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滚雷(20)
班加西、苏尔特战役接连胜利后,英美声势一落千丈,王国光复近在咫尺。
尤其祸首卡扎菲处理后,跑路埃及的伊德里斯一世蠢蠢欲动,一方面想依靠中国的力量回的黎波里报复,另一方面又对当初放弃王位并急于传给哈桑而感到后悔,考虑能不能复辟或做个掌握实权的太上皇。
哈桑当然也为满门被造反派处决而感到愤怒与悲伤,但经历这么多事,看得相对豁达,又有中方劝说,认为冤冤相报何时了,永远没有尽头,还不如一别两宽,互不干涉。
伊德里斯一世并非一个人,他身边聚集了一堆旧贵族、旧官僚,很多人都在考虑如何反攻倒算、如何堂皇复仇。
哈桑认为非常不妥,再闹出事端,继续爆发革命,再被清洗就没那么容易收场了。
按中国改革方案走,他完全能赞同,但肯定有不赞同的,甚至还有表面赞同实则内心抵制的,都需要处理。
关于两面派,在解放军步步后撤去托布鲁克时,不是一大堆墙头草又投靠了英美么,班加西战役、苏尔特战役清洗了一批,居然还有人又恬不知耻重新投靠过来。
面对如此局面,他只能求助于控制局势的中方。
林冠华认为哈桑的顾虑完全正确,商量并汇报中央后,以总前委名义下达具体指示:
-外交系统和纳吉布劝说老国王去约旦/伊拉克度假,每年发50万美元费用作为退位后的恩养年金;
-以哈桑名义,对历次反水的旧贵族、旧官僚进行“忠诚审查”,通不过的予以清洗,识时务(快速跑路)的给一笔安置费。
清洗名单由哈桑拟定、中方审核、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毕竟,老国王和哈桑之间是争权夺利,不适合内部清洗;但新政权与旧贵族、官僚间必须要有了断,这是哈桑自己建立权威的过程,不能假手于人,更不能让中方背锅。
获得中方支持后,哈桑胆气壮实了很多,新编组的王国近卫军在中国教官指导下,也颇有声势。
哈森已想好后面怎么维持国家了,全面学海得拉巴,对面咋整他咋整,这是最好的样板;除此之外,伊拉克先进经验也可以学习。
腊斯克提了拆分原则,中方给了划线要求,昔兰尼加已表示同意,现在压力就在利比亚政权一方。
虽然他们对如此划界并不满意,包括英美也觉得划给利比亚的领土面积太小,但中国没有让步的意思,且实控区确实只有这么多,要想扩大实控区就必须接着打。
接着打肯定不利,英美都还在南非持续增兵么,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的共产主义运动也需要扑灭,到处捉襟见肘。
麦克纳马拉劝肯尼迪接受方案,并以《利比亚停火协议》生效安置为由,继续延长南非方向的10-15天停火时间。
无奈的肯尼迪只能接受,但中方并不支持延期,要延期的话,英美必须解决休达归属问题,经一番鸡飞狗跳,英美最终答应一半:休达归摩洛哥,暂由美国驻军,加那利群岛容后再议。
中方回应是停火延长3天,即到11月8日为止。
不答应已不行了,不但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席卷全国,西班牙方面更爆发内战,获得莫斯科、北京双重武器资助的西共战斗力暴涨,击退了弗朗哥的第一次进攻,甚至精锐的长枪党卫队出动也没用。
更麻烦的是,巴斯克、加泰罗尼亚宣布独立后,法国当局给了或多或少的支持,甚至出现法方秘密从中国手中购买武器援助西班牙地方分裂势力的局面。
西班牙是盘三国杀的大棋,西共不同意把休达在内的西属北非交出去,也不同意加那利群岛独立,更反对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独立,而弗朗哥也是类似意见,所以三方算两两相对。
葡萄牙方面也差不多,康乃馨革命后的葡萄牙政府并不乐意接受佛得角、马德拉群岛的自决,这也是除利比亚,其他一揽子停火协议很难签署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没法加大援助力度,别说常委会通不过,连东欧各国也议论纷纷,认为西、葡共产党不纯粹,混入了大量投机分子,远不如希共,最起码希共公开表示赞同塞浦路斯非殖民化,并要求非殖民化后展开公正的、有国际监督的全民公投,表决是否与希腊合并为新国家。
11月1日,北京城第一波寒潮结束,气温回升,久违的暖阳重新洒落下来。
变暖是临时性的,两周后,第二波西伯利亚冷空气又会进一步南下,再次大范围降温并将温度推到零度以下,气象预报推测在11月20日左右会下第一场雪。
301住院部里,少奇同志经过10天治疗与养护,气色恢复了几分,但包括王光美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甚至比从台湾疗养回来后还虚弱几分。
“主席说要来,有没有说具体什么时候到?”“说了,10点半左右,还有15分钟……”“就主席来还是其他中央同志都来?”
“就主席来……其他首长前两天不都来看过你了么,他们也忙,不能老来……”
“啊……对,对……”
少奇指指自己的脑子,遗憾地叹息,“脑组织软化影响确实很大啊,好多事你们和我说了,我转头就忘,这样子确实没法好好工作。”
“总理宽慰你安心休养,工作不要紧的,一般工作交给其他同志去处理嘛……”
王光美仿佛想起什么,又提醒道,“林老师和林彪同志虽远在万生,也很记挂你,特意还托秘书送来了鲜花和当地的水果。”
少奇回头望了望病床边上的花篮和水果,欣慰道:“感谢他们关心,下次和他们说别空运了,费钱,国家搞建设、军队打仗都要花钱,能省则省……”
“正好他们派人来中央汇报工作,一起带过来的……”
正说话间,电话铃响了,警卫通知主席的车队已进医院,马上就上楼了。
跟着主席有一堆人,和少奇握手时,主席明显感觉到了老伙计的软弱无力,神情颇为黯然。
寒暄几分钟后,王光美知道两人肯定还有重要话要说,便把所有人都带了出去,病房里只留下了两人。
“前线情况不错吧?”
少奇道,“我看《利比亚停火协议》已签署了,昔兰尼加王国拿了90%的领土,基本上也算成功了….”
“情况还行,不过后续还有不少问题,关于西洲方案,你了解过么?”
“这个……”
少奇想了好一会后道,“没有!南非、利比亚,包括摩洛哥那点,彭真来时和我说了一些,我原则上都认可,西洲我只听说在抓住机会反攻,怎么,敌情有重大变化?”
“那倒也不是……”
主席摇摇头,“我这有封信,你要不要看看?”少奇戴上老花眼镜,慢慢阅读起来。
信的开头很奇怪,是从“如何看吴起、赵光义谈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及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事?”开始的。
有关南美方案,主席有很多的不赞同设想,但没直接表达,会后给林冠华写了封信,后者考虑几天,也回了一封。
中央首长通信,显不可能走邮政线路,而专门人肉空运,这也是从南洋给少奇带鲜花和水果的航班。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