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重组(2,600票加更)
谈到工业化进度与后续发展,总理补充了有关中美最终协议的内容。
东京回合很早就确定了基本原则,但因细节众多与多文本梳理,直到7月24日才基本完成,紧接着双方又交割了日韩的产业等等,文本又有所微调,一直到今天才算最终定下来。
里面抠出很多细节。
比如,中国承诺到1980年实现全面自由贸易,加权关税率与美国基本持平,美方就指出,加权税率定义明确了,基本持平太过模糊,必须精确定义。
最终中方表示,所谓基本持平,就是中国在下一年度加权税率与美方本年度加权税率差距不高于1个百分点。
美方认可这叫“基本持平”,也接受了惩罚条款,如果高于,则把高出一个百分点的部分税率与对应税款返还美方并在当年债务偿还中合并计算。
腊斯克同时又加了额外限制,意思1990年前不得高于10%;2000年,不高于7%,2010年及以后,不得高于5%。
这是特别奇怪的补充,都同意与你“基本持平”且超过给予返还补偿了,为什么还多此—举?
林冠华认为有一定道理,就和NBA工资帽与奢侈税一样,美国就怕中国出于特殊目的宁可超额惩罚也不进口美国优势产品,就像玩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及其他即征即退式一样,只要顶住几年,就可以把对手优势产业干碎了。
他斟酌后表示同意,但要求加上补充条款:中国在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鲸湾、马耳他等几个虽处中国关税区外,但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也享受类似优惠。
美方权衡一番后表示同意,这几个地方都不大,且确实是国际合作示范区,只要有中方证明就可一起享受。
类似地方比比皆是,王稼祥都谈累了,换姚依林、方毅等经贸系统干将轮番上阵和美国人磨。
“总体而言,美国依然坚持认为全面自由贸易、低关税对他们有利,不但抓得很紧,且时间非要延续到2099年….”
“这样也好,开头是要让他们占点便宜,要不然过渡期都熬不过去……”
林冠华笑道,“稳赢的仗,没人和我们打,美国觉得在战场上失去的800亿经济利益可从后面的贸易中捞回来,否则他们也说服不了国会放血。”
“现在问题是,英、法、德、比、荷等国都陆续知道经贸方面的细节,也希望能够援引。”
陈云道,“援引吧,他们让利没有美国足,不援引吧,好像有点伤感情,更为未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林冠华道:“总体我认为可以援引,虽然他们让利没美国多,但他们实力也没美国强,故也算均衡;当然啦,他们说什么我们就答应什么不合理。
我们也要加条件,比如对英国来说,英加南非合并后就属于统一序列,没有例外;
对德国来说,德奥合并也如此;
对法国和比利时则要求他们尽快安排殖民地独立,原则上不晚于1980年,但如果1975年前还不能让所有殖民地彻底独立,那推迟多少年,我们也延迟多少年。
荷兰、卢森堡、丹麦直接放开吧,反正也不大,让他们用欧共体统一市场的名头;
意大利……嗯……实在憋不出来了,让同志们考虑考虑……”
大家懂了,林冠华赞同全面自由贸易,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暂时让利部分不算什么,毕竟中国的国土、资源与发展潜力都摆在这里。
最重要是要调整心态,中国已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暂时称得上世界霸主,需要按自己的意见重塑世界秩序。
如果只是中国占便宜别人吃亏,不符合逻辑,全部中国吃亏去承担义务,过于冤大头,互相交换与妥协是最好的。
随着中国上车与加速启动,还能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机会已寥寥无几,可能韩国、罗马、海得拉巴、泰国、朝鲜、墨西哥还有点机会,伊朗都够呛。
肢解南非后,非洲恐怕连一个工业国都出不了(南非份额只能算在联合王国上),最接近工业化门槛的是布尔共和国,但因荷兰实力不足,不见得能带动,林冠华认为概率与伊朗差不多。
至于南美各国,本来阿根廷、巴西、智利三强有机会,现在看来,气运可能集中在罗马上,哪怕智利与阿根廷全白人都不行,东亚/美国人口还在源源不断涌入罗马,持续提高着罗马工业化可能性。
“从历史角度而言,随着中国深入工业化+全面自由贸易,后面的工业化路就都堵死了……后发工业国怎么能和中国这样既是庞然大物,又拥有全面贸易优势的工业国比拼呢?妥妥被碾压。”
陈云道:“话虽如此,但也要考虑到20-30年后,我们实力太过膨胀,帝国主义发现干不过又准备撕毁条约搞关税战、经济战了。”
林冠华笑笑:“这是必然的……所以还要发展全球驻军、确保强大的海空实力与快速响应能力,让敌人在撕毁条约前能认真想想是否值得……
军事基地是为保障经贸线畅通,而不是为炫耀武力。故而,16-18个航母编队大概是必须的。
这是总前委规划的全球驻军、基地、航线与战区分布假想,林总、聂帅在返航路上给了很多意见,后续全军可能要根据对应思路继续整编、改革,减少员额总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实现科技化、信息化建军,实现全球立体多维度作战体系与感知态势……”
众人接过手绘地图,对有关划分与布局若有所思。
新—轮设置中包括北方战区、中央战区、南洋战区、汉洲战区、印度洋-南亚战区、东欧-地中海-北非战区、中东战区、西太平洋战区(含日韩驻军)、非洲-西洋战区、西洲战区等共12个战区。
另外还有快反(含特种)、战略(战略火箭与核武器)、信息(含对外舆论)、太空、支援(战略运输与跨战区保障)五大直属于军委且跨战区的职能司令部。
主席未做具体评价,视线反而落在职能司令部名字上,若有所思:“这是不是为防止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林冠华没做正面回答,而是道:“3518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元朝都没这么大……且3518不见得是定数,没准过几年还会扩大。
虽然我们有局部地区分离的最坏打算,但就算分离,我也希望和平分手,而不是解放军打内战,提前未雨绸缪,把关键因子卡断……
基于如此逻辑,汉洲、西洲可以有部分工业体系,但不会有整套工业;可以有基本重工业,但不会有核心军工体。
苏联情况就很不对劲,乌克兰有全套工业,包括历史上分布在东欧的配套工业与苏联自己缺乏的那块,在乌克兰全面重建了,乌克兰又是苏联粮食首屈一指的地方。
甚至,苏联匮乏的轻工业体系,一旦乌克兰分离,要重建也比较简单且条件优渥,毕竟乌克兰气候条件相当于辽宁、河北、山东的综合,还靠海。
继续发展下去会出现乌克兰可以没有苏联,但苏联不可能没有乌克兰的局势!”
主席神情严肃:“你说3518万平方公里还不止,还打算攻略哪里?”
“主动攻略应该不可能……”
林冠华正色道,“—旦若干年后苏联瓦解,其加盟体系分崩离析并走资本主义道路,届时远东区块愿意跟着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公投内附,想必您不会拒绝吧?”
主席麻了,半晌无语。
从这话来看,斯小林不会帮苏联稳住局面并继续巩固社会主义,甚至巴不得其分裂、瓦解。
从地缘政治来看当然没错;但从社会主义体系来看,有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