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魏申的婚事
一转眼,回到魏国都城大梁快一个月了。魏申终于缓过精神来了。马陵之战终于结束了,自己代替太子申保住了小命。
以后再也不干带兵打仗这样的傻事了,太危险了。魏申心中暗暗地想······
历史上马陵之战是魏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马陵之战失败后,魏国不仅损失了大将庞涓,还把国家继承人太子申也搭了进去,还被迫去齐国割地求和,俯首称臣。
最让人痛心的是,魏国经此一败,国力大损,军事实力遭受重创。在接下来的河西之战中,公子昂被商鞅用计俘虏,彻底丢失了极具战略地位的河西之地。从此,魏国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再也无法抵挡秦国的铁蹄,慢慢地由战国初期的一流国家蜕变了二流国家,失去了称霸中原的能力。
现在好了,自己的小命保住了。魏国胜利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魏惠王是战国时期少有的长寿诸侯,好像是到公元前319年才因老病而终,所以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准备。
反正自己目前在朝中也没有多少话语权,还处于培养阶段。
话说这个时候的魏惠王可是志满意得,得意的不得了。
马陵之战之后,韩国首先派来使者,表达了韩昭侯希望魏国谅解的意愿,并且愿意献5县来求和。
还有就是,韩国希望因为战争耽误的婚事,也就是韩国公主和太子申的婚事,能够尽快举办。
三晋本为一体,韩赵魏三国为了加强联系,相互通婚是传统。先前韩昭侯痛恨于魏惠王的骄横攻伐,甚至有悔婚的念头。
赵国虽然这次没有参与战争,但担心魏国翻桂陵之战的老账。以祝贺魏国获胜为借口请求结盟。
提起这两个国家,魏惠王就怒火中烧。想当初,惠王继位之初,韩赵两家竟然想着分掉魏国,而赵国更甚,甚至想着杀死魏惠王。所以魏惠王依仗魏国三代国君积累的强大国力,不断发动战争,攻伐赵国和韩国。
其实这也是魏国自家不知自家黑。
韩赵魏三晋一体,本应该三国结为同盟,西御强秦,东进中原。但是魏国却不断欺负自己的两个小弟,造成三晋同盟的破体。魏文侯和魏武侯还讲究个方式方法,但是魏惠王却是主动进击,彻底和韩赵两国撕破了脸皮,三晋内部之间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虽然齐国还没有反应,但是魏惠王相信,齐国一定会老实一阵子的,魏国就等着享受胜利果实了。
这是魏国桂陵之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这一天,魏申正在太子府中呆坐。
穿越到战国,太子的身份也还算可以。不出意外,妥妥地下一代魏王。
生活上就更不要说了,吃穿住用样样不愁,还有大把的人侍候。这让平时事事需要自己动手的魏申很是满意,一开始还不好意思。
但是唯独一样让魏申无法忍受,那就是如厕没有卫生纸。
对,就是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卫生纸,让一向有洁癖的魏申无法忍受。
造纸术是汉代出现的。但多少朝代中,纸张都属于“文房四宝”之一,属于奢侈品。根本不会用于茅厕。
古人在这时如厕使用的是厕筹,其实就是一些木条或者竹片,甚至芦苇杆儿。
就这还是上层贵族或者知识分子使用的,普通老百姓多半是使用土坷垃之类的了。
不过,这玩意儿的效果可想而知。魏申只好加大洗澡频率,但心里总是有一些腻歪。
所以,魏申这一段时间正在考虑造纸术的流程。
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
作为清华大学的学霸,材料工程系的高材生,魏申还非常了解古代制纸的工艺流程。
首先就是砍下竹子等置于水中浸泡,使竹子纤维充分吸水。也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其次是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然后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下一步再把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最后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魏申和同学们还曾经亲自动手还原古代造纸工艺流程,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工艺了。
魏申把造纸的流程整理完毕后,命令侍卫长庞英交给军中工匠去做。
马陵之战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庞英没有中计身亡,魏申想到庞涓曾是魏惠王的侍卫长,于是向庞涓请求,让庞英做自己的侍卫长。庞涓通过魏申的种种表现,感受到了魏申的潜力。于是,让儿子庞英不再做自己军中的校尉,转而去做太子申的侍卫长,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吧。
对此魏惠王也非常赞同,庞氏父子的忠诚是经过战火考验的。对于儿子的决定,魏惠王还认为是成熟的表现。因为这不仅仅是给予庞家未来富贵的保障,更多的是对庞家忠诚和能力的认同。
等将来太子申即位为魏王,庞英就是妥妥的大将军。
所以,庞涓和庞英也十分满意,相当于皆大欢喜。
这天,魏申像往常一样,早早去王宫请安。
魏惠王看着英俊挺拔的儿子,想到魏申在之前马陵之战中的表现,心中微微赞许。但是脸上却依旧如常的说道:“赖先祖福泽,魏国日渐强盛。作为太子,本次战事已经证明了的军事才干,现在,你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
魏申赶紧拱手说:“但听父王吩咐。”
惠王却笑着说:“说来也是喜事,一会儿相国惠施会来。商讨你与韩国公主的婚事。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太子的婚事就是国家大事呀。孤王也想着早些看到孙子呀,呵呵。”
魏申心中一紧,心想这事终于还是来了。脑海中转过千百个念头,但脸上保持着谦逊的笑容说:“儿臣会抓紧准备,不负父王期望。”
父子正说着话,近侍来报,丞相惠施求见。
一会儿,惠施进来施礼后,说道:“为大王贺,为魏国贺。请大王审阅太子婚礼筹备安排。”并双手递上一卷竹简。
这个时候的奏章大都使用竹简或者木简,只有极为重要的文件才使用帛书。
当魏惠王审阅婚礼竹简时,魏申的脑海却在高速运转。
对于自己的婚事,魏申当然早有耳闻。说实话,魏申一开始没有想这回事。但是这场战争结束回国后,早有王后等人不断催促,才不得不面对这件事。
说起来也是可笑,魏申从小品学兼优,响当当的学霸一枚,但就是在男女情商上略有欠缺。对自己的高中女同桌韩梅暗恋了三年,愣是没有说出口。读大学后,还是别的高中同学对他说起,那韩梅其实也非常喜欢魏申。喜欢魏申长得帅,学习还好。这个可以理解,颜值即正义,所以排在成绩前面。
魏申就存了心,想找机会表白。但就是不敢像其他人一样直接说出口。一点也不像是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倒像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就这样,两个人虽然互动不断,但这个“爱”字,一直读到研究生也没有说出口。那韩梅也是一个痴情的人,知道魏申的情况,一直拒绝众多的追求者,还在等着魏申。两人在微信上的互动越来越多,就差最后一步了。
这也是魏申穿越后一个无法正视的心痛。
到了战国时代,魏申接受新的身份后,也知道自由恋爱决定是不存在的,只有寄希望于韩国公主是一个能够合得来的人。
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只能接受现实。相信那个公主一定也是个大美人,魏申心中微微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