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要案(5)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466章:要案(5)

“让聂帅和彭总去查,注意动作隐蔽点,加派警卫,可别让人再死了,国防部这先不要通知….不对,你和徐帅私下打个招呼,他是国防部长,要有知情权。

林冠华叮嘱道,“既然是物资股股长,那估计在物资调度上会有问题……先把他去南洋后的全部所作所为都清理一遍,看有什么蛛丝马迹,毕竟我们抓人、办案不能光凭经验,尤其临死之人的口供更是孤证,必须要重其他证据。”

李成栋点头:“已火速隔离了,批示是彭、聂两位首长亲自下达的..

许建军本人坚决不认账,一直喊冤,认为有人故意陷害自己。

至于16岁当兵倒没否认,但表示自己在部队里真刀真枪干出来,没走后门.…

林冠华阴沉着脸:“没走后门怎么16岁当上了兵?用你的话说,16还是虚岁,其实只有15周岁出头。

“9年前,文件下达前夕以军分区首长机要通讯员名义招募的。

李成栋道,“那时候许世友还是大军区司令员....我的理解是正好打了个擦边球,但非说违规够不上。中南军区合并,稳定压倒一切,送儿子当兵也不算太出格,大家没太多关注。”

“擦边球”与“明知故犯”有差异,这一点李成栋要给林冠华解释清楚,可不能胡乱定性。

至于为什么送去当兵,主要是许建军乃田普和许世友的第一个儿子,自幼顽劣,不爱读书,实在没办法才送去参军,要不然怎么着都得混一个高中文凭。

陈再道都给儿子送去了武汉最好的高中,总不能许和尚送不进吧?

送去参军已算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后做出的决策。

许建军没走林立果“一年入党二年提干,三年当上副部长”的超天才道路,切切实实当了3年兵然后才入党、第4年有立功表现提干,后来慢慢上来,加上战争期间有几次集体二等功、三等功,故今年刚晋升上尉。

9年军龄又有好几次立功嘉奖表现当上尉,勉强说得通,不算太露骨。

许世友好歹现役上将、正经的国防部副部长,排名还是副部长第一,又当过大军区司令员,肯定下面也不缺拍马屁的人。

林冠华忽然想起田普两次上门试图找林家“联姻“的事,表面看是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刨根问底,背后政治考虑恐怕会更现实。

相比陈再道,许世友狡猾得多,不会留那么多明显把柄。

单凭开后门参军及一个9年军龄晋升上尉不可能治罪,甚至连就地免职都做不到,无非任期结束退休,反正年龄也到了。

关键要查清许建军与走私案、刺谭案实质性关系,靠捕风捉影不管用。

稍晚些时候,关于王自正具体落网与有关内情报告送达中央。

邓力群提供了部分线索,说老谭怀疑军区保卫、后勤部门部分干部有问题,具体人名没说,但范围极大缩小了,再加上小姨子提供的“身材高大、相对魁梧“的描述,王自正比较符合。

几个专案组首长决定把他和其他人一样隔离审查。

到这时候还是“重大嫌疑”,不能叫“锁定”,但隔离审查时居然拔枪反抗,性质立即变样。

抓捕的快反部队很有经验,知道人员重要,要留活口,顶着对射没把人打死,只击中大腿多处,没想到最后还是自杀了。

王自正持有的手枪、子弹及现场痕迹经过比对,确信就是杀害谭甫仁的真凶。

但作案动机依然不为所知,专案组紧急抄家,没获得太多有价值线索。

审查2个警卫时,其中一个透露了少许情况。

有一次他们和王自正一起上街,遇到了一位老板,对方认出了王自正,还热情打招呼,但王自正非常冷淡,甚至表情有点僵硬。

那时候他还以为王自正与老板有过生意往来,担心影响不好而刻意保持距离,今天都到这程度了,先交代再说。

专案组立即紧急调查老板情况,据对方透露:王自正原名王志政,曾当过国党民团军官和还乡团成员,据说还参与过老家“剿共”,老牌国党出身,后流落南洋经商,当初有一面之缘所以认识。

老板不知道对方隐姓埋名进入解放军,还以为王自正被解放军俘虏了,然后“投诚”当了起义官兵,本还想叙旧拉拉关系,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就不吭声了。

这种情况很多,很多解放士兵从国党队伍里投降过来,摇身一变成为了解放军,然后踏踏实实干下去,该晋升晋升,该嘉奖嘉奖,不会加以歧视。

王自正加入解放军都20年了,就算真有段“解放士兵”经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说清楚就行。

但专案组查阅档案时惊愕发现:王自正的干部履历表上从没备注过这段经历,解释是当初在一所学校里念书,还配合出示了有关学籍证明,因兵荒马乱逃回老家,后以肄业身份加入解放军,因有点文化、表现积极再加为人魁梧、身体健硕而军事基础扎实,后来又被提干,21年军龄、多有立功、获得少校军衔比较正常,给中校也说得过去。

不但履历表上没说明,平时熟悉的人员,包括提拔他的人,接触过的其他同志都表示从未听说过有这回事。

到当天晚上,情况基本搞明白了:王自正之所以化名并冒名顶替,且不承认过去当国党的历史,就因为在还乡团期间负有血债,杀害过共产党干部,这是死活不能承认的“污点”!

而他不但给首长当过警卫员,还担任过保卫科副科长,对军区情况和首长家情况非常熟悉,不但能搞到手枪,拥有使用经验,还能熟门熟路下手并以最快速度逃之天天。

案情到这里似乎有了点眉目,但几个逻辑完全说不通

第一,警卫表示王自正与老板会面的这一幕他没往心里去,更没报告,按理说不存在因这件事就杀害谭甫仁的动机,毕竟中间隔开了好几个月;

第二,早不下手、晚不下手,非在北京通话、邓力群座谈后马上下手,时间点很诡异,可用巧合来辩解,但未免巧合太多;

第三,如果只是王自正个人问题,为什么非要在最后扯一嘴许建军?毕竟,又不是许建军揭发他的真面目?

专案组认为其中还有隐情,下一步要扩大审查范围并尽可能多与滨海方向互动,据说王自正也在滨海待过不少时间。

确切地说,南洋军区大部分干部,为确保2年前的战役后勤物资顺利供应,都在滨海待过。

听完阶段性案情报告,总理特别生气:“李发少将被警卫员刺杀后,中央三令五申,要注意核查、清查身边人情况,过往历史不清、履历不符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更著能放在关键岗位上。

为什么多次强调,王自正这样有国党劣迹历史的人,能蒙混过关不说,还能混成首长警卫员,并进而担任军区保卫科副科长、后勤科科长这种重要职务?

他如果是间谍或敌人安插的特务,那现在就不止中将遇害那么简单了!"

大家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茬,几个常委都是难堪的沉默。

李发少将死于警卫员之手案引起极大轰动,中央要求倒查历史。

后续,林冠华骤然出击,辩都懒得辩,直接揭破张春桥和他老婆的黑历史,一举斩落马下,并间接影响柯庆施,连主席都无可奈何。

说鎦方底,有黑历史但和组织坦白交代并澄清,其实不太影响,尤其国党都已接近整体投降、“改旗易帜”了,作为内部宽容体制,确实可以网开一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