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滚雷(18)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60章:滚雷(18)

彭真问:“英美能答应按实际控制线划分么?”

总理笑笑:“英美当然不肯答应,尤其南非也按实际控制线划分,那白南非就只剩下3万平方公里了……但这不是我们准备给白南非提供西开普勒省么,这比实际控制区要大不少,有些内容只是谈判策略,是可以用于后续交换的,落到纸上还有的扯。

朝鲜停战谈判已贯彻了这一策略,朝鲜半岛到底是一个国家好还是两个国家好,当时也有激烈争论,最后决定还是保持两个为好……15年下来,我认为这项决策还是不错的。

虽然15年可能为时太短不一定完全看得清,最起码给了参考依据和正反对比的案例。”

主席秒懂总理的意思。

分拆有时也是中国故意主导的,朝鲜与韩国互相牵制、白南非与黑南非互相制约、将来利比亚和昔兰尼加也会持续纠缠。

如果中国很爽快帮利比亚统一,那就负有全部责任,一旦西方各国拉拢利比亚后续政府,或的黎波里方面后续闹事,那中国将来究竟是管还是不管呢?

如果中国不管,那现在管了没用;如果中国管了,那帮君主制政权镇压民众造反难道是共产党该做的事么?

直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介入利比亚事务的理由还是利比亚新政权杀害中国外交官和诸多暴行,从没说革命不应该,更没说利比亚是解放殖民地的关键一环。

利比亚拼凑建国并独立后已不算是殖民地了。

造反有礼、革命无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正确,这—点没法改口,干掉卡大佐的官方理由不是因为他是造反派,而是因为他是“追杀外交官案”的祸首。

非要硬生生把哈桑政权改造为利比亚共产党,岂非又给自己树立新敌人?

再说,把刚从部落联盟拼凑起来的国家迅速转为共产主义,谁有这本事?这不就和苏联在历史上入侵并拼凑阿富汗政权一样了么?

撒开入侵阿富汗不谈,仔细研究苏联扶持代理人并执行的策略,很多世俗化方针可能在中国眼里都算进步、积极的,但就是过不了当地宗教传统习俗一关,你能怎么办?

用武器批判代行思想批判么?

苏联在蒙古确实这么搞,问题是,该手法不被中共所认可,苏联解体后,蒙古也完全离心离德。

主席又问:“小林所说的回报又指什么?”

“利比亚有不少原油开采项目,英、法最多,有些是他们独资的,有些我们参与了合资。

目前的做法是,英美石油股份全赔偿给我们;帮助哈桑政权复国及有关基建投入全部计算,汇总为具体数字,抵扣中国在利比亚租借港口、码头、机场等设施的费用,及划定石油勘探和权利金的报酬-……”

陈云解释道,“总的说来就是我们承认属地石油资源完全属于当地政府,中国不能白用,亲兄弟尚且明算账,更别说国与国之间了,所有都要按商业模式给钱,且按市场公允价给钱;

北非军费、基建费也不能白支出,需要政府支付,两者互相慢慢抵扣。

我们不逼债,但也不说豁免,尽可能按商业模式运转,平等互惠……

债务冲抵石油款并非全额冲抵,最多只能冲抵各阶段的70-80%,留2-3成余额给利比亚政府发展和社会建设,考虑到按冠华线划分后,王国政府人口不超过120万,哪怕只有2-3成,只要政府不瞎搞,也会变成相对富裕的国家。

最起码,利比亚致富和中国要致富完全不是一个难度。

商业利益也不局限于石油和战争经费,还包括后续安保,驻军也收费,收了钱就要保护人家的安全,就和收日本、韩国的驻军费一样……”

韩国驻军费是3年5亿美元,每个周期按5%递增;日本驻军费由中美两国平分,每人每家按日本GDP的1%提取,在构成上,一半是美元,—半是日元。

1966年,日本GDP已突破1500亿,中美各提走15亿美元,不过两家基本都没要现金,而以实物结算。

中国订购了不少工业设备和船舶,还用余额支付了在华日本顾问寄回日本的汇款、支付了在佐世保船厂维护、修造的各项费用;美国订购了大量作战物资,船舶也有一些,包括班加西战役后给美泰船队的损失补偿,就是预支的1967年驻日军费。

这—制度使日韩两家军费开支都相当低,韩国军力只剩下8万,日本更见压缩,再加还有非军事化条款,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的规模都很小,远比历史同期要小。

日韩的国防压力也比历史小得多。

朝鲜入侵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平壤之春后朝鲜也按特色体系进行改革,白善烨越发确信平壤是不会再大规模南下了。

至于日本,元时空国防压力主要是苏联,本时空理论上还有这个压力,但北海道战役使苏联损失惨重后,日本承受压力骤然减轻,特别是中国鲸海舰队压得苏联太平洋舰队喘不过气来,客观上有利于日本。

2%GDP的军费严格来说真不贵,且大部分还落在本国经济项目上,再加持续不断的战争景气,日本发展迅速。

要不然,那笔代偿的大几百亿美元赔款又是如何悄无声息还清的呢?

日本当然被中、美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但反过来说,中美控制日本后,也给日本打开了广袤市场,使其在经济上大有可为,这可比当年烧钱去构建大东亚共荣圈、打中美省钱省力地多。

按此思路,昔兰尼加完全支付得起“解放”费用,故而林冠华费心费力帮哈桑政权复国并分拆;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大概率支付不了解放费用,所以他劲头不大。

至于埃及和其他非洲国家,不是本身弄了好处,就是有资源,或者说代价很小。

论算账,几乎所有人都算不过斯小林,他不但知道你现在手里有什么,还大致知道你地底下埋着什么,将来能有什么,这已足够可怕了。

彭真觉得,为减少利比亚今后内乱,按此思路分拆也完全合理,当然哈桑自己首先要能接受,他不接受的话,就需要做工作让他接受。。

“关于欧洲共产主义革命,我个人倾向于把西班牙、葡萄牙与希腊分开考虑……”

彭真斟酌着用词,“希腊领土在东地中海,属于东欧范畴,周边社会主义和友好国家够多;另一方面,希共被莫斯科出卖过一次,斗争精神更强,更容易倾向于我们。

从对立面考虑来说,西葡共产主义化容易引起欧美剧烈震荡,包括小林上次说的6大中立国可能都会感到不安;希腊就没那么明显了。

从历史角度看也是如此,希腊想留在社会主义阵营,被斯大林抛弃了;捷克想走西方制度,被丘吉尔甩了……

现在算是拨乱反正的机会,从苏台德到克里特岛都会进入社会主义阵营,能有效掩护东欧阵营南翼安全,改善东地中海国际政治态势,必要时候为希腊,我建议也可和英美进行交换……

不管怎么说,我建议尽可能不要直接下场,完全可以通过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间接下场搞代理人战争,必要时可空袭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拖住英美力量,但不要直接对希腊军政府动手,还是要交给国际纵队和希腊民主军去完成,我们就支援点武器,缴获的那种就行……”

主席忍不住皱起眉头,心事重重地点头。

彭真的讲话,表面看起来是赞同搞赤化,但其方法和用力点是分化,用希腊迈向共产主义化来交换西、葡留在西方阵营里。

你说不对吧,这方案很现实;说合理吧,似乎又和当年的丘吉尔与斯大林在餐巾纸上写比例差不多了。

历史就是个轮回,每每以为跳出去了,结果又发现还在原地。

主席由衷感觉这思路搞不好也是斯小林的意见,无非他人在万生,有些话不能说这么直接罢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