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增兵(6)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1章:增兵(6)

“总监的信我已仔细阅读过三遍了,如果翻译确实没错,那我认为,他在暗示我们走三环外交的路....…”

法方内部会议上,中法谈判时说话不多的法国总理德斯坦道,“以法国为核心的法兰西共同体是第一环,以法德为核心的欧共体是第二环,以中法特殊关系的中欧或上约体系是第三环。

这套三环外交手法与丘吉尔谋求的三环外交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第二环基础要比他扎实,而第三环运作要比英国人复杂..…”

今天高层会晤就是这层意思,虽然由中国率先点出是件很奇怪的事,可多年来已发生很多不同寻常的事,再多一件也不怎么令人费解了。

毕竟,世界上真正交流过核武器的大国也就是中法了,法国高层心里全都有数,他们甚至进一步推测英美甚至苏联可能也知晓一二,之所以没在外面大力聒噪,实在因为这件事不怎么好讲,讲多了会起反作用。

富尔问:“非洲最近战况如何?“

“中国牵头签署《约翰内斯堡协议》并让黑南非、布尔等国独立后,英美在南非布局基本完蛋了,唯一悬念就是能不能凭借海军优势反杀;在北非战场,英国人多次增兵,连去南亚招募志愿军都用上了,战况显然不容乐观。”

担任国防部长、二战时拥有准将军衔但非职业军人出身的雅克·沙邦·戴尔马简明扼要汇报道,“中国在非洲战场上的策略是北守南攻,通过发挥陆军优势取得战略主动。

中方后续梯队充足、后勤补给畅通,目前基本已立于不败之地。

英美想反败为胜,唯一希望就是掐断印度洋运输补给线,但在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包括南非东部都被中国控制的前提下,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之所以不着急结束战争,是因为英美居然选择拼陆军,正中北京下怀。

英美不敢去打马达加斯加登陆战也罢了,现在连海峡对面的莫桑比克都丢了,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军事观察家、高级将领包括我在内,到目前为止都没理解英美舰队为什么不敢找中国舰队作战,越不敢打就越没有机会。

真想靠地面反攻再反推,恐怕还得再死200万人,把尸骨从利比亚—路铺到苏伊士运河去。英美还能再死200万人么?我认为他们根本输不起!”

别说法国人想不通,德国人包括欧洲一大批国家都想不通:英美为什么放着西洋省不打,任由中国源源不断派兵?

学过战略课就能明白西洋是中国最前沿的依托,不打垮西洋,根本没法深入印度洋,去了也是送死。

英美怎么不想去打西洋,联席会议都评估过,无非价码一直没谈拢罢了。

伯克一直希望驱使英国派遣陆海军打西洋,消耗得差不多美国再上阵捡便宜;

偏偏牛牛也是这意思,希望美国先趟雷,好能捡便宜或减少损失。

双方都动用侦查卫星对西洋做全面盘点,发现西洋有6-7万正规军,至少10万以上后备力量及相应武器、资源,还有集中防御体系,要战胜这些力量,至少要付出10-15万伤亡。

西洋不同于诺曼底,甚至也不同于朝鲜,登陆上去会面临基建不足、交通难以展开问题。

英美都是高度依赖交通线的军队,对自身弱点非常清楚,上去控制1-2交通要地已要付出惨重代价,继续派兵控制全岛,代价会很惨烈。

更重要的是,英美在莫桑比克、南非都没什么兵力,而西洋登陆战至少需要30万以上兵力。

要想准备一场跨海600公里的登陆,首先得调兵遣将,等30万兵力齐全了,半年也过去了。

可从中东开始、席卷非洲的大型战役,实际也就持续了半年功夫,哪有余地干这件事?

等英美最后达成并肩上的决心并努力强化莫桑比克防御体系时,已完全来不及,葡萄牙人兵败如山倒,直接垮了下来。

本来还想在运河区、中东争取点时间,中国31个小时就占领运河区,几周就席卷中东,使所有筹划都成了空。

所谓“马达加斯加登陆战"就—步步被迫拖延下去,从不敢、不愿发展到不能。

解放军都在马普托了,南非东海岸的基地基本都被解放军控制了,连伊丽莎白港能不能守住都在模棱两可之间,还有什么能耐去登陆?

总不能随随便便派2万兵从开普敦出发,跨海3000公里进攻西洋吧?

那可是将近60万平方公里,可不是太平洋上的硫磺岛!硫磺岛苦头还没吃够么?那会儿还能凭借大量203、406舰炮去压制,现在靠啥?靠长滩级那些5英寸机关炮么?

中英美都搞过大型登陆战役,对优劣势分析很清楚,欧洲大陆各国基本没搞过真正的登陆战役,唯—沾边的德国算打过挪威战役,同样认为不好搞。

退一步说,挪威战役时期,德国兵力至少现成分布在北海对岸,而英美连守卫莫桑比克的兵力都凑不齐!

军方认为唯一的悬念就看中/英美是否打海战了,英美海战打赢了才有反攻余力,打输就万劫不复;如果中方在海战打输了,还有妥协、分占可能,没那么容易输。

“我认为中方判断是对的,战后被逐出非洲的英美必然会反复捣乱,中国反正不搞殖民地,根本无所谓,部分国家如得意忘形,他们肯定会加以教训,”

戴尔马紧接着补了一句,“中/英美爆发海上总决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已相当低了.......

中国没必要陪他们玩海战,打地面战争就玩死英美了。一旦南非崩盘、北非受挫,大不列颠还得再伤亡50万以上。

华盛顿或许还可以撑住,伦敦靠什么撑么?只能完蛋。非说看点,就是美国到底能不能在英国崩溃前先把南美联合阵线打崩溃,到时候双方议可以抓一点牌和中国互换。

就这么来看,美国人输不了多少,就是多耗点钱的问题...…"

众人议论纷纷,觉得这说法挺靠谱,换法国自己面对目前这局势,肯定不选择主动海战,至少绝对不会贸然深入南非海域打海战。

必须打,那得英美集中主力舰队直冲印度洋,中国才占据主场之利迎战,否则就现在这样子,中国搞护航编队、分舰队在印度洋持续输送力量,就能搅和得英美痛不欲生!

这番分析很对法国乃至欧洲国家的思路,却不是林冠华的思路,无非外界怎么看不影响总前委的决断。

饭得一口一口吃,南非没全部完蛋前,林冠华也不想打海上决战!

法方高层七嘴八舌讨论半天,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建议要听,尤其是如果中国全面打赢,确实只能按三环外交策略去办。

千万不要学牛牛那狗屎的“中美再平衡”,玩再平衡没实力,首先就是自己被搞死。

如果中国没能全胜,而是中美妥协,以非洲利益换南美,那法国就需要随机应变。

当前不能拒绝中国,而要做出友好表示,具体行动方案也不宜推出,还得再观望一番,这对美国也有些交代。

中法毕竟不是真的军事同盟,个中差异度要把握好。富尔最后道:“我请大家考虑新问题.......中/英美大战结束后,苏联会不会瞅准空档,向土耳其继续进攻?如果他们会,而英美在武力无法直接支持情况下,要求欧洲下场,诸位持什么态度?

我先说点个人意见:假设中英美都顾不上土耳其,且我们真能与德国实现和解,共建欧共体的话,我建议还是要出面管管.......大不了我们和意大利出海空军,让德国多出陆军......

黎巴嫩我们也还是要管的,就借这机会给以色列一点教训,免得他狐假虎威太过高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