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变革(20)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37章:变革(20)

“父亲,您相信裕仁是正常死亡么?”

克拉克微微一笑:“最正常的不正常死法!你现在说几个

月前遍布日本的抗议行动幕后组织者是裕仁,我也能信……”

“但毛主席马上要来累西腓访问了,这节骨眼上,万

一……”

“你相信是毛的指令么?”

小克拉克卡壳了,半天后期期艾艾道:“确实……也不太

像。”

“做好安保就行,不要在国内把两件事联系起来,更要避

免给外界留下一种印象:我们承接日本人是为在海外营造一

个反对日本现政府的对立政权。”

克拉克沉声道,“我们拥有日本天皇封赏的征夷大将军贵

族头衔,这是顺利统御日本人的合法依据,但我是以罗马皇

室兼任贵族封号的,本质不是日本的一部分,反过来说,日

本也不是罗马的一部分。

日本人来了罗马就是罗马人,他们此前与其他人的恩恩

怨怨,我不感兴趣。

退一步说,日本又不是没了天皇或中国要出面取消将军

封号,这不都还在正常运作么,裕仁已是上两代天皇了,早

淡出舞台中心,再说他也68岁了,这时候去世并不能说天

寿,出于礼节,大致报道下就行。”

克拉克是懂其中微妙的,正因为懂,才越发不能发作。

斯小林操作之下,日本的人口、产业、资金源源不断地

渡海抵达罗马。

罗马本来因为粮食问题,对美存在逆差,但有源源不断

的日本资金补充,经常项目的逆差被资本项目的顺差给填平

了。

这就给了罗马官方从容的调整余地,能把很多经济作物

的种植园改为粮食种植区。

1亿人口、3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本都能实现粮食自给自

足,4000万人口,10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位置更好的罗马

没道理不能实现自给自足。

所有人都承认,东亚民族比拉丁人会种地多了,1969年

粮食收成明显比1968年高,更比1967年出色。

在粮食大幅攀升情况下,咖啡、大豆、糖料等经济作物

出口只减少了小部分,有力削减了逆差并巩固了罗马的财

政。

随着东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项目也在罗马持续

落地,最典型是以前在日本本土生产、出口欧美的消费品落

在罗马生产,管理者和生产者依然保持了东亚人口,无非产

地从日本换成罗马而已。

他们顺利承接了美国国内中低端产业的转移浪潮,在招

商引资层面,墨西哥和苏联都面临罗马的重大压力。

很多要投入墨西哥的项目因为体系和管理的缘故投入了

罗马,反正有海运加持,运费贵不了多少,生产质量却能进

一步提升;

至于尼克松鼓动投资苏联,经过深入对比后,绝大多数人依然选择投资罗马,甚至重工业领域同样如此。

美国汽车产业资本进入巴西其实比较早,1919年,福特

就已在巴西设厂装配福特汽车,1925年美国通用,1926年万

国汽车,1928年意大利菲亚特都陆续进入巴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