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堵漏(11)
现在尼克松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再进一步要求苏联进攻伊朗,莫斯科反手开出了200亿美元账单,这是尼克松万万不敢答应的;
退一步放弃在油价上狙击上约和中国,尼克松又感觉会失去对事态的掌握。
为这次石油战,不但调用了众多社会关系,还付出了好几亿美元沉淀成本,结果非但没能达成任何目标,反而在刚果和尼日利亚问题上损失惨重。
黑水和CIA扶持的非洲军阀被4国分别打到落花流水,美国却毫无办法。
除此之外,美国在其他领域进攻也没落到好处。
最典型的就是伊朗内乱和联合国会费问题。
伊朗内乱毫无疑问是美国煽动起来的,也的确造成了原油产出下降的结果,现在麻烦在于美国公司被国有化了,补偿还到不了手。
至于联合国会费是尼克松上台后希望打破的缺他以日本、德国、中国经济大规模发展为理由,要求三家增加会费分摊,而美国减少会费分摊。
根据联合国宪章,会费比额表每3年重新审议一次,每次都有调整,以反映各国经济最新情况,也安排新会员国缴纳会题。
原则上依据支付能力原则,即按会员国各自经济实力分摊,主要以会员国过去三年和六年的国民总收入(GNI)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为基础,同时考虑外债总额和人均国民收入等因素,并给予最不发达国家一定宽减。
联合国成立后,美国经费占比最高,一度高达40%,比其他4常总和都高。
中国分摊经费预算是6.1%,在国党败退台湾前都按该比例正常支付。
去台湾后,国党自身财政入不敷出,这块费用比例也未调整,依然按固定比例缴纳,但常凯申交不出来,有几年是美国代缴的。
杜鲁门时期很反感常凯申,想切断这种代缴并逼迫国党让步,结果带来更大麻烦:北京愿意缴纳并派人顶替席位。
权衡再三,杜鲁门时期的代缴贯穿国党席位始终,这笔烂账最后在克拉克时期,随着中美关系全面正常化乃至于签署协议后才算理顺,比例是不变的6.1%。
美国比例随着新成员国涌入和欧洲经济恢复有较大下调,陆续降低到34%左右,与其他4常总和基本持平。
比例降低了,但因联合国开支在不断增长,现在的34%比以前的40%还多,每年需支出十多亿美元的
迫于赤字压力,从肯尼迪时代就在琢磨再优化,但因中美对立,这事想都别想。
尼克松上台后再次提出优化方案,要求美国比重尽快降低到30%以内,日、德都认可,中国也表认可,但提出了修正意见:
其一,中国可以大幅度提高会员比例,哪怕翻一倍都可以,但权责利要对等,中国缴纳那么多费用后,在联合国各类机构中实际领取薪水的工作人员应与中国的地位相称。
所谓相称,中方提出了具体计算原则:或按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分配工作人员名额,或按中国会费占联合会费比重分配。
其二,美国应废弃利用签证制度来卡其他国家人员进入联合国机构办事的行为,无条件给予签证许可或发放联合国专属公务护照。
这两条都击中了美国的软肋。
美国利用联合国总部落在美国的机会,大肆安插美裔工作人员。
到1970年,联合国工作人员有3万多人,英美利用近水楼台的机会拥有近一半工作人员,法国也超过10%,中国员工一直最少,只有200多人,连1%都不到。
别说当前比例低得可怜,就连林冠华穿越的时期,中国籍工作人员占比也不过2%,完全与付出不相称。
虽然工作人员与联合国地位、权力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但总体而言,工作人员越多,日常性事务优势就更大。
退一步说,明明是高薪、免税的国际公务员岗位,还是各国缴纳会费形成的预算,英美交钱又通过就业岗位回收走,中国却白白支出。
历史上的中国领袖或许觉得这点无所谓,林冠华可不惯这毛病,要求必须增加中国籍工作人员,就算不能一步到位增加到完全相称,也要承诺陆续增加。
除此之外,联合国主要机构负责人、中层干部,都应由更多中国人担任。
在国内想当个高级公务员多难啊,联合国这么好的地方可不能轻易舍弃。
假设中国比例达到10%,那就有3000多个岗位,按目前联合国平均年薪1.2万美元计算,中国不还可回收4000万美元给本国精英么?
如果说人员安排是权力与责任的考虑,第二条就彻底命中了美国机制的核心。
美国可通过不批准某人赴美签证这种方式强行把某个联合国工作人员排除在外,别说工作人员了,代表各国参加联合国会议的外交官也会被美国用这一手关在门外。
中国常任联合国代表吴学谦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么美国放弃使用这种手段,要么给联合国总部换个地方,如果换到中国,中国承诺无条件给予有关入境许可,不单独设置签证。
中方甚至连转移的地方都考虑好了:海南!
当吴学谦在大会上说:“海南不仅风光秀丽,还有全球知名、尤为美国社会熟悉且推荐的度假村村..…”时,全场爆笑如雷。
懂的都懂,联合国肯定不可能搬离美国的,就算真的要搬,也很可能去瑞士日内瓦而不是来中国海南,但中国就是要用这种方式给美国施加压力。
斯小林说过,天天抗议霸权是意识形态入脑,不利于宣传,中国应该要针锋相对,有理有据有节地反击,要尽可能在现有国际框架下办事!
钱我会掏,但权也要给我让出来,类似维和这种行动,无论从实力地位出发还是从战绩来说,就该中国人担任联合国军统帅嘛!
斯小林在政治局会议上这么说时,连素来不苟言笑的林彪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中国担任联合国军统帅,那我当初在朝鲜揍了个什么组织?
一转念又觉得合理:维和有经费,据说还不低,用这经费养几个武警师不好么?
哪怕中国不直接出动,利用这笔经费培养两圭、纳米比亚、祖鲁、海得拉巴、锡克等国武装力量不香么?
这两件事上都陷入了难堪的僵持。
日、德表示,只要中美谈妥,我们马上按这个精神办事。
你还别说,有中国挡在前面,干啥事都方便。
当然,苏联对此有些尴尬。
莫斯科也想降低会费比重,但如降低到比中国还低,岂不说明苏联目前国力不如中国了么?
虽然大部分国家目前都接受中国经济规模强于苏联的观点,包括主流经济学家也如此测算,但苏联长期使用独特的MIPS平衡表,不使用国际通用的GDP/GNI测算方法,并不承认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