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重组(1)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24章:重组(1)

当欧美媒体大幅报道美国剧烈的内部变革与年轻人抬着沃金斯巨幅画像,游行感谢紧急状态委员会前所未有的善政时,中国媒体的报道焦点在于中央组织盛大仪式,欢迎归国的海军主力。

包括主席在内,所有在京政治局委员和军委委员都到天津港表示迎接,现场还由林冠华代表总前委进行献捷礼并简要汇报解放非洲、镇抚南美、欧洲欧的场面。

时隔两年,林冠华再次回到北京。

第二天下午,总前委众人略作休息,马不停蹄去探望重病住院的领导同志们。

两年不见,301住院部里,住院高干更多了。

少奇同志本来只需秋冬住院,春夏在家疗养,随着病情持续恶化,现在发展到春夏季节也要时不时去医院住上一段时间的地步;

陶铸2年前进入癌症晚期,接受了各类治疗,中间病情一度有过好转,但回去工作没多久,旧病复发,被迫重新住院;

除此之外还有二六系干将、现任总装备部部长许光达大将,2年战争期间夜以继日展开工作,确保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项目顺利衔接,当前线大局已定,战事基本告一段落后,也终于病倒入院,很难再坚持了。

除此之外,已退休的张治中,现任西南军区司令员李天佑、现任政协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徐海东都集中在医院里,或持续性住院,或在京接受创新疗法。

总前委等人能看得出来,这些同志身体基本垮了,已进入人生最后阶段,再行康复可能性不大,支持着他们的很多可能就是一股气,这股劲松了后就可能要离世了。

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一想到这么多人都躺在医院里,大家依然唏嘘不已。

7月31日,中央召开常委会,主席看着刚翻译出来的《历史转折中的沃金斯》文章惊诧莫名,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原来这就是我走后的历史转折……拉拢军方、召集开会、一举拿下然后举国欢腾?

过几年是不是看形势不对,还有人在国会上流着眼泪说……我们的……资本主义祖国……到底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转折时不是挺爽嘛,怎么没几年就公开哀嚎了呢?

到底是觉得自己做错、看错然后哀嚎,还是对自己被排挤出权力中心不甘心而哀嚎?”

众人面面相髻,不知怎么接这几句话,这是主席心中的刺,如同“天才论与温都尔汗”是林总心中的刺,很难拔出来。

陈云看气氛尴尬,打圆场岔开话题问林冠华:“动手挺狠的嘛,洛克菲勒这么大一个财团,居然直接连根拔起,美国历史上真没沃金斯这号人物?”

“人确实有,我查过详细资料……”

林冠华斟酌道,“不过军衔不高,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就以上校军衔退役了,也没记载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后续如何发展未再见于历史或档案。

倒是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几个人都很有来头,甚至新任FBI局长格雷在历史上代理FBI局长时,还捅破了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我认为沃金斯未必没能力,只不过历史上美国海军实在太强大了,一个战后才晋升的少校,确实混不出头。

在我们连续打击和克拉克集团拉拢分化下,美国海军终于快速年轻化了……

朱姆沃尔特履历就更吓人,1955年还只是少校驱逐舰舰长呢,现在都当海军上将、海军作战部长了!

我们55授衔时,别说少校了,那时的中校甚至上校到今年也当不了上将啊!”

朱姆沃尔特比历史上提前2年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但美军内部认为非常正常。

他同样参加了万生海战、朝鲜海战、珊瑚海等多次会战,每次都幸免于难。

珊瑚海大战最后撤退时,他指挥的军舰本该服从斯特鲁布尔的撤退路线,但他认为沃金斯办法更好,装聋作哑,对斯特鲁布尔的指令不予理会,反而跟着沃金斯向岛群中央撤退,同时捞起、搭救了1000多其他军舰的落水官兵。

因这件事,伯克、麦克唐纳、沃金斯对他均赞赏有加,重点栽培,3年内升了2级,50不到就担任了太平洋舰队司令官。

主席点头表示认可,其实中国刚授衔时,情况和美国反过来,中国40出头很可能就是中将了,而美国中将普遍都50多岁,现在中国中将普遍50多了,美国中将很可能只有40多。

没办法,沃金斯、朱姆沃尔特、奥斯汀等上将才50左右,下面如果一堆50多的中将,那他怎么进步?

关于沃金斯是否会谋求最高权力乃至组建军政府,总理等人研究后认为不太像,美国消息已很明确了:沃金斯极可能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

尼克松-戈德华特的选情与其说是他们自己的号召力,还不如说沃金斯的影响力更大。

之所以退一步不直接上去,也是顾虑到影响及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这段时间事情发生太多了,外国人都目不暇接,美国人就更要缓缓才行,退—步也算海阔天空。

美国方面对英加合并装聋作哑的态度,还是引起了政治局的强烈好奇。

7月25日,加拿大全民公投结束,经过3天清点、统计,于7月29日正式宣布77%的人赞同英加合并及组建新的联合王国。

美国媒体对这事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缄默,让中央不太理解,按理说这是影响面非常重大的事。

“密特朗、克拉克等人隐约暗示,再加上对沃金斯行为分析,英加合并这件事还存在变数……”

林冠华道,“美国在拉拢法国,利用法国内心对英加、德奥合并的不安定因素,侧面挑动加拿大魁北克省独立……这地方曾是法国殖民地,法语是官方语言,一直有分离倾向……

首先美国不可能真的大规模进攻加拿大……不仅英加方面不同意,美国内部也有争议,一旦展开军事行动,沃金斯的权柄会更重,高层估计都很慌;

其次,沃金斯和美军自己也不太想再打仗,而希望英加合并后留下来的压力能够确保他们的地位……这是一贯的养寇自重路线;

最后呢,美国这次败得太惨烈,在高边疆技术和海军重建前,暂时不会发难。

我个人猜测,沃金斯不可能什么也不动,等尼克松政府组成就会把魁北克敲下来,让他独立并提供保护,这样一来,难受的还是英加。毕竟英加合并只是公投同意,新宪法审议通过、政府及议会重组还有一摊子事要办,年底前能把全部流程走完就不错了。

这次否决合并案中,魁北克人口占绝大多数,魁北克的面积、人口、经济在加拿大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18-22%左右……

魁北克与美国东北部核心地带直接接壤,真要提供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帮助,非常方便。

美国合并魁北克不太可能,让魁北克脱离加拿大独立,并谋求与美国建立紧密关系反而有可能。

假设魁北克宣告独立,美国迅速派兵保护但不入侵其他加拿大地区,接下去就轮到英加自己难受了,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这个裂痕是不可逆转的,就算加拿大最终放弃英加合并,都不可能再让魁北克回归了。

沃金斯和美国高层可能会接受这样的英加合并,至于法国,除吆喝几句,不可能真合并魁北克的,英加不会同意,美国更反对……”

众人仔细端详了魁北克的地理态势,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