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更迭(21,2100票加更)
第二天上午,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全都是身穿中山装的主席与身穿西装的林冠华握手的大幅照片,除此之外还有主席亲笔书写的“赠林冠华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这条子可以有很多种解读。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勉励;
对极少数人来说,关注点落在“终身”上,认为意味深长;
对最高层而言,落脚点反而在“共产主义”这4个字上,到政治局委员这一级,大家明显察觉总书记与主席对于共产主义和世界革命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虽然双方从未明确表达或流露出公开分歧,但不但一样就是不一样。
非殖民化、解放非洲已是总书记对世界革命理解的极限了,他不会再去扶持建立各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政权。
甚至大家还发现,英美法各国如果去非洲发展关系、搞活经贸甚至暗戳戳拉拢,中国也没过多干涉的意思。
解放非洲与赤化非洲不是一回事,中国似乎真只是来非殖民化而不是建设共产主义基地的;当然,你诚心想学,中国也不拒绝,可先送你去缅甸等地学习考察一番。
如此一来,冲突就少了很多,英、法、比等国与殖民地的传统关系还有影响力,美国也能做生意,避免中国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中国把非洲大陆看做是自己的地盘,拦着不让其他人分润,还不得被群殴?
全面自由贸易、门户开放后,像美国也能分享,何乐不为?
对广大外国媒体而言,最震惊的是中国突然之间的权力交接。
根据一般政治观察家判断,都认为虽然中国接班人已选好了,但最快交接至少也要到1970年的十一大上,哪晓得提前2年就生效了呢?
虽然毛还保留了主席头衔,但随着他卸任军委主席、政治局常委、外出考察等举动,似乎真是退休了。
莫斯科受到冲击更大,一堆人都狐疑是不是权力斗争与政治改组?
转念—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毛又没犯错,谈不上改组,且扩大会议气氛很活跃,大家共同祝贺了主席75岁寿辰,斯小林公开发表了热情洋溢、全面肯定的讲话,怎么看都不像是政治斗争失败的成果。
大家又不是没见过社会主义政治斗争失败是怎样的,政治斗争不可能有公开握手并展示。
如果真到龄退休,又让莫斯科陷入尴尬,因为苏联的政治领袖,要么像列宁和斯大林一样干到死,要么像托洛茨基、赫鲁晓夫那样被人赶下台,还没有正常有序的交班顺序呢。
从毛的状态与身体来看,各方面都还好得很,距干不下去还很远。
米高扬想了想自己的年纪,感到无穷无尽的忧虑:他只比主席小2岁,2年后也满75周岁了,到时候是退还是不退呢?
不退的话,怎么对内解释?退的话,这一团乱麻的国家又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既然中方已完成了最高权力交接,那赶紧拍发贺电吧。
英美法德意罗等在震惊之余,也赶紧全文转载并刊发评论员文章。
甚至还有人以轻松的口吻指出:长期在西方生活、工作、学习的总书记,将会使中国变得更为开放,你瞧,连这么重要的场合都已和国际接轨身穿西装了。
林冠华暂时没功夫——查阅堆积如山的贺电,把这些都交给李成栋去处理。
27日上午,他身穿没有任何军衔的绿军装,以军委主席的身份主持了新晋大将、上将的授衔仪式。
晋升大将名额一共是三个,分别给了空军司令员刘震、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西洲军区司令员梁兴初。
三个晋升名额中,只有刘震在各方面都毫无争议。论资历,他是首批授衔的上将;
论职务,他担任着空军司令员;
论功绩,空军打满全场,他也是总前委成员之一。
至于其他两个名额在评定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也让军委三人组乃至负责参与的谭政非常头疼。
扩大讨论时,林冠华指出,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至关重要,邱会作率领总后打满全场,充分供应了所需军事物资,甚至还组织调度了给中东、非洲的民用物资,居功非小,大家都同意了这观点。
第三个人选有点难产,梁兴初、秦基伟、聂风智、吴瑞林、吴信泉等在考评后都有资格,甚至包括韩先楚也有声音,虽然韩先楚这次没怎么打,但毕竟他是首批上将,比首次授衔的中将们总归资历更突出些。
也不是说新晋大将必须在首轮上将中选,要不然林冠华的大将军衔又怎么评?
经过艰难讨论,将范围缩小到梁兴初、吴瑞林、吴信泉三人,从朝鲜战争开始,三人经历都比较接近;聂风智属于海军,需要等萧劲光退了给他安排;而秦基伟是打印和对苏,没有参加朝鲜战争,这次相对而言活跃程度也低。
主席圈了个意见,让总前委定,实际上也就是让林冠华定。
林冠华斟酌了好些时间,最后提名梁兴初。
—来,晋升上将、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时间,梁兴初比吴瑞林和吴信泉要早;
二来,梁兴初在西洲独立作战,一开始几乎没有后方支援,全靠西洲当地力撑,还要支持两圭友军,跨度长、作战范围广、难度大。
看上去可能西洲战场战果不如其他战区显赫,但如果没有西洲死死拖住西约有生力量,其他战线压力会非常大。
晋升嘛,在功劳差不多的前提下,肯定优先照顾条件艰苦的同志。
其他同志的贡献也要充分肯定,授勋可以一样,再告诉大家,下一轮大将晋升会优先考虑他们,这次毕竟名额受限。
大家都能理解,当初杨勇回来也是要晋升,但实在没空缺,等了1年多后才获得大将军衔,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大家的贡献的。
既然林冠华这么定,总前委和常委会都表示同意,最后也确定了下来。
海军系统虽然没捞到大将晋升名额,但晋升上将、中将的人员是各军种中最多的,几乎所有资深的中将舰队司令和总部副司令都晋升为了上将;资深的少将分舰队司令都晋升为了中将。
这完全符合外界认知,毕竟海军才彻底奠定胜局,打垮了不可一世的英美联合舰队。
下午时分,林冠华签署了中央军委关于职务调整的通知:-陈表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不再担任总参第一副总长、国防科大校长职务;
-杨得志从第二副总长升任第一副总长;
-邓华转任总装备部部长,不再担任第三副总长;-杨成武转任第二副总长,不再担任东北军区司令员;-杨勇转任国防科大校长,不再担任南洋军区司令员;-撤销西非战区,郑维山上将转任总参第三副总长;
-批准总装第一副部长刘鼎到龄退休,原第二、三副部长吴先恩、贺晋年晋升上将后升一级,苏静中将担任第三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