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滚雷(10)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52章:滚雷(10)

牛牛也不是什么话都往外说,比如英加合并就不肯说,也千叮嘱万交代让中方别说,王稼祥完全理解。

至于查戈斯群岛,中英均默契地不向美国沟通,一旦和美国人谈,他就会和莫斯科扯,那地方本就是美国人折腾给苏联的,中间变数太多。

10月5日,美国给南非的紧急援兵已增至3万,并补充了较多物资、装备,国会也破例针对南非情况同意再为西约基金充值81亿美元,统算下来,相当于西约基金已达到830亿。

新增补的81亿美元其实早已被各类白条所套现,真正能使用的机动余额并不多,下拨后不到2天就算是瓜分殆尽,对肯尼迪政府而言,唯—利好就是有了部分余地,可继续开白条过日子。

依靠如此操作,德国对美欠款已下跌到800亿美元内,日本欠款已不足30亿。

日方剩余欠款完全有能力一笔还清,但无论克拉克还是蚁美厚都暗示日本内阁不要全部清偿,一旦清偿,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名堂来,佐藤荣作立即领会。

清偿后美国没了抓手,不一定选择从日本采购,甚至还可能上门打秋风,必须留有欠条。

故佐藤内阁又想办法从美国贷款并购买某些产业,最典型操作就是回购日本国内原来被美国持有的土地、资产、项目、产业等。

当初美国财团积攒了很多资产,价格很低,随着日本经济恢复而美国国内局势不好,部分财团有套现回流的愿望,卖给其他美国财团不一定要,日本财团愿意接手就再好不过。

对日本政府而言,回购这些后,便于政府更好地统筹策划经济并予以发展,要不然很多事不好办。

20年过去,有些产业当初还不错,现在已走下坡路缺乏竞争力了,但这不要紧,日本可回购后将其转去韩国、泰国,原日本管理层外派,无非把日本工人换成韩国、泰国等地的工人。

甚至还有部分人去越南和菲律宾投资,毕竟这也是相当熟悉的地方,且政治气氛比较微妙。

你说赞同中国吧,越南和菲律宾都不是很满意,你说反对中国吧,这两国又不敢。来个非中国的日本前来投资,双方一下子就对上了眼。

中央其实知道他们情绪的,但装作不知,毕竟没法阻止别人内心到底想什么,都把越南和菲律宾弄这么小了,人家内心有怨言理所当然。

但常委们还是感慨经济规律的力量无比强大:亚洲四小虎、四小龙大概没人提了,但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兜兜转转,还是能搞起来。

据说日本下个投资方向可能是缅甸或马来亚。

中国目前基本没对东南亚进行资本输出,有也是最基础的一些矿产和农产品,大部分时候还是鼓励当地自己独立发展。

不是中国不想输出,而是经济结构与产业远还没到那份上,本国都积压了大批产业和过剩劳动力没转化呢,哪有空对外输出?

中国GDP总量虽比日本多好几倍,但人均GDP、单位面积GDP依然远不如日本,从整体而言还是资本输入国,不能为输出而输出。

北京对日本进行资产输出也乐见其成,因为日韩下一步会—体化纳入控制范畴,输出与否,都在中国掌心里。

林冠华对西欧共产革命没啥热情,但对控制日韩,不但有热情而且很大。

他的如意算盘是打算等克大帅起事并在南美建国后,作为中国支持其独立建国甚至帮其抗住国际压力的报酬,要把半个韩国和日本让出来,但名义上是以中国驻军驱逐美军为前提。

克大帅的幕府将军头衔作为荣誉称号和他一系在日本的产业适当保留,就像中国控制关西地区后,并未没收或巧取豪夺有关资产,甚至也不介入地方事务,与美国屡屡干涉关东内政形成比较鲜明对照。

这当然是在潜移默化中暗示日本,被中国全面驻军也没什么大不了。

如此,绝对国防圈就彻底成型、固若金汤了。

美国就算再想反攻,也得跨过阿留申群岛而来,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现在理论上美国还可依托日韩基地对中国核心区下手,林冠华打算把最后一丝隐患也排除掉。

至于将来有日本人愿意投奔克大帅去南美,中国求之不得。亲英美、敌视中国的日本人和陆军派都跑了,剩下不就都是顺民了么?可依托海军派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

道理就如同中方乐见安南人、高棉人大批输出去北非、去苏联、去南美甚至参加自由军团。

这些人都走了,剩下才能服服帖帖。不给个泄压口,留在当地始终是祸害。

至于他们去参加自由军团对阵,那该咋消灭就咋消灭,丝毫不必手软。

美军紧锣密鼓向南非快速增援时刻,获得了人员和武器增援的希共打出“向雅典进军”旗号,再次南下进攻。

激烈的交火持续了3天,美国从塞浦路斯基地起飞了100多架次飞机帮助政府军,不过英国没参与空袭。

自由军团勉强还能抗住,但希腊政府军却信心不足,多次出现险情,人员损失也比较大。

危急关头,雷伯恩的收买政策收到成效,在希共联合阵线主力进攻时,切特尼克突然反水并打出自由塞尔维亚旗号,虽然没直接向希共进攻,却让出了自己的阵地和防线。

由于侧翼暴露,民主军主力遭到自由军团中的爱尔兰人和长枪党攻击,损失较大,被迫后退重组队伍。

第二天,在切特尼克反水成功并获得巨大好处鼓舞下,科索沃地区也闹腾起来,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打起自由科索沃旗号,与之遥相呼应。

懂的都懂,自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乃至科索沃,本身就是三股互不相容的势力,彼此间如果见面就可能会先打起来。

一开始南共派遣在希共的联络员还不敢向贝尔格莱德汇报,以为其中是有什么误会,希望通过说服、沟通重新让他们回来,直到自由科索沃的大旗都打出来后,大家才知大事不好,赶紧向上汇报。

铁托收到确切消息时正参加完宴会,喝得酩酊大醉,耽误了及时处理。从私生活角度而言,铁托不是个好共产主义领袖,醉心于各种享受。

等第二天下午醒过来时看到一堆消息,勃然大怒,方面英美聒噪自由塞尔维亚的首领是兰科维奇,另一方面,自由科索沃说是霍查在背后支持的,大有把水搅浑的意图。

更重要的是,希共受此打击,精心策划的进攻只能草草收场,接下去不是考虑向雅典进攻,而要想方设法增强防御能力。

肯尼迪密切关注着希腊动态,对此非常满意,认为1亿白条花得值,不但表扬了雷伯恩,甚至还问:“为什么不能在中共军队或领土上也执行这种做法?比如组建自由中国,或者各类自由XXX民族……”

雷伯恩满脸愕然,喃喃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肯尼迪看他没第一时间回应,以为又是要钱,豪情万丈地表示:“中国确实比较大,估计经费经需要很多,我可以先批3个亿给你。”

麦克纳马拉不由叹息:“总统想法是好的,但得要注意到其他现实。汉族在中国一族独大,据说占全国人口总数近99%,纯粹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恐怕才1000万出头,这还得算上去年新进入的部分马来人,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日本、韩国这种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了。”

“这不可能吧?”

肯尼迪惊讶道,“中国不是还有蒙古人、西藏人?或者……突厥人?缅甸人?”

“中国是有蒙古、西藏等地区,但在持续的移民政策下,少数民族人口减少得非常快。

比如蒙古人至少有一半去了苏联,甚至在苏联的蒙古人可能更多些。西藏人虽然走得不多,但本身这民族人口也少,只有100多万而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