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谢幕(14)
听到如此消息,林冠华先一愣,随后笑道:“美利坚真是人才济济,前有克拉克,后有沃金斯,总感觉袁世凯称帝未死,段祺瑞又跳了出来……封建课算是补上了,现在改补北洋的课了。”
聂帅也大笑:“如果我没记错,这位沃金斯上将是不是还在万生被我们俘虏过,又被跳掉的那位?”
“对,就是他!和我们的渊源深着呢……苏志国第一次带舰队去基隆,撞见的就是沃金斯,彼此还相互拉了汽笛;
后来他去印度当顾问,又把舰队送给我们,阿拉斯加级就是他送的……”
林冠华乐呵呵道,“万生岛上还跟着胡琏一起向主权碑磕头来着,当时都拍了下来,真是能屈能伸的人……考虑到情况,这段录像基本没怎么放出来过。
你看第三回合谈判,腊斯克明显就比前两回合要爽快,必是沃金斯的意见。”
林帅惊了:“居然还有这回事,难怪不打不相识了。”“他想干什么?真搞独裁么?”
“现在还说不好……”
林冠华沉吟道,“或许敲山震虎,逼迫共和党答应他的要求;或是借此机会故意延长本届总统任期,便于他在幕后操办……
现在美国正副总统明着是麦克马克和海登,实际大家都知道,权力掌握在紧急事态委员会手中,没沃金斯点头,这种事是办不了的。
这不就是徐世昌/黎元洪之于段祺瑞嘛。但具体他采用哪种办法,还得再观察下,没准真可以见到以海陆军大元帅统摄北洋军政的张作霖呢。
就不知道他的儿子能不能争气些,上次听说还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念书,明年才能下部队……”
—开始听说小沃金斯这年纪,两个元帅都觉得偏小,后来想到沃大帅才49岁,21岁的儿子很正常。
林冠华只比沃大帅小1岁,林三战今年9月才念一年级呢!闲聊几句,三人重点讨论海军军备问题。
在负伤的首相级修复后,中国当前共拥有12艘舰队航母(6马耳他、3改中途岛、1首相级、2尼米茨级),根据中美协议,中国还可获得2艘小鹰级,总共14艘主力航母。
“单纯看14艘航母勉强够用,但肯定还差点什么……”林冠华道,“毕竟我们国土面积已达3518万平方公里,全球第一,实际是世界上第三个日不落大国,需在全球维持存在,14个航母编队略微偏少,我的想法是维持16-18个主力编队。
从结构上说,目前需要动态调整,从14变成16-18个编队不是简单新建2-4艘的问题,可能需要新建6-8艘进行替换。
最早的那艘中途岛级已改了2次,本身舰体老化不可避免,马上舰龄就满25年了,且体型偏小,J-4用起来费效比不高,研究中的J-14就更不好用,可能还得用J-12过渡,考虑出售或者将属性改为两栖攻击舰……”
该中途岛级标准排水吨位5.3万吨,放在二战属于庞然大物,但在60年代末就有点不太够看了。
J-4确实能上,但调度起来始终不尽如人意,还得上J-12o
J-9是F-5的国产化舰载机版本,由弗兰德公司演化,调整了发动机和部分配属,改埃塞克斯级用起来很不错。
本来按计划,J-11是F-5E具体落地,J-12归诺斯罗普研发,是历史上F-20虎鲨的实际落地。
由于美国对华实施制裁,全面召回有关军工体,诺斯罗普开发进度受到不利影响,为确保J-11如期问世,国防科工委还把F-5E舰载版落地项目同时交给了弗兰德。
J-11/12分别变成诺斯罗普/弗兰德公司版的F-5E,前者更侧重陆基、后者偏重海基,且进度后者更快。
考虑到实际应用,最终林冠华拍板用弗兰德版的J-12统一机型,锁定原型后进入分配流程,诺斯罗普的F-20项目继续保留,改为J-16项目。
当时还确定了中法联合研发的J-13(可变后掠翼的幻影-G)、J-14(F-14雄猫设计思路)。
可变后掠翼思路倒确定了,但实现起来很难,J-13原型机只能使用少数几个变后掠翼,成本居高不下,法国人自己不太满意,虽然项目还未砍掉,但基本上不会进入量产流程,中法下一步将沟通考虑开辟新型号:基于幻影3全面升级,差不多相当于类似幻影2000的技术标准。
J-14难度更大,预研近2年,进展很不顺利,可随意调节的可变后掠翼成为拦路虎。
林冠华坚持要搞到F-111和Su-24重点参考,先帮J-14扫清前期技术障碍。
难度大归难度大,高层都知道改中途岛级乃至马耳他级基本用不了J-14,包括美国也一样,福莱斯特级应用F-14会很困难。
基于实际情况,牛牛推出改马耳他级,标准排水量比原型提高5000余吨,达到6.25万吨,比美国福莱斯特级略大些,有关技术图纸和参数都交给了中方,包括牛牛向法国、意大利兜售的新产品也基于新序列。
中国确信可拿到体型更大的小鹰级实物及其技术图纸后,林冠华果断放弃改马耳他级,打算上马小鹰级。
首相级还是要新建2艘,掌握核动力航母的全面技术,再等生产尼米茨级的同级舰及其改进型号。
至于企业级被直接无视了,毕竟该级逊色于首相级。
牛牛也没闲着,巧妙利用首相级设计,快速修改并准备推出常规动力的无敌级,相比元时空无敌级,这次参数要大得多、重得多,基本要与小鹰级匹敌。
英国也希望向中国兜售,但牛牛自己都还没生产出来,林冠华不敢尝鲜,害怕被当成小白鼠。
聂帅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今年2艘首相级龙骨都要铺设下去,如果小鹰级如期到手,就把中途岛级1号舰出售或改隶?1969年争取开工新建1艘小鹰级或1艘尼米茨级?”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但不是或,而是与。”
林冠华强调,“明年尽可能把小鹰级和尼米茨级都安排各来一艘,就算明年实在来不及,1970年上半年要实现。
大连、上海、基隆三家正好分开建造,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船到时候可安排日本几个船厂。
小鹰号到手后,如意大利还没和英国签署订单,中途岛级1号舰问他们要不要。”
“如果意大利不要,德国人或克拉克要呢?”“那……”
林冠华犹豫了下,“也卖吧,无所谓,航母又不是核武器。德国和罗马也算世界范围内排得上号的大国了。”
林彪问:“舰载机怎么安排?只怕直到新船下水,J-14都没法服役。14号机定不下来,15号机也会受影响。”
林冠华叹了口气:“再等等吧,继续J-4+J-12的高低组合搭配,海空都按此配备。
一般上约国家用J-5+J-9换装,东欧可批量使用J-7,J-7这种多面手和传统布局比较适合他们,也不至于还要装备太多飞机增加负担。
一般国家都用不到J-8/J-10,还是我们自己保有。”聂帅乐道:“铁托还想要J-10呢……”
“他真用不着,又贵,建议找苏联买Mig-25吧,借口J-10性能还不稳定,不能出口。”
林冠华无奈摇头,“南斯拉夫才多少GDP啊,就这还摆上了4航母,一年军费比例够吓人了,甚至和苏联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铁托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我们为节约经费,甚至都考虑海空统一使用J-14呢……”“军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