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新策(25)
戈尔巴乔夫很明白主席团的心态:可以给些买新装备的钱,前提是军队要忍耐并接受进—步裁军,但再豪爽拨款也不可能拉到70亿美元、3年化肥出口创汇量这么夸张,能给10%额度就不错了。
这是主席团的既定策略,如何说服军方接受,或考虑压下来而不让军头们闹事才真正考验执政水平。
主席团找自己谈话不是真要听取他的意见,而是让他找到办法把这件事办妥。
他斟酌半天:“我觉得目前马上上马企业级航母编队并无紧迫必要,我们自己还有2艘航母在黑海里出不来呢,一下子买到航母,部队指战员还是那些,黑海编队彻底瘫痪了。
我建议继续执行原来的方案,催促黑海管委会尽快把航道疏浚到允许军舰外出的地步,把该编队配置去团结港和新苏维埃港。
适当拨付资金买一点美国舰载机或其他装备,也不用太多,目前是国家改革、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有限的外汇必须花在最要紧的地方,我认为给5-6亿美元差不多了,且要以接受进一步裁军为前提。
等产业体系升级成功,能创造出更大价值,提供更多资金再来满足军队需要可能更合适。
目前军队消耗资源确实比较多,军工体也很庞大,什么都不做就砍掉会严重挫伤士气。
在国家直接给钱承受不起的前提,多给一些灵活政策行不行?
我建议,允许国防体系在完成国家订货后,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业、农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领域发挥特长、对外服务、出口、创收并增加收益。
这些额外创造的价值可以允许他们自主分配和使用,也可以用于改善军人尤其中高级军官的待遇……”
想了想,戈尔巴乔夫又拿中国举例增强说服力:“我从中国了解到,中国军队当初也经历了裁军与转型,这部分编制被改成了建设兵团,什么新疆、天山、瀚海、黑龙江甚至台湾、澳洲都有大批建设兵团,我们也可以学。
建设兵团可以开办企业,可以办公司,可以经营进出口业务甚至还可以负责地方治安等等。
又比如,他们原本拥有铁道兵建制,起初专属于部队铁路系统,现在都转型干基建业务了,中铁XXX局、中建XXX项目比比皆是;
还有他们的工程兵、通信兵,开始承接电力、通信、石化、矿产等项目建设;
中国海军乃至海军陆战队可以经营远洋运输船队、远洋渔业公司;空军可以经营民航和邮政飞机业务……
我个人认为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军队完全可以搞合作社经济。
米高扬同志20年前曾去过延安,他说当时招待他的白酒、后勤物资都是军队自己生产的,我们的军队不能总伸手问国家要钱,也得想办法为国家赚钱,为军队补贴军费……
这次搞活经济,他们应该学会自负盈亏,而不是再和以前一样,不管多大窟窿都要国家补贴,那不是真正的合作社经济,也不适应市场需求。”
戈尔巴乔夫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讲了20多分钟,贯彻其中就—条思路:鼓励军队经营搞钱!不只是经商这么简单,是几乎所有产业都可以搞。
一方面可弄钱补贴军用,另一方面也算打开口子,一旦军队尝到深化改革、革新开放、市场经济的甜头后,会很快转变为主席团的铁杆支持者,允许他们从中分润、润滑,也是为安抚不再给大笔军费的情绪。
他也委婉地暗示主席团:目前军队其实已在悄悄经营了,与其偷偷摸摸搞,还不如大大方方允许他们“试点”。
主席团众人很明白,70亿买舰队只是国防部开胃菜,军头真正的胃口绝不只有这些!海军可能是三军当中胃口最小的那个。
谢列平脸色很难看,质疑道:“戈尔巴乔夫同志,这个主张可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军费紧张问题并能安抚军方,但你有没有想过,长此以往,军方的重心都在搞钱上,还有心思打仗么?”
