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雄起的越王
楚威王接到秦国的通告,勃然大怒,当即就要杀掉秦国使者。幸亏令尹昭阳劝住,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况且现在两国还没有开战。
但是楚威王余怒未消,就把秦国使者大大呵斥了一番,就放使者离开了。
随即楚威王命令尹昭阳率领大军十万,陈兵楚国和秦国边境。
这下好了,秦惠文王反而愣住了。
你楚国想要做什么?我还没有攻打你,你到反而要和我决战。
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现在的秦国就是一个横子,仗着自己的力量肆无忌惮。
楚威王忽然给秦国来愣的,不管不顾,直接就派兵来了。
怎样应对楚国军队,秦惠文王反而患得患失起来了。
很明显,楚威王就像一个二愣子,齐威王要称王,我不爽,立马就攻打你。
你秦国现在也要称王,我更加不爽。我本来就不开心,你秦国还要我割地去祝贺,那不是上赶着开仗吗。
所以秦国上下明白楚王开战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秦国反而冷静下来了。
因为楚国可不是巴蜀那样的小国,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无论是领土还是人口,都是战国时期的第一。
秦国自然是不惧怕楚国的。秦锐士的战斗力也不是楚军可以相比的。
但是,秦国想要震慑诸侯,杀鸡骇猴的话,楚国这可不是一只鸡,而是一头熊呀。
······
于是诸侯都看着秦惠文王如何应对,按照魏申的话说都搬了一个板凳坐等看戏时,这戏忽然不演了。
面对楚国的挑衅,秦国一反常态,竟然置之不理了。
看着秦国不出兵,于是楚威王大骂秦国不讲武德,不是说好的如果不割让土地就开战吗。
但是秦军就是不理楚军,楚威王只得下令命令尹昭阳撤军。
······
令尹昭阳带兵还没有回到楚国都城郢都,就接到了楚威王新的命令,命令楚军直接东进,去攻打越国。
原来此时的越王叫做无彊,他没有顾及越国此时的国力衰败,反而要效法先祖越王勾践的事迹,要征伐中原。
越国自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做到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但是即使越国吞并了吴国,仍然是一个人口少,底子薄的国家。
在整个春秋时期,诸侯人口总量约1000万,而越国吞并吴国后人口才仅有60万左右。即使越国能称霸一时,但越国的先天不足,注定会让越国的称霸梦化为泡影。
现在的越王无彊是个有点天真的人。
魏国和齐国徐州相王,没有理睬他,楚国早就称王,现在秦国也称王了,这一切让早就称王的越王心里极度不平衡起来。
也不知道越王无疆有着如何的迷之自信,他选择了攻打齐国来立威。
齐威王这个时候刚刚击退了楚威王的进攻,现在又招来了越王无疆的攻伐,心里也很郁闷。心里想:这是怎么了?我就称王了,怎么的,看我好欺负吗?都来踩我一下。
其实,齐威王心中的猜测还正好击中了事实。
越王无疆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你齐威王称王,楚威王拿你没有办法,只有我们越国才能打败你,越国的“王”才是真正的“王”。
于是越王无疆带兵迅速展开了对齐国的进攻。
而此时的齐国,刚刚经历了和楚国的交战,根本不想继续打仗。
但是收到边境的急报,齐威王只得立即派兵前往一线战场。随后又修书一封,派大夫段干朋作为使者送给越王无疆。
很快,齐国使者段干朋就见到了越王无疆,随即递上齐威王的书信和礼物。
在信中,齐威王表达了对越王无疆的善意。段干朋随即奉上齐威王的礼物。然后说道:“大王,您带兵攻打齐国,如果胜利了,究竟能有多少好处呢?齐国国土何止千里,您根本就占据不了齐国的领土。再说就算您打赢了,您又如何防守呢?越国的土地本来就非常狭长,再加上齐国的领土,越国的军队根本就防守不过来。”
越王无疆好像听进去了,反过来问道:“那么先生以为我该怎么做呢?”
段干朋微微一笑,说道:“大王应该攻打楚国。想那楚国,和大王本是盟国,但这次您出兵伐齐,楚王根本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这是一个盟友该有的态度吗?”
其实越王无疆也明白,人家楚威王根本就瞧不上自己。
段干朋看着越王无疆的神色有异,就接着说道:“大王攻打楚国,有三个理由可以依据。”
越王无疆一听,顿时有了兴趣,问道:“哪三个理由呀?”
段干朋说道:“第一个理由就是我刚才说的,楚国作为盟友却让你独自出兵。而第二个理由则是,如果大王您要是灭了楚国,那么整个南方就都是你的,你要称王称霸,没人敢不服。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眼下正是大王伐楚最好的时机。”
看着越王无疆听了进去,段干朋又说道:“楚国的军队一部分在魏国和楚国边境,防备着魏国进攻。而剩下的精锐军队则由令尹昭阳带去了楚国和秦国边境。这个时候,大王发兵去攻打楚国,一定可以可以长驱直入,直达郢都。”
越王无疆本来就是个二愣子,现在一听段干朋的话,顿时大喜,心里一阵盘算,越来越觉得可执行性非常高,于是就离开下令,立刻掉头攻打楚国。
······
当楚威王听到越王无疆出兵攻打楚国的时候,简直就要气疯了。
楚国和越国本是盟国,我这里攻打秦国,你不派兵相助也就算了,现在还要背后插我一刀,简直不可饶恕。
再说,楚威王这些年东征西讨,灭国无数,早就有灭越国之心。苦于两国是盟国,不好动手,现在有了机会,正好趁机出兵。
楚威王也想到了越王无疆是乘着楚国无兵可派才攻打楚国,可是谁知道秦国根本没有应战。伐秦的部队正好用来对付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