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谢幕(10,4500票加更)
米高扬沉吟:“还有个办法是转让领土……问题在于,140亿需要50万平方公里土地交割,如果我们打下了苏维埃格勒,交易50万远东领土未尝不可;现在这局面,谁敢做主出让50万?
50万平方公里是很大的一片领土,不是把整个远东滨海划给中国,就是把西伯利亚南翼划出去,前者将使我们丧失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后者将切断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贝阿铁路与远东通道……
要是划哈萨克、土库曼或乌兹别克斯坦,别说下面同志要造反,就是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也会被拦腰截断。”
所有人沉默不语:14亿还有办法,140亿硬通货那是真拿不出来!
德意英法都有犹太血包可以补,苏维埃没有,仅有的犹太人早就全部变现并把钱用完了。
“况且,交付50万平方公里只能获得这项武器,顶多使我们与法国拉平而已,要想获得足够支援、武器、物资乃至先进技术,需要付出更多领土,我估计得划到乌拉尔山以东才行,除非走投无路,否则不建议这么搞……”
米高扬道,“我和巴格拉米杨同志都是亚美尼亚人,比一般民族出身的干部更痛恨土耳其人,但我认为如此代价太大,大到谁都承受不起的地步,无法向人民和历史交代。”
波德戈尔内心烦意乱地挥挥手,交代一直没开口的巴格拉米杨和乌斯季诺夫:“前线同志再想想办法,就像对付野融鼠战术一样,找到克制高边疆战术的办法……
我就不信中国这套东西是无敌的,没什么武器是无敌的,只有革命精神永恒……
让专家们别闲着,根据缴获的、打下来的残骸多分析,逆向工程、仿制总会吧?”
乌斯季诺夫哭笑不得:逆向山寨非常不容易,专家们明确表示,中国套件中有关芯片的制造水平已达线宽3微米,而苏联芯片线宽水平堪堪达到20微米,差整整一个数量级。
最关键就算山寨成功也没用,核心是头顶的卫星网,没这玩意,没有匹配套件,就算山寨出来套件又怎么用?
要构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需要投入一系列试验,根本来不及。
美国在已组建子午线卫星系统前提下,毅然交出宝贵的军舰和技术抢进度,就是这道理。
嘴上绝不能认输,乌斯季诺夫表示:“专家们正日以继夜地研究,争取早日找到合适的干扰与破坏办法!”
就米高扬本心而言,是允许交易小部分领土换取中国支持,但等明白需要破釜沉舟般的绝望交易才能彻底打垮欧洲联军并全面占领君士坦丁堡,就没法接受了。
权衡半天,希望规劝波德戈尔内能回心转意,可如果大部分人坚持打到底,那真就半点办法也没有。
眼看扯了半天,会议核心意思还是要接着打,柯西金实在急了,用手指敲着桌子抱怨道:“再这样下去,对外逆差将扩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难道我们用减持黄金获得的外汇去支付账单么?”
“不是已同意你们出售核潜艇、Mi-24直升机实物与技术了么?”
“根本不够,靠他们只能抹平3月前的逆差,现在6月都快结束了……”
“计委同志要多想想办法啊,不要一味要求组织上帮你们摆平,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都可以嘛。”
“增加出口容易,中国还看上了我们的Su-24与Tu-22M,但国防部不同意,他们本打算用这两项技术交换高边疆技术与设备……”
波德戈尔内皱眉:“中国不同意交换?”
“没说不同意,但价格不匹配,毕竟整套东西要140亿呐。”
乌斯季诺夫解释:“假设只有这两款实物+图纸,顶多给我们提供灵巧攻击套件……专家认为目前技术根本达不到,引进图纸也没用,需要一整个体系,单就那么点东西卖不了140亿的。
只能先购入成品慢慢提升,要把整个体系都优化完才行……我权衡了下,没同意,以后再说。”
“以后就更难卖了,中国已从美国获得了F-111,那套可变后掠翼技术并不是什么绝对机密,甚至美国人比我们还更先进一些。”
波德戈尔内揉了揉太阳穴,深感无奈,最后咬牙切齿:“把这两款机型都卖了,想办法先把逆差平掉,再问中国买点灵巧攻击套件实物,不会造先研究起来再说。
7月份开始,把卢布汇率调整为25:1,国内价格适当提升,便于压制进口需求并减少国家补贴……”
柯西金呆若木鸡:人民币已从2.5升值到2,无形中输入商品都涨价了,为维持市场供应,计委采用国家补贴,民众支付的价格低于实际成本,虽然能遏制走私,压制需求,但极大增加了财政负担。
通过调节汇率而不是增加补贴的方式,意味着外围整体物价都要上涨,民众需求进一步得不到满足,牢骚与抱怨更多。
波德戈尔内看他迟迟没响应,不耐烦道:“夏天快来了,进一步提高冰淇淋价格、天然黄油与肉类价格,尽可能用植物油顶替,有关牲畜、肉类等都可以向中国出口平衡贸易,压减进口配料需求……
一切优先满足前线,前线供应不能短缺,后方人民少喝点奶、少吃2盒冰淇淋、少吃点肉,共同支援国家也不要紧。
我看过中国人均消费报告,他们的肉制品消费不到苏维埃一半,奶制品不及三分之一,其他物资消耗都比我们少………….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咬紧牙关支援前线、支持作战,踊跃购买国债支持国家有更多资金建造航空母舰与导弹,打嬴了一切都好说!
你们不是常说商品贸易要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么,计委不要老提供价格补贴了,你们砍了这个砍了那个,节约下来的钱还不够发补贴……”
柯西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中国人均肉离蛋奶消费量确实只有苏联的一半乃至三分之一,但问题是中国起点很低,人口又多,消费水平在逐步升级,而苏联的生活水平其实在不断降级。
尤其这两年来,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供应难题,计委做出调整与改革是希望尽可能维持生活水平不要下降,总书记反过来责怪自己和人民群众不能体谅中央,不能勒紧裤腰带造坦克、造飞机了?
本待进一步争辩,只见米高扬轻轻摇头,最后欲言又止。谢列平本来也想说点什么,想来想去,觉得怎么说都不行。
假设土耳其和欧洲联军肯答应把土耳其库尔德区交出来,那他大概率会全力劝阻别再打下去了,如果打了几个月最后灰溜溜撤兵回到原地,他感觉自己承受不起这种后果,主席团整体承受不起,苏共中央更承受不起。
心烦意乱的波德戈尔内其实在徒劳硬撑而已。
苏联出兵的前提就是中美大战,中美不会插手,欧洲自顾不暇,内部纷乱成一团,只要打得够快,其实比较有把握。
出击动作确实够快速,半个月就达成指定目标,中美也的确没下场,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中。
始料不及的黑天鹅出现了,欧洲居然在美国未领导的前提下联合起来投入土耳其,更没料到中国轻轻松松秒了美国,还把有关技能转给法国一份,现在苏联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国防部有人私下议论使用核武器,毕竟看样子美国不会给德国提供核保护伞了。
主席团评估后,认为没法用。
战术核武器当量太小,改变不了整体局势;战略核武器往哪里投呢?
投放给德国本土,德国又没进攻苏联本土,—旦这样搞,事态就失控了;投放在土耳其,土耳其既不是二战战败国,也没核武器,优先使用容易触犯日内瓦共识。
不要忘了,苏联头顶还悬挂着“乌拉尔方案”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当前中美又要缓和,—旦被抓住机会实施乌拉尔方案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