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拉扯 (3)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520章:拉扯 (3)

无论常委会人选还是重要岗位安排,陈云的意见都至关重要,周、刘退休后,按排名顺延他就是二号人物,是总理的不二人选。

主持国务院没什么难度,因为早就在负责主持了,但反过来说,军委人事就更为要紧,目前军委日常工作其实很多是总理协调的,陈大掌柜当了总理,就不可能再出面维持了。

在目前格局下,陈赓突然去世,林冠华提议让聂帅再干一届,也得到了陈云全力支持,要不然军委和军改就真麻烦了。

除此之外,京畿工委一把手李富春年纪也到限了,林冠华提议由现任中办主任李雪峰接任,这问题也不大。

略微出乎陈云意外的是李成栋的任命,本以为林冠华会让他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结果林冠华按部就班让王任重接任,李成栋担任常务副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为中办二把手。

林冠华笑笑:“我们要有正常机制,中办不是我一个人的办公厅,是整个中央与政治局的大管家,是为全体高层服务的,考虑王任重同志负责面上工作,老李主要配合我的工作。3

中央领导尤其是常委会要多碰头,不一定是正规常委会,3-5个人的碰头会也可以。1

少依靠秘书传话和递纸条,秘书传话容易走形,尤其碰上些自作聪明的动作更让人哭笑不得;纸条上的意见有时也不成熟,容易诱发不必要联想。”

陈云点点头:总书记比较喜欢开会,关键是他开会时间都很正常,不至于有日夜颠倒的麻烦。

主席为什么习惯于批条子,就因为他的作息与别人完全不一致,开会是件很痛苦的事,格外需要“打招呼”、“批条子”。5

总书记可能更习惯于通过邮件来处理问题,奈何大部分老同志玩不转这个,只在和办公厅及各机要秘书之间都是用邮件来处理。

通过系统升级与计算机改造,中央办公厅核

心电子政务系统已建立起来,哪怕在外地都可通过专业设备来进行处理,所欠缺者无非笔记本电脑了。

“关于国家主席,你有什么想法?”

“本想请林彪同志担任国家主席,不过……”3

林冠华笑笑,“他心里有阴影,说什么也不想接,如果他不接,那这事稍微有点麻烦,其他合适人选可能是彭真同志,不过如果老彭担任国家主席,那人大又会出现空缺,也不好办。”

“林彪不接,我内心理解,他连飞机都不想坐。其实他接也不一定合适,国家主席需要经常接见外宾、参与外事场合,分担外交职能,林彪自己的个性不适合这种情况,对他健康也不利。”

陈云沉吟道:“你没考虑自己接?”

“我?自己?”

林冠华摇摇头,直截了当道:“我不合适。

一来,国家主席需要一位资深同志,而我的年纪在常委会里最小;

二来,根据宪法,这职务有任期限制,最多干三届,15年。

现在接了,15年后换人很麻烦,为能不换人而强行修宪是更大麻烦,会诱发更多争议,完全属于没苦硬吃!”18

目前执行的《56宪法》与历史上《54宪法》相比,关于国家主席的职权非常不同。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和法令,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秘书长,任免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大赦令和特赦令,发布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的“国家元首”职权是一致的。

关于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同外国缔结的条约的“外交权限”也基本一致。

主要区别之处在于两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必要的时候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并担任最高国务会议主席,最高国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1

最高国务会议对国家重大事务的意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讨论并作出决定。

这两个条款都是《54宪法》有而《56宪法》不具备的。

宪法起草过程中,林冠华建议不设什么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感觉似乎就是要搞“军队国家化”,中国就旗帜鲜明:军队归于党领导,由军委主席统帅。2

党要有军委主席、国家也要有军委主席,两

者可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办法。

正好朝战后,出于对各民主党派骚操作、骚发言的不满,很快通过,哪怕总理也不想坚持。

至于第二款,本质是调节毛、刘间的矛盾。

第二款看起来很虚,实际很实,提供了一种绕开党委、绕开常委会单独召开国务会议讨论并决策国家大事的渠道与可能,为党内分歧明朗化提供了温床。

林冠华明确建议取消,不设什么国务会议,不提供这种权力。

有什么事就在常委会、党组会上说,难道党内既定规则还不够说,非另起一套?

党内自己都达不成一致,还想放出去到党外?岂不是更乱套?

至于党政分开,指的是大政方针落地后,具体办事党委就不要过多干预了,要按规范流程走:党委抓总、政府办事、人大监督、政协建议。

少奇一开始还不太满意,认为限制了太多的权力,最终任书记、总理、董老、老总4个人一起出面才把事情压下来。

拿掉这些条款,主席爽快地让少奇担任国家主席,而不像历史上一样,自己干一届,从第二届起再交给少奇。

主席由衷觉得国家主席就是荣誉头衔,不太有多少实际权力,反正他比较厌倦事务性工作,就都推给少奇同志处理。

运转很多年后,少奇惊讶发现:林冠华当初的建议,看似削弱了国家主席权柄,其实保护了自己。

因为国家主席没这个权力,所以主席哪怕担任国家主席也没法召开国务会议,必须在常委会框架内先解决问题才能拿出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