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重组(1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38章:重组(15)

夫妻俩说话时,发展对着食物专心致志地下手,三战则竖起耳朵认真听,

林冠华看儿子如此专注的样子,笑道:“三战,你懂啦?”

“没懂……不过父母包办我知道,外婆讲过这个,还给我讲过娃娃亲呢……那个……拉郎配什么意思?”

林冠华还在琢磨怎么解释,赵凯旋已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发展不知为什么母亲大笑,也停下来跟着一起哈哈哈乐呵起来。

林冠华笑道:“拉郎配啊……解释起来不好说,给你打个比方就好懂了。就是你们幼儿园里,小朋友找伙伴,一对对出去玩,你肯定想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玩,拉郎配就是随便给你找一个小朋友,也不管你们高兴不高兴……”

“懂了,拉郎配就是幼儿园老师指定,不能自由组合?”“对,就这意思。”

林冠华有心逗孩子,“你觉得自由组合和拉郎配哪个更好?”

“自由组合好点……但是吧……我觉得拉郎配也不一定是坏事……”

“为什么呢?”

三战振振有词:“自由组合的话,幼儿园好多小朋友乐意跟我一起玩,不让他们跟我一组还急得哭呢……有几个女孩子都哭好几次了……

老师指定嘛,大家就没话说,也省得哭……”

林冠华闻言愕然,眼神投向妻子,问具体怎么回事?

赵凯旋稍微解释了一下,意思儿子在幼儿园是个社牛,各方面招人喜欢,经常有小朋友要和他一起玩,要给他带吃的。

很多幼儿园小孩子要去抢别人东西吃,林三战不用抢,差不多天天有东西可以白嫖,她只好约法三章,告诉儿子不能老拿其他小朋友的零食,经常时不时给小书包里塞东西,让他也分给其他小朋友、

“发展就不一样,去了托儿所和幼儿园,老师一直说,不哭也不闹,专心致志玩自己的玩具,对外界诱惑不为所动……”

两个小孩林冠华自己不怎么管,或者说,就算想管,这一走两年驻外的架势也管不了。

赵凯旋平时工作也有点忙,两个孩子不是保姆带就是老两口带,成丽君带三战多一点,个性明显会传染,所以更活跃些。

晚上睡觉时,赵凯旋问:“刚才三战说完你若有所思,是不是觉得两年不在,对孩子有点陌生?”

林冠华摇摇头:“孩子还小,2年不见不假,但他们印象不是特别深刻,很快就补回来了。我在思索,机关幼儿园里孩子间天真无邪的场面,可能不一定像你想得那么简单……”

“你是说?”

“你和老师都觉得三战活跃、人缘好、招人喜欢……有没有想过……有些喜欢其实是大人在背后刻意培养的?”

“这……”

“这次三战念小学,我特意让你避开育英小学,安排去首都三小就读,家庭关系包括名字等都要改掉……”

赵凯旋点点头:“成姨有点不太理解,按她知道的情况,育英小学是全首都设施最好、教师力量配备最强的小学;

首都三小虽然也不错,但还是不能与育英小学相比,甚至可能不如人大附小与实验二小……虽然离他们家近点,但不至于这样……

叶大姐前两天找我聊天,很奇怪为什么不把孩子送育英小学,我说你定的,我们工作忙,经常要出差,离外公外婆家近—点便于照应。”

林冠华叹了口气:“育英小学、育英中学,师资力量很强、领导干部都很有来头、管理也比较严格,但有个不太好的风气你知道么?”

“呃……都是干部子弟?”

育英学校原来在北京老城的海淀区,首都新区搬迁后,也随同搬迁并新建新校区。

整体布局靠近中央政府附近,便利于家长们利用上下班时间接送孩子。

虽然学校已明确划给属地管理,但很显然,里面有很多机关干部的子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乃至教育部都特别重视。

最开始规划中央新村时,下面曾有方案,要把中央幼儿园、小学、中学全安排在新村内,中央超市也落地在新村内,彻底实现全面高干子弟教育,连校长人选都圈定了,由李力群或类似高级干部配偶出任。

林冠华不同意如此安排,给了反对意见,常委们也觉得这样下去会变成圈禁的“御学”,不太有利于接触基层,还是安排在外围新建育英。

虽然育英小学/中学未明确拒绝平民学生,但很显然,就他的位置、入学标准、招生对象来说,招收干部子弟才是常态,平民子弟反而属于凤毛麟角。

招生群体确定后,当然成为重点保障对象,但也导致了一些不太好的风气。

最典型就是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学生喜欢谈论政治,喜欢比较老子官大官小,喜欢论资排辈、拉帮结派。

拉帮结派不是看学生自己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而是靠老子的牌头!

有些红三代的子弟,有些是正当年富力强的厅局级乃至副部级干部子弟,他们很快会成为孩子当中的“领袖”……

林冠华幽幽道:“在京中央委员们年纪都不小了,孩子也普遍长大了,哪怕最年轻的中央委员、最小的孩子基本也到初中毕业……政治局委员们更不用说,哪怕倒数第二年轻的是老习,最小的儿子也念初中了!其他子弟都到了念大学或参加工作的年纪。

照理说,中央首长的孩子很难在育英学校出现,偏偏出了例外,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总书记的大儿子,下半年才念1年级……小儿子还在幼儿园……

他们去念书如果也受到这种风气侵蚀……学会怎么比老爹的官位大小,怎么传播听到的政治小道消息……那还了得?

陈再道的儿子是怎么出事的?不就是老子自己不注意,公文包、机密文件乱放而被家里人有机可乘?

陈再道不过就是个上将和步兵学院院长,老实说机密不多,涉密范围有限,我的公文包里是什么?事关全国大局的东西。

万一别有用心的人把我儿子捧成超天才可怎么办?”赵凯旋顿时感觉毛骨悚然。

“解放快20年了,官僚习气慢慢都在养成,这些东西是潜移默化造就的,靠发文件、自我批评教育根本扭转不了,只能靠自己把握……”

林冠华叹息道,“所以我不能让他去念育英学校,包括实验二小和人大附小也不能去……首都三小我特意了解过,还让老李找大姐打听,觉得挺合适。

—来离他外公家近,二来据说念书的都是工程师、医生、教师和基层干部等家长的子弟,既无大领导,也无大知识分子……差不多都是小镇做题家的孩子,我儿子应该去这种学校念书,去和他们竞争!

学校设备、师资力量可能稍微差—点,但也算一流……况且,你我又是哪个顶尖贵族学校培养出来的呢?”

赵凯旋点头:“我猜你有这么考虑,但没想到担心这么多……”

“没办法啊,高处不胜寒,多少人等着找机会围猎呢?进步多难呐,去三战这里走个捷径,让我知道他同伴家长的名字岂不是事半功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