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堵漏(10)
李成栋沉痛道:“听说回老家比较高兴,喝了点酒,可能有点小醉,然后傅涯同志有点旅途劳累,虽在同一张床上,夜里睡得也比较死,清晨起来发现后送医院急救,来不及了.…”
林冠华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片刻后叮嘱道:“让国安派人去调查下情况,包括饭菜、酒水都化验下,看是否有其他因素。素
再让北京专家组去检查遗体情况,如没有特别异常,家属本人也不赞同,那遗体解剖就不必做了..但应该由专家组出具权威结论。
让国务院办公厅成立治丧委员会,请总理致悼辞,我主持吧。
2天后,完整结论就出来了,
没有任何食物中毒迹象或其他特殊情况,原因还是心脏病突发引起的。
索
至于为什么诱发心脏病,专家组给了三条线
一是旅謅长Ữ坜劳顿,陈赓拒绝安排专机,乘坐普通民航去了长沙,再一路坐车,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军改各项工作,本就比较操劳,再加上这件事,更累了;
二是心情高兴,陈赓本来在国防科大工作,回老家比较近,探亲方便,不一定非要春节,这次在北京工作春节回去,特别隆重、高兴,又喝了点酒,量虽然不大,但也是诱因。
劳累、高兴、饮酒再加上天气寒冷都加剧了心脏病爆发引诱。
三是抢救不够及时,等傅涯反应过来并急送医院时已来不及了,抢救过程和纪录专家组都看了,强心针、电击等手法都上了,最终回天无力,从医学层次上讲也算尽力了。
尽管排除了任何谋杀可能,林冠华还是感觉很难过。
这么多元帅当中,陈赓和自己不但是同乡,且最为亲近,从进入军队体系开始,陈赓就一直给自己当参谋并给予了鼎力支持,也给他配了药并多次提醒小心,没想到还是倒在心脏病上。
"生死有命,你也不必自责,有些事确实没办法.”
总理安慰道,“不管怎么说,你也尽力了,要不然他走得还要早,要怪就怪常凯申,要不是当年给陈赓电刑,他的心脏也不至于如此脆弱。
所谓不必自责,就是林冠华提议让陈赓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并重点参与军改工作,如陈赓还在国防科大的任上,工作强度想必没那么大。
几天后,中央为陈赓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不分国共,挽联与花圈堆满了灵堂,连在泰国方面的国党诸将都大批赶回来参加。
这种待遇,在共和国将帅当中,陈赓是独一份,体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常凯申也托人送了花圈,本还想挣扎着去北京参加追悼会,但后来被人指着鼻子骂了一通电刑的事,压根不敢吭声,因为骂他的国党比共产党还多!
陈赓葬礼结束后,有关人事安排与后续军改如何推进盌鄢便成为棘手难题。
本来林冠华考虑让聂帅在11大后再在中央和军委干5年,但聂帅一直推辞,希望能和其他老帅一样正常退休,基于这种前提,先把陈赓安排上来,并打算在聂帅退休后安排陈赓担任军联会主席。
现在陈赓急匆匆走了,面对即将换届的局势局面变得复杂起来。
军联会主席有三个选项:
第一,聂帅再留任5年;
第二,聂帅退,换徐帅上;
第三,聂、徐都退,换其他人上。
林冠华首选聂帅留任5年,考虑把聂帅安排进常委;至于徐帅,虽然年纪比聂帅小2岁,但由于徐帅特殊的经历及相对边缘化的任职过程,他担任军联会主席不一定合适。
至于其他人选,林冠华考虑安排萧劲光,但后者也推辞了,甚至连国防部长也不愿担任,顶多答应去人大或政协干一届,兼任下海军顾问。
说来说去,军改是件很得罪人的差事。
要么像陈赓这样,有高超的人格魅力与完美的协调能力,各方面都买账;
要么像聂帅这样,当初华北解放军山头已全部解散,外面说起来最多是一二三四野,而不再说华北山头。
况且,聂帅担任了18年军联会主席,又主管军工生产,为人处世公道,说话一言九鼎,各方面都比较认可。
常委会意见和林冠华类似:如果需要聂、徐两帅留任一个并推动军改,聂帅更为合适;如两个都不留,萧劲光也不担任,那真没特别合适人选了。
至少在眼下,合适人选不多,
林冠华又去做聂帅的思想工作。
这次谈话场面就截然不同,聂帅苦笑:“说句真心话,我是真想退下来干点别的事的..…
比如山洞里藏着那些宝贝,每次我去清洗、安装、调试的时候,就特别地感觉快乐,整个人非常放松。
对比历史上那些东西,再加能亲手接触我们国家现在的军工研发和生产,有说不出来的畅快。
军改嘛,真的是,哎呀,一言难尽啊!
好多人都觉得,这20年来打得美苏都哇哇直叫,胜利一场接着一场,我们体制好得很,为什么老要改来改去呢?
不怕您笑话,我宁可去钻研核武器、运载火箭还有登月飞船都不想去碰这件事,当初调陈赓过来我是举双手赞同的....可惜啊....实在可惜了.
了解到军事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又理解不改又不行。
这20年虽然取得了一次接一次的胜利,但说实话,很多次都走钢丝、冒风险、站悬崖边上,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远没有外界说得那么容易和轻松。
就这还占了很多出其不意、敌人勾心斗角或者骄傲自大的便宜。
现在敌暗我明,敌人都恨不得拿放大镜出来找我们的毛病,一旦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盲目自大,很容易就衰败下去。
再难也要改,总要有人出面来当恶人……”
林冠华道:“是啊,改革向来容易得罪人,尤其情势看上去很好的时候改革,更是不被认可和接受,普遍有松一松、歇口气的感觉。最近这几年很多老同志接二连三地出事,很大程度上也与这种骄傲与自我放松有很大关系...
过于自卑当然是个毛病,但过于自傲,恐怕也有很大问题。
军改既是重塑组织、提振精神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现代化、正规化转型的需要,只能有进无退,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