戈尔巴乔夫手一摊:“现在重心就是希望军方总是放弃不合时宜的战争念头……要打的话,总书记早下决心不惜交换土地也要推平土耳其了,这不是没打么!
我说句不太尊重军方的话,正因为这20年来他们始终想打打打,国家损失了很多东西……没那些军费损耗,我们的工业体系早升级完成啦!
如果再同意他们大批量买新装备,等于发出错误信号,用不了几年,军队又蠢蠢欲动要出击了。
中国军队不算不能打吧?
中共取得了这么大胜利,他们的政治局马上见好就收,谈判妥协,和美国人继续做生意了,甚至连大部分债务都认可了。
换成我们,面对南大西洋、南非那么大优势,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那些元帅们能忍住不推平美国本土?那不是他们的作风!”
谢列平被说得哑口无言,还真就是那么一回事。
当初总参谋部还在推演中国会怎么登陆北美,与美帝决一死战,哪晓得居然谈和了!
谈和就谈和吧,整整2000亿美元债务居然才砍了390亿就心满意足,换莫斯科操刀,不说全砍完,给你留390亿都觉得在浪费!
至于军队有钱后会不会不听话的问题,主席团压根不介意,军队一直都不听话,没钱更不听话,要闹事,有钱说不定看在钱的份上还能安分守己一些。
勃列日涅夫、米高扬、柯西金、契尔年科、马祖罗夫、库纳耶夫等都基本支持这个主张,安德罗波夫也不反对,但加了条限制:必须是国内允许的、合法的正经生意!
言下之意,走私、组织拥兵团队去当雇佣军不行,这也算是共识。
这么大国家,没点规矩可不行,至于有了规矩下面人不执行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谢列平还是不同意,认为这会加剧腐败问题,问题是这个态度在主席团孤掌难鸣,腐败和军队经商不存在必然联系,以前不搞经商,腐败问题难道就少了么?
最后他选择保留意见,投了弃权票。
勃列日涅夫对戈尔巴乔夫的表现极为满意,让他想办法召开会议,说服军方接受安排,先不要说是主席团的一致意见,而说成是计委对国防建设工程的统筹协调。
再怎么说,戈尔巴乔夫也是计委副主席,是他的分内工作嘛。
戈尔巴乔夫满口应承下来,打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军头们。库拉科夫在白俄罗斯听说消息后,主动表示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所有人都清楚,只要把这件事干好,戈尔巴乔夫进政治局将板上钉钉,就算暂时进不了主席团,至少也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再联想他的年纪,没准15年后他就是苏共总书记了。
53岁当总书记,难道还不够前途无限么?
就在戈尔巴乔夫劝说军方接受安排时,主席已在省委书记李德生、省长赵紫阳陪同下,开始对西洋进行考察。
李德生表示:“西洋从整体而言,气候乃至地形与台湾基本相当,不过面积比台湾大得多,整体落后很多,甚至比同处热带的广西、云南更落后。”
为说明落后程度,他拿种田举例,马达加斯加人主体是黄种人,也以水稻为主食,他们以为只要把种子撒到地里,就可以回去休息了,基本属于原生态种植,亩产低得令人发指,空守着这么大的地盘饿肚子。
当初中国拿下马达加斯加,出钱迁移人口去阿尔及利亚时,绝大部分当地人口尤其是黑人、黄黑混血、与法国人关系密切的全跟着走了,觉得实在是忍受不了。
中国移民过去后,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教会留下来的那批老乡正确的水稻种植法,一轮又一轮插田、分秧、除杂、施肥后,能2年5熟的西洋终于达成了亩产600公斤水稻的成就,消息传出,老乡们自己都难以置信。
赵紫阳补充道:“西洋水利设施十分匮乏,基本靠天吃饭,这几年一方面是努力传授科学种田的办法,另一方也是大规模兴修包括水利在内的基础设施……总体预估西洋有1.2-1.5亿亩耕地,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农业条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