要赞助部分解放费,给现金不合适,通过物资交收没问题......当然,这种应该视为额外补给,不能押宝在上面,要不然一旦延误送达、贻误军机就不好了。

在确信不需要经过英美拦截区的位置可以适当采购军火.......比如J-7(幻影F-1)、G8(美洲虎攻击机)都是中法联合研制的,基本差不多,如果补充不足,就直接从法国紧急补充;

又比如我们有很多美械,需要补充可从德国调度,总后要委派得力的后勤干部,以驻法、德武官身份协调外购补给。

战争时期,东西及时到位、充分供应是第一位的,钱是第二位的....…"

邱会作感激地点点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