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滚雷(4)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46章:滚雷(4)

“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华盛顿与开普敦有7小时时差,当肯尼迪清晨起床,得知南非遭遇前所未有的庞大攻势且欧米拉一再呼叫增援时,已是南非下午时分。

苦心修筑的南非防线并没有在联军手中守住多少时间,轻而易举就让解放军给占领了,前线到处都弥漫着后退与失利情绪,参联会一筹莫展。

用欧米拉的说法,所有手头能调用的资源都向前顶上去了,完全无济于事,连空战都落入下风,甚至空军也开始大规模向后撤退并逃亡,因为前线机场已被快速穿插的解放军占领了不少。

就算部分还未被占领,远程加农炮、远程火箭炮已对机场覆盖攻击,跑道陆续瘫痪,就算没有彻底瘫痪,起降作业也困难重重。

面对朝不保夕的场面,再加压根得不到陆军的支援与保护,各空军基地想方设法利用手头的车辆和载具尽快后撤。

甚至好些飞机出击时还能从机场起飞,等劫后余生降落时,发现机场已被解放军控制或者地勤已一哄而散,他们也只能咒骂着往后方逃跑。

能跑多远算多远,大不了跳伞后去开普敦。

少倾,麦克唐纳勉强给了建议:“部队退守,缩短战线,集中兵力,等待援兵与转机……”

40多万军队想守住900公里防线万不可能,欧米拉已在进行收缩,把防线从900公里压缩到700公里出头。

问题在于部队损失速度快于防线收缩力度,现在700公里防线上的兵力密度甚至还不如最开始900公里的。

几个小时后天又要黑了。黑夜作战可不是联军强项,那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恐惧,只能进一步后撤并龟缩防御。

惠勒补充道:“欧米拉上将的想法是尽快把部队全抽调回来,就像当初组建釜山防御圈—样组建开普敦防御圈,并在海军掩护下尽可能坚守,等待国内派遣有力部队解围……”

该建议是陆军现任第二副参谋长小保罗·拉马尔·弗里曼上将的建议,他和欧米拉一样,都曾是釜山包围圈里的军官。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欧米拉军衔比他高,是陆军准将,而弗里曼还只是上校团长,甚至连该职务都因为关系才搞到手的。

兜兜转转15年过去,虽然两人现在同为上将,明显可看出弗里曼的前景远比欧米拉好。

弗里曼在西点军校里表现平平,成绩在班里算倒数,也不擅长运动。1929年毕业后花了5年零4个月才从中尉升为上尉,属同学中晋升最落后的一批。

人生很多时候充满了峰回路转,1931年弗里曼自告奋勇加入第15步兵团,算美军中国帮的一员。

他在中国一呆就是3年,其间专门学习汉语并发挥出了语言天赋,不但能说标准官话,还能说好几种中国方言,基于此特点,很快成为亚洲通,给史迪威当后勤并穿梭协调各方势力,由此得到马歇尔的赏识。

战后美国陆军大裁军,弗里曼的仕途岌岌可危。

当时美军采取“记录版”审查制度以评估每个军官在二战中的表现及其未来任务与晋升可能性,参加过实战的军官能得最高分,在国内经营陆军消费合作社的人只能得到最低分。

弗里曼得分很低,濒临退役,不过他在战后担任驻巴西美军联合军事委员会陆军分部主任的表现嬴得了马修·李奇微的赏识,在后者建议需要远东通的前提下,获得上校团长的实缺并逃过裁军。

随着解放军在战场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弗里曼的地位日渐突出,他非常了解中国,在解放军军事代表团赴华盛顿交流战术问题时,能用正经河北口音或京片子与中方无障碍交流并担任专业翻译。

其中国官话水平比很多解放军将领的南腔北调标准很多,甚至还从其他渠道弄到了林彪在四野时的练兵纪要,当面和中方探讨“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点两面”、“三三制”,并表示解放军在朝鲜和澳新的战术,相对解放战争时期又发生很大变化。

