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增兵(⑵)
“但800美元也太离谱了,我们最新的VC-10科技,执行伦敦-纽约间往返一次都要不了400美元,他们比这段距离远多少?”“
“我们难道不是返程么?回来时难道还有很多乘客?更何况我们提供的是专机级别服务。”
苏联大使不耐烦道,“您就说要不要吧?现在要,还赶得及南非和北非战役.......再过几个月想要,一切都晚啦!“
“但这价格。”
“价格方面就是这样,莫斯科定的底价,我也没法商议啊,但怎么支付可以细谈。
再说,款项难道不能找华盛顿报销么?大臣阁下,您也不想因为区区几张飞机票而导致几万志愿兵没法上战场吧?南非战事紧啊...…”
情报显示中国在南非已有20万兵力,物资、装备、飞机在源源不断往南非输送,整个印度洋40%的运力是往南非战区而去的。
马普托落到中国手里不到一周,中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就开始往内陆深入了,马普托通往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的铁路被源源不断的车队占领。
中国空军进一步前出到比勒陀利亚,充分利用原来南非空军的机场、基地和各项设施,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出击。
更令英美抓狂的是,由于原布尔战区整体哗变,至关重要的密电体系、敌我识别系统、防空体系包括指挥体系的秘密全都落在中方手里,战事居然成了单方面透明。
虽然可紧急更改为美式体系,但这中间的混乱、错误足够让所有事都崩溃了。
紧急构建的东部防线在冲击下根本不堪一击,解放军沿着马弗京-开普敦铁路南下,持续猛烈进攻。
本来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的空军是去掩护南非军队攻击中方的,现在局势反过来了,从比勒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起飞的中国军机持续攻击南非部队。
6月29日,南非中部重镇金伯利被攻占。
由于这里位置重要且不属于布尔共和国版图,非国大把政治中心和人员迁移到这里,成为黑南非临时首都。
7月2日,从马普托上岸的解放军占领斯托姆伯格和科尔姆伯格,再加北路支队占领的德阿尔,席卷南非中部。
从科尔斯伯格去伊丽莎白港不到600公里,从斯托姆伯格去另一重要海港东伦敦不到400公里。
皇家海军都考虑从伊丽莎白港转移了,但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转移,伊丽莎白港的沦陷不可避免,如果坚守,面对从腹地打过来的部队,一个海港又该怎么守呢?
难道靠那些152mm、127mm的速射炮么?万一巡洋舰被中国远程火箭炮轰了又是啥结果?
这时候英国人后悔不该把那些战列舰、重巡洋舰全卖掉,但凡像两圭—样有一批15/16寸舰炮坚守着港口都能造成很大的麻烦,可惜全在中国手里,只剩下152mm的米诺陶了。
牛牛勉强还有米诺陶可用,美帝连152舰炮都没有,长滩级那么大舰体也就只有127mm,在港口和陆军怎么对炮?
最后决策是收缩防区,把德班、东伦敦及中部撤退下来的部队全拉到伊丽莎白港去守住!
这段时间南非好不容易征召了部分补充军队,结果在中方连续打击下,现存部队还在快速损失,新增补都赶不上损失的。
要不是英美援军抵达,南非已要打开普敦保卫战了,即便这样,兵力还是远远不够。
伦敦明知道北非前线兵力也不足,还得咬紧牙关先向南非增兵,国内继续动员。
苏联对南非情况多少知道一点,莫斯科甚至动用宝贵的侦查卫星去查看目前战场,所以大使有此一说。
一说到南非战事大格局,希思就哑巴了,深吸一口气到:“贵国可提供志愿兵么?”
“也不是不能谈,如果贵国同意把土耳其库尔德区转给我们的话....…”
出卖伊拉克库尔德区,大不列颠丢掉了中东;从叙利亚撤退,导致叙利亚库尔德区也被苏联占领;再为了志愿兵而把土耳其库尔德区再出卖的话,本届保守党内阁将来会被历史耻辱柱绞死吧?
希思立即转移话题:“大家还是谈飞机票吧......800就800,我需要定10万人规模的!”
“没问题,我这就回复本国政府,然后派专机去印度和巴基斯坦接人......帮我们打好招呼哦,这次都是民航哦,哪怕是军机执行的也是民航任务。”
7月4日,在美国同意下,英国与苏联达成了10万人空运协议,名称是"出国务工团”,由苏联派遣专机从印、巴两国空运到土耳其南部港口梅尔辛,再从此地乘船去塞浦路斯。
一共8000万美元开支中,牛牛以VC10客机的技术、专利、图纸和4架实物冲抵了6000万美元(这4架飞机单价成本600万美元),另外2000万美元,全用康威涡扇发动机实物交付,共计72台。
这是伦敦方面的支出,记在西约账本上,从240亿预算中又划掉了8000万美元,同时为了照顾土耳其的情绪,英美又提供了一批军援,原来留在土耳其的武器和装备全部送给了土方。
除此之外,招募费用、培训费用、武装10万志愿兵的物资、武器、装备,全从240亿预算里开销,伦敦又毫不客气地划掉了20亿美元美,名义上是志愿兵,实际上却是雇佣军!
当第一批英印军进入土耳其并在英美安排下去塞浦路斯集结、整训时,奥兰治河以北、东伦敦以东的南非版图已全部不在南非当局控制下。
这是参联会特意要求的,目前兵力和战备根本无力维持那么大的战线,必须向后收缩。
听到英国进一步扩军,林冠华并未紧张,反而脸有笑意,颇有"每逢贼增兵愈喜"的感觉。
林彪沉吟道:“敌人进一步扩军增兵,虽然实力不一定强,但会带来更多麻烦,还是要妥善应对....…”
“增兵在军事上可能会有点麻烦,但意味着战争进一步延长,在经济上绝对有利,把他们的兵力吸引在北非和南非,有助于西洲的同志缓解压力,要不然全砸到西洲去,他们也不好受....…”
林、聂等人缓缓点头。
向西洲增兵目前不可能,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用移民船输送人口去累西腓,再借用幕府通道送到西洲,其中有普通党员干部、也有退役官兵,但并非纯粹的军事人员。
美泰、亚泰承接了有关任务,克拉克帮忙疏通,为遮人耳目,中间还混杂了很多日本人、泰国人移民去累西腓,以显示美泰不是在故意通共,无非生意而已。
总体而言,这种只能增加劳动力而无法大规模增兵的手法,缺陷很多。
由于美国向西洲增加了10万兵力投放,阿根廷、巴西又进—步扩军,再加智利下场,目前西洲已抽调4万多兵力统领各国作战,包括西洲建设兵团也在紧急动员,但人员毕竟有限。
中方只能用这4万多近5万正规军带领25万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联军与西约联军抗衡。
总体兵力是30万vs65万,物资、装备、高技术兵器也不如对手丰富,总体而言比较艰苦。
至于为什么不动员更多军队去一线,也是梁兴初等人考虑到后续还要保卫西洲自身,前一阶段把人都拼光了,下一阶段怎么办?
帮盟友作战和捍卫自身领土毕竟是不一样的。
尤其还需要正规军帮忙训练建设兵团、民兵、预备役并做好其他方向防范入侵准备,不能将兵力用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