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大生产运动
不是一个体量,就不能称之为对手。
楚威王决定攻打越国后,越王无疆的命运就已经确定。
当诸侯忙于争霸的同时,魏国在干什么那?
用魏申的话来说,魏国现在开展的是“大生产运动”。
当诸侯陆续开始称王,就好比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毫不夸张的说,战国时期的秩序大乱,就是源于魏国和齐国的徐州相王。
在此之前,虽然说周王这个大哥作为天下共主,影响了是越来越小,但是在春秋时期和战国初期,还是比较讲究礼仪规范的,起码诸侯名号不能僭越。
春秋出现五霸,但秩序没有混乱,就连楚国称王也是因为与周实在无法相容才自立为王。
而齐魏称王意味着什么?
“王”这个称号,过去只属于周王,属于大哥,王就是诸侯的领头人。随着到了战国时期,这个天下共主的权力越来越弱,但大家都不去僭越,就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而齐魏相王彻底打破了桎梏,打破了诸侯精神上的这道枷锁。
齐国和魏国都要比周王这个大哥强大不知道多少倍,凭什么不能做大哥。
于是大家不在小心谨慎,不在遵循规矩。
你能做大哥,我为什么不可以了呢?
于是大家纷纷称王,开始放飞自我。
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魏国的相国惠施,就是惠施首先提出的齐魏相王。
······
看到秦国、齐国、楚国、越国等称王的诸侯陷入混战,魏国君臣终于明白了魏申提出的口号的真谛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让魏国战略收缩的同时,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于是,魏申上书,提出大生产运动。
魏申提出的大生产运动,其实就是仿照抗日战争期间,在敌后根据地发动的军队屯田和鼓励生产的群众运动。
魏申提出,在魏国境内以大力开展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手工业、工业和商业为辅,不仅普通国人参加,军队也要参加,逐步达到粮食充分保障,钢铁产量倍增,诸侯间贸易流畅,军工业发达和领先的目标。
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以及商业和物流,自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魏申专注的是钢铁生产和军工技术。
说起战国时代的钢铁产量,简直是少的可怜。
从古至今,钢铁都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还不太成熟,在军队中装备还基本上是青铜材料的武器,包括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等等,另外还有许多木材和竹材制作的长杆兵器和弓箭。
无论青铜还是铁,在各国都是严格管理的战略物资。
铜作为一种比较贵重的金属,更多的使用在礼器上。冶铁技术的出现,军队中业开始出现铁制兵器。但是由于这个时代的冶铁技术落后,铁的质量比较差。这是因为此时使用的是叫做“块炼法”的冶铁技术,炼铁时使用的燃料还是木炭,因为木炭的热量少,缺乏鼓风设施,就不会有高的炉温,达不到铁的熔炼温度,导致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这种铁不仅冶炼费时费料,成品的质地也比较软,含有较多的杂质,还需要经过铁匠反复锻打才可以成为熟铁。
魏申拥有超过千年的知识,尽可能的利用魏国所有的条件来改进了冶铁技术。
首先,魏申派人大量开采平顶山的优质煤炭,由按照记忆修建了炼钢高炉,还工匠一起改进了鼓风机,经过反复试验,不仅提高了熟铁的产量,还生产出了钢。有了钢,新式武器就有了材料。
另外,由于钢铁技术还达不到制作炮管的程度,魏申还专门让军中工匠开始铸造铜炮,尝试把黑火药引进军中。
对于火药的研制和使用,魏申只派人很少一队人来研制,作为绝密中的绝密。
和魏国大生产运动同时进行的,是魏国的文化运动。
齐国在齐桓公田午时期,就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同时也是齐国王室的政府智库。
稷下学宫虽然是官府举办,但是却是由私人来主持。这种特殊的形式造就了它学术的自由可开放。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经典的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稷下学宫的鼎盛时期,几乎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如儒家的孟子、荀子,法家的申子(申不害),道家的慎子(慎到),阴阳家邹子(邹衍)等等。
稷下学宫吸引着众多的人才前往齐国,这才是魏申最关注的。
所以魏申提议,魏惠王下令,建立直接以都城大梁命名的魏国学宫——大梁学宫,由左相国张仪暂时兼任第一任祭酒,也就是学宫之长。广纳贤才,倡导学术,著书立说,建立以大梁为中心的文化中心。
其实,在魏申的心目中,最好的祭酒人选另有其人,这个人一生崇尚自由,洞悉易理,蔑视权贵,终身潦倒,但思想的光芒却照耀千古,这个人就是和道家之祖“老子”并列的庄子。
庄子约生于周烈王七年(前369年),此时正为壮年,前些年曾在宋国地方担任漆园吏,后辞官返回家乡,和魏国的相国惠施是极好的朋友。
魏申一开始想通过惠施来邀请庄子前来魏国,但是韩梅却制止了他的行动。
因为韩梅也喜欢读《庄子》,并且熟知庄子和惠施的故事。
庄子和惠施的故事中最著名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辩论,但是还有一个故事也非常有名。
这个故事中说道,惠子很有学问,但也看重官位。有一次他听说庄子要到大梁来,因为庄子太有才了,他担心庄子抢了他的官位,于是就派人全城搜捕。庄子听说了,主动找到惠子,给他讲了个故事。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鸱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鸱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恐吓我吗?”
很显然,庄子说自己是凤凰,惠子是猫头鹰,而惠子眼中的官位,哪怕是相国之位,就是庄子眼中的死老鼠肉,庄子是凤凰,才不会在意那些臭老鼠肉呢。
正是因为这个故事,韩梅才不建议由惠施来邀请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