这一手不但华盛顿震惊,解放军也颇为惊讶,认真在考察报告中纪录进去。

军委后来在干部中推进学英语、学德语,每当有人提议如何如何时,林彪便把弗里曼的例子举出来,让大家哑口无言。

露这一手后,弗里曼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上尉时落下的晋升进度全追回来不说,还把一堆人甩在身后。

最红时,魏德迈推荐他担任驻华大使或副国务卿、克拉克考虑安排其将来担任远东盟总司令,李奇微/泰勒联合举荐他为欧洲地面部队司令官。

从中尉变上尉用了足足64个月,从准将到上将只用了区区73个月,算战后晋升4星上将第二快的人员。

晋升第一毫无疑问是沃金斯,解放军打澎湖他还是少校,朝鲜战争时刚提拔为中校,甚至比弗里曼还低一级。沃金斯不但比弗里曼小11岁,且晋升上将比对方更早,全美现役近40位上将,只有沃金斯还差几个月才满50周岁,其他人全在55以上。

虽然肯尼迪很快撤销了远东盟总编制,但不敢不用弗里曼,把他排在约翰逊后担任排名第二的陆军副参谋长。由于约翰逊常驻欧洲,弗里曼实际上才具体协助惠勒分管陆军参谋部。

弗里曼解释道:“敌人迅猛的进攻已完全破坏了前面部署的防御体系,拖延越久,越容易在运动中被对手歼灭,利斯上将在北非的失败就在于下达撤退令晚了,但凡能提前24小时撤退,损失都不至于如此重大。

我军最近可增援的大部队在里约附近,距离开普敦足足4000英里,马上登船并支援也需9天才能赶到,其他惯例补充兵力和物资完全不足以弥补今日损失……

建议立即从巴西抽调5万兵力增援,派空军以战略空运方式,在9天里尽可能再为开普敦额外增加2万兵力,另外……”

弗里曼迟疑了下,没说下去。

肯尼迪眉头紧皱:“你但说无妨……”

“利用战略空军返程机会,准备撤退南非侨民和其他政府要员……做好组建南非流亡政权的准备。”

肯尼迪脸色“刷”地白了,失声道:“弗里曼上将,对面才进攻了一天,您就考虑流亡政府了?”

“南非战事已持续半年有余,并不是今天才发起的。在今天全面进攻前,解放军早就控制住了南非三分之二领土并将其进行分裂……之所以给人今天刚刚进攻的错觉,是因为前段时间敌人忙着运输兵力、物资、装备而没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并不等于战争没在持续。”

弗里曼一摊手,“虽然我们也向南非提供了大量兵力,西约各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援,但我不得不指出,北非战役损失实在太大了,大到我们完全承受甚至弥补不了的地步,以至于被迫减弱对南非的后续支持力量……”

班加西战役中,因罗德里格斯跑得够快,故美军实质性伤亡很少,算上海空军、算上101空降师那一拨,总伤亡只有1万左右,连英国人零头都不到。

但牛牛净损失了十多万大军,尤其美军接管指挥权后,这些坑都需要美国自己填,美军被迫往北非抽调了十多万兵力和更多的物资,以便哈金斯能站稳脚跟,维护后续防线。

交给南非的物资虽然还在继续拨付,但兵力增援明显就放缓,到处都存在缺口,以至于不得不拿墨西哥军队去凑数。

肯尼迪不置可否:“如果把巴西兵力抽走了,那威斯特摩兰将军怎么办?他那会不会被中国人打爆?”

“反击是必然的,适当往后退一退吧……”

弗里曼无奈道,“不能再全线出击了,甚至连重点进攻都办不到,只能重点防御……”

说这句话时,惠勒就想抨击肯尼迪派遣格林去南美北部进攻西洲策略的愚蠢。

解放战争时,常凯申先是全面进攻,然后是重点进攻,然后改为全面防御,最后才是重点防御,一步一个阶段转换,美国这也想搞那也想搞,每到一个地方弄不下来就想着继续扩大战区进行迂回。

这毛病在惠勒看来和日本人当初的错误简直一模一样。进攻中国搞了一半去搞缅甸,缅甸还没弄清楚又去搞东南亚和太平洋,中间还要北上去诺门罕搞事情。

你到底有多少兵力自己心里没数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