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堵漏 (17)
林冠华道:“刚和美国人拉扯一番,答应了我们提出的条件,5年内给联合国加派300个工作人员,剩下名额如何增加,5年后再讨论。我打算从这批通过中央公务员考试的人群中重点遴选60-80个送到美国去工作。
要求无非那么几项:
第一,政治立场要坚定;第二,个人形象、谈吐与交际能力要出色;第三,要有扎实的学问和不错的外语水平;第四,要见过世面,对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有所涉猎……
我觉得你儿子应该都符合这些条件,考虑试试看,具体行不行还得外交部、中组部把关。
当然,你得对孩子有信心,要不然一个年轻小伙子去美利坚那花花世界,一旦禁不住诱惑出事坑爹就难办了……”
一波连连点头:从数千入选者这里再挑60-80个去美国,确实算得上百里挑一了。
至于林冠华说“坑爹”,他同样知道详情,忙道:“这方面问题倒不大,这小子不算很调皮,读书还算用功,从不敢为非作歹,和姬鹏飞他儿子不是一回事,要不然我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您说去联合国锻炼,那我肯定赞同啦,工资听说比我还高!”
林冠华笑笑:“赚得多花得也凶嘛,物价不是一回事……回头好好聊聊,问小鬼本人意见,他如不愿意去,确实不能勉强,但我觉得是不错的学习机会,曾山的儿子庆红我也考虑安排去美国工作几年。”
“好好,我回头和他谈……”
一波感激不已,“您这么忙,居然还亲自关心小鬼的毕业与就业。”
“小鬼也算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我可没少去你家蹭饭啊……”
林冠华笑道,“当初抱在手里,我还调侃他
两条小腿蹬起来特别有劲,这一眨眼,小鬼居然都大学毕业要工作了。”
一波哈哈大笑,感慨不已。
“小鬼对象还没找吧?”
林冠华打趣,“去美国工作可以,别找外国老婆啊,哪怕苏联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行。
血气方刚时,年轻人要经得起诱惑,万一是美国女间谍或苏联燕子就麻烦了,立三同志因为老婆的事,惹出多少麻烦。”
“我一定和他说清楚!胆敢找外国人,不用您下令,我一枪崩了他!”
十一大日益临近,人事问题已成为全党尤其中央高度关注的话题。
少奇和总理要退休已是板上钉钉了,一波也多次去医院看望了少奇,后者表示退休后会推荐一波进入常委会,彭真也持差不多的态度。
一波目前是分管工业委的副总理,虽然李先念排名比他靠前,但懂的都懂,林冠华交过来的工业委才是国务院真正的核心系统。
少奇特意叮嘱一波,光有自己和彭真支持还不够,要特别争取林冠华、陈云等人支持,一波深以为然,也相信林冠华和陈云是能支持自己的。
也因这件事,在姬鹏飞等人问题上,他坚决站在支持总书记立场一边,认为下面这些人闹得太不像话。
要升上去光靠拉关系还不行,还得把工作做好,最近一门心思扑在四五计划上,儿子工作单位也懒得管:自己去搞吧。
反正北大历史系毕业的学生,还是地道北京人,最差不过去中学当历史老师,他能接受。
不着急、慢慢来嘛!
总书记都亲自开口帮忙安排工作了,还是联合国这种千挑万选的地方,真是足够重视了。
说句实在话,他也就听说林冠华帮忙林立果折腾工作,第二就是自己家了。
曾庆红、伍绍祖严格说起来并不是林冠华安排的,而是他们进体制后,林冠华再抽调到身边安排几年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总书记身边当秘书不会一辈子,尤其年轻的秘书们普遍工作3-5年就外放,很少有人一路升迁上来。
用总书记的话说,一路在机关里打转转、没基层经验的年轻人不能重用,很可能不接地气。
至于总书记自己在欧美基层工作十年之久,当然极有经验。
新一届常委名单还没想象得那么容易,现任常委们肯定要多次讨论。
就一波了解到的消息,主席和总理曾考虑推荐小平进常委,这连总书记也没法拒绝。
目前又有了新变数,陈赓不幸去世,聂帅估计要留任,再加中纪委一摊子事,这次常委改选很可能又是差额选举:9选7!
更干脆一点说就是4选2,从一波、小平、聂帅、黄克诚4个人中选2个,选上增补进常委,选不上给行政一级,这几乎已成惯例。
一波盘点后惊愕发现,如此一来就把李先念卡出去了!
总理的推荐名额也有麻烦,如推荐留法派,难道还能把小平与聂帅全推上去?
故而必然是差额选举,而这就符合林冠华的完整意图。
考虑到常委是由中央委员们直接选举的,工业/经济系统和军队系统就会有很大优势,换言之都是总书记的优势盘!
回去路上,林冠华特意叮嘱李成栋:“明天和中组部、外交部同志打招呼,从这次中央公务员入围人群中再考察一批优秀候选人安排去联合国工作。
4个原则要求你刚才已听到了,再额外补个要求:尽可能选口才好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去;实在要选有经验的理科专业,就选那种毕业后没有怎么从事专业工作,在机关工作的这些。
无论如何,除了政治,口才、谈吐、形象都要好,外语不行强化突击训练……”
李成栋略感惊讶:“为什么强调重点选文科?”
林冠华微微一笑:“老李,你说,联合国是办事的地方,还是扯皮的地方?扯皮的话,文科好用理科好用?但就算是文科,也不能选书呆子,也要挑有灵气的人员,既要有原则,更要灵活!要能务虚,也要能务实。
你们框选大致范围,然后进行第二轮考察。”
“懂了……”
“看有没有高级干部子弟,你认为表现还可以的,把名单整理下,我放上去。”
林冠华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特别交代,“和国安通气,要通过技术手段监视通信与外界交往,国安人员也利用这机会安排一批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