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末路(19)
“英国看来试图重振一把雄风,万一失败了,国内还有批备份,不至于鸡飞蛋打、血本无归,还能维护今后的世界大国和五常席位。
只不过霍姆难道就没考虑过,倘若再失败,他们的财政再次崩溃,皇家海军那些军舰就算造出来又养得起么?”
聂帅点评道,“打完后,我们不可能再出4000万盎司黄金买这些家伙了,400万盎司骨折价倒可以考虑收一收。”
邱会作笑道:"400万确实也要好好考虑,万一咱们大胜特胜,英美货币、财政全崩盘,黄金没准能破1000美元/盎司,那400万盎司也值40亿了,到时候那些家当值不值40亿还得两说。
黄金都540美元了,我看破1000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
林彪笑而不语,管后勤的对经济和财政敏感,林冠华介绍过,后世黄金早就涨到3000美元/盎司以上了,邱会作推断破1000虽有些夸张,但颇有逻辑。
“这样也好,英、葡、西三个殖民帝国的账一起算,也算补上了中国人民的大航海时代落下的课程。”
林冠华叮嘱张爱萍道,“虽然罗罗的斯贝燃气轮机和美帝的LM2500燃气轮机暂时弄不到,但布里斯托的奥林匹斯TM1A/B型已国产化,TM3B也在攻关中,等其成熟后拥有总轴4万马力后,再加2台蒸汽轮机就可以凑足8万动力了;
法国皮尔斯蒂克的船用柴油机国产化也要重视,这是后续3200吨护卫舰的核心动力,或许堆到3500或3600吨也适配,在其他领域也有大用.......
MTU那些德国货不是不好,但比法国货更紧密,维护麻烦,重点保障潜艇领域吧,况且还有陆军坦克动力也需要。
英国总动员后,技术专家确实还会再跑回去一些,但只要抓住骨干,问题就不太多。
目前留下来的外国顾问已大大超过了预期,我当初甚至认为只能留下三分之一最多了......法、德、意、比各国不受影响,可以让他们加大力度。”
布里斯托目前是中国航发、船发的顶级动力提供商,旅大级燃气轮机是布里斯托产品,J-4核心动力也是奥林匹斯发动机,甚至比罗罗在牛牛的地位都高,几个首席专家都有正厅、副厅待遇,甚至还挂上荣誉海/空军少将、大校军衔,出入专车,还有警卫站岗,比在英国地位可高多了,普遍舍不得回去。
布里斯托因此独树—帜,不再和历史—样,凄惨地先与西德利公司合并,再被牛牛收购,甚至罗罗撤走后,留下部分专家进了中国布里斯托,来了反向收购。
虽然后续LM2500、斯贝、WR-21、MT30等燃气轮机陆续超过奥林匹斯,但林冠华认为不一定就是布里斯托不行,而是被罗罗收购后,后者肯定优先发展自己的项目,前者得不到支持自然就慢慢淡出江湖了。
再退―步说,LM2500/斯贝再好,目前中国也没机会,可不就得先努力把奥林匹斯改改改么?
所有筹码都压在牛牛家也不行,得多路分散,法、德这条线还得继续加码。
自主创新这件事就比较麻烦,最起码60-70年代能把仿制、国产化承接下来就是胜利,真正自主发展至少要到80年代。
要知道,苏联船用燃气轮机起步研究也很早,但因海军反复折腾,到现在已完全落后。
当中国已能国产化3万马力的奥林匹斯燃气轮机时,苏联M2型燃气轮机还没通过定型验收,原本1962年就要涌现的61型导弹驱逐舰(卡辛级)到现在还在绘图板上走不下来。
这次骗了35亿美元物资,又获得了伊拉克、叙利亚大笔石油收入,乌斯季诺夫终于同意海军的请求,与柯西金一起批复了团结港印度洋船厂的建设计划并拨付资金,又要求加速研究M2燃气轮机和卡辛级,打算团结港船厂一竣工就投产2艘。
这还是因为中国席卷非洲,没足够海军的苏联人只能在中东扒拉,对非洲干瞪眼着急而使不上劲的窘迫促使主席团加码。
空军也得继续加码,最起码那个300架伊尔-76的建造计划就得先批准,否则快反部队架构永远别想搭建起来!
