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变革(18)
汪东兴关于工业国就不该出口农产品、甚至依赖工业品
换取农产品的观点,丝毫不被冯白驹所认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
美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同样是农业大国,
每年大量出口农产品。大豆、玉米、小麦、棉花都是美国农
业的拳头产品。
当初中国用自己的信用替苏联替代进口粮食,但归根到
底粮食从北美发出,无非账目记在中国身上而已。
同样道理,英国/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工业国,其
农产品出口名列前茅,小麦、大麦、油菜籽等都是核心产
品。
法国农业自给率也非常高,拥有出口余地。
冯白驹道:“我理解的工业国出口工业品换取农产品是指
部分作物因地制宜调剂,如英美都出口粮食和部分经济作
物,用于换取如白糖、咖啡、可可、黄麻一类的经济作物产
品,那叫互通有无、相互调剂。
苏联问题是本国粮食作物都存在极大缺口,经济作物更
不用说,几乎都依赖进口,就算不进口的那些,也是供应紧
巴巴,随时随地会中断。
橡胶这种东西,苏联因为地方太冷做不到情有可原,连
粮食都满足不了就存在大问题了。
德国才多大领土?人口也不少,足足8800万,上次我们
组团去欧洲考察,德国粮食也完全能自给自足,顶多蔬菜瓜
果肉类需要适当进口,从周边几个国家一调剂就有。
大国自己养不活自己的,恐怕也就是苏联了…”
中共高层对大国有特别定义,认为大国就是五常+德国,
自由罗马顶多算半个,按该标准来衡量,苏联确实存在很大
问题。
本来德国农产品供应也有部分缺口,随着德奥合并及在
东部恢复固有领土并拿回东普鲁士,最后的农业短板也补上
了,顶多矿产资源供应还存在问题。
比如,其他大国都有充裕的油气基地,唯独德国基本没
有,95%以上所需油气得进口;
又比如,德国虽也有些铁矿石,但始终无法满足自身需
求,80%以上的铁矿需要进口,两德统一、故土恢复及德奥
合并后,德国成为全球第4个钢铁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
(其他3个分别是中、苏、美),一年需进口铁矿石近2亿
吨,整个欧洲的富余铁矿石被德国搜罗一空。
按历史演化,第4这位置本该属于日本,但中国席卷远
东,各种吸纳,日本得到铁矿石的难度骤然增加,成本居高
不下,钢铁产能在达到6000多万吨后就再也上不去了。
时代在动态演化,中国增加的部分并不简单等于日本减
少的部分,中日合计大大增加,亚洲铁矿的开发强度远超历
史同期水平。
除朝鲜茂山、越南石静等大型铁矿提前高强度开发外,
南亚各国、东南亚独立各国铁矿都远比历史同期发展得更为
迅猛与彻底,光南亚次大陆每年输出的铁矿石就高达2亿多
吨。
不管如何开发,日本铁矿石对进口依赖度高达98%的比
例不变,这限制了进一步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