中国方面,旅海级下一级规划目标是旅洋级:8万动力、蒸-燃组合、标排吨位不超过9900吨,最大航速不低于30节。
采用蒸-燃组合再加舰体拉长后吨位进一步放大600吨,内部空间会进一步宽裕,这次就能把直升机平台安台排上了。
中国投资研发、共享知识产权的奥托紧凑型127mm舰炮届时也可以投入生产,到时候直接安装;如旅海级需更换主炮,也可以升级,因为两者体积、重量基本差不多,原地升级除调整雷达适配外,不需要再对舰体进行大调整。
这也是海军拍板在9300吨军舰上暂时先用76mm的后手考虑。
张爱萍爽朗道:“好,我全记下了!不过,有件事能不能和总书记通融下,就是那个海警....….”"
他还没开口,林冠华、林、聂等人都笑了起来。
自军委发布调令,抽调16万状态最好的武警部队转职进入野战军的消息内部公布后,武警系统全员沸腾。
一直以为“武警必要时可以转为陆军野战军"仅仅是种安慰人的说法,不至于让下面落差太大,毕竟陆军刨除各指挥机关,也有140多近150万野战兵力呢,在他们没用光前,哪轮得到武警?
要动用150万野战军去打仗,另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快反部队,加起来至少170万,那该是多大的战争场面?想想就不现实。
澳新战役打得那么激烈,前前后后动用陆军兵力也没超过80万;
匈牙利战役更连20万没到就结束了。
没想到说着说着成了真,为争夺这16万抽调名额,各山头、160多万武警部队直属指挥员都削减脑袋想要争取名额,这两天总参、武警总部乃至军委门槛都快被人踏烂了。
—听武警能转职,海警、海监等4大海系统同样压不住了,除少数例外,他们基本都从海军退役或转职出去。
新军舰入役,老旧军舰或是转移或是出售,大龄人员也会分流。
当初安抚人转职时,也说万一兵力不够,4大海作为后备梯队承担“转职"重任,大家都以为开玩笑,没想到武警成真了,那海警不也得成真?
萧劲光招架不住,把皮球踢给人在总前委的张爱萍。林冠华笑道:“求战心切、闻战则喜是件很好的事,说明同志们对杀敌立功、捍卫国家权益、帮助世界被压迫民族共同解放有深切共鸣.......
海军不是在索科特拉岛组建了护航与反潜司令部么?我看可整体抽调一批状态最好的海警系统船只,为运输队提供护航保障。
以前有规定,武警不出国、海警船只不出专属经济区。现在武警通过转职野战军出国,海警就划入护航司令部,提供全印度洋护航保障,配合反潜队伍,如西太平洋也需要护航,你们再琢磨下调度办法,这样主力舰队可集中精力专门进行海上对决。”
张爱萍大喜:海警编队船虽然不少,但综合战斗力不算强,去一线对抗比如吃亏。
别说海警那些旧驱逐舰、旧护卫舰了,就是相对新锐的海军地中海编队,他都为此提心吊胆,为增强防空能力,不惜抽调2艘旅海级、2艘旅大级进行掩护。
要是只相当于二战那批护航舰队杀过去,那可能会全军覆灭。
总书记亲自指示安排护航与反潜任务,对抗强度就降低了好几个等级,但同样是一线任务。
否则,你也不给船队护航,我也不愿干护航,那这工作谁来做呢?
既然西约摆明车马要再大规模较量一次,那双方就各自制定计划、调兵遣将。
总参通过德国的路子再次组建了军事顾问团,高斯因退役总参谋长身份过于敏感,为顾及国内外影响,不便参与,但推荐了两个重量级人物担任北非战区顾问团(正式名字叫德国军事观察团)正、副团长。
正团长是装甲兵上将瓦尔特·内林,几乎是德国装甲兵奠基人,刚起步那几年,有时候古德里安给他当参谋长,有时候他给古德里安当参谋长,虽然名头远没有古德里安响亮,但实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在内林指挥非洲军(第15和第21装甲师及第90轻型师组成的编组任军长)时,执行隆美尔的指令赢得了加查拉大锅战役的胜利;对打下托布鲁克做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8月份在空袭中负伤而留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