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在南宋的一个秋日清晨,薄雾轻绕,阳光透过树梢微微洒下。小镇上,老街的石板路因前夜的细雨而显得湿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泥土香。此时,一声声急促的脚步声在街道上回荡,打破了宁静。
“快走,快走!宋大人来了!”人群中传来低语,随之是人们一阵躁动,纷纷让开一条道路。宋慈面色凝重,快步向前,身后的几个差役紧随其后。就在前天,他收到了一封急信,指向了一桩离奇的命案。
抵达案发现场,宋慈看见一处木屋,屋前聚集了不少围观的人,这里是西小镇的一户人家。老奶奶站在门口,神色恍惚,目光呆滞,脸上的皱纹如同道道沟壑。她的手微微颤抖,嘴里喃喃道:“都是我的错……我该保护好她的……”
“发生了什么事?”宋慈走上前,微微垂下身子,与老奶奶平视。
“我孙女……她……她死了。”老奶奶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随即夺眶而出。宋慈见状,心中一阵绞痛。这个年约二十的年轻女孩,正是案中的受害者。
宋慈在屋子里仔细勘查,从中捕捉到每一个细节。小屋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似乎是女子的香粉。墙壁上挂着一幅画,画中女子的神情恬淡动人,正是受害者生前的样子。
他目光扫过房间,最终落在了地上。一片夹杂着白色和红色的卷纸,上面写满了潦草的字迹。宋慈俯下身,捡起那纸,细细品读:“她被冤屈,是天谴……”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受害者临死前的遗言。他的心中浮现出一丝疑惑,究竟是怎样的冤屈,竟让这个女子走向了死亡的境地。
“宋大人,尸体在屋后。”一个差役轻声提醒道。
跟随差役,宋慈走到了后院。阳光不觉变得刺眼,尸体静静地躺在花丛中,周围的花瓣在徐风中轻轻摇曳。对面的柳树随风而舞,枝条低垂,影子落在地面,将尸体笼罩在一种阴森的氛围中。宋慈俯下身,仔细观察。
女子的面容苍白,双眼微微张开,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她的冤屈。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散乱在肩,衣裙虽不起眼,却无不彰显出她的纤瘦娇弱,透过薄薄的布料,隐约可见肌肤的细腻与光滑。
“她身上有伤,心口处被刺了。”宋慈喃喃自语,标准的刀伤,伤口边缘呈现出淤血,显然是他杀。他目光微微闪动,同时注意到靠近她手掌旁边的一缕青丝,似乎是在挣扎时留下的。
“仔细查找周围有没有可疑的线索。”宋慈命令道,随后庄重地开始解剖。
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切开尸体,细致入微地观察着每一处伤痕,冷静而专注。随着刀尖划过肌肤,血液开始渗出,带着一丝腥臭味,宛如往事涌上心头。虽然此情此景令人不安,但宋慈却能沉浸其中,仿佛与死者的灵魂交谈,倾听她未尽的心声。
“你的死,定有隐情。”他心中暗念,随着解剖的深入,他发现了女子身上多处淤痕,显然她不仅是被刺杀那么简单。
终于,宋慈结束了解剖。随着一丝唏嘘,他明白了,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超他最初的想象,他得追查下去。
“快,带我去她的日记本。”镇子上总是留下些许线索,而日记本常常证明一个人的经历与心迹。
几经询问,差役终于找到女子的日记,那是一册破旧的黄纸本,封面上用红线系成了一个结,摩挲上去,感觉到一丝隐隐的压迫感。
“她这一生,过得似乎并不快乐……”宋慈翻开日记,一字一句流露出来的都是她心中深藏的苦痛。她曾经深爱一个男子,然而这段感情似乎并未得到家族的认可,并陷入不幸的境地。纵使她心有所属,仍不得不承受亲情与道德的重压。
而此刻,回忆浮现,宋慈隐约在日记中发现了一个男人的名字,萧云,他似乎是这起案件的另一方。正当他打算寻找更多信息时,老奶奶突然扑上前,抓住宋慈的手,满脸焦急:“宋大人,云少爷是一个好人,他不会杀她的……”
“你为何如此肯定?”宋慈追问,心中闪过一丝疑虑。
“因为……因为她是被冤屈的,她从未想伤害任何人。”老奶奶悲凶的神情如同她那双干枯的手,抓着一个无法言说的禁忌。
“她的确受到不公的对待。”宋慈感知到老奶奶的痛楚,给她一丝安慰。“但真相的迷雾仍未拨开,能否告诉我萧云的住处?”
老奶奶的眼中闪过一丝希冀,轻轻点头。
他们走出小屋,路过村中的小溪,周围的村民窃窃私语,眼神中流露出对这起命案的关注与议论。宋慈的心中愈发沉重,他知道真相并不简单。
几经波折,宋慈终于找到了萧云的住处。门外的青藤被秋风剥夺了生机,显得萧瑟。而萧云并不在家,屋内却充满了书卷的气息,窗外的阳光打在书案上的一封信笺上,透过薄薄的纸张,似乎隐藏着一个秘密。
“这是什么?”宋慈轻轻拿起信,面上浮现一丝疑惑,信中提到了一份遗嘱,和一笔巨额的财富。在当时,资金与权力是最具诱惑的东西,而这些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更深的利益冲突。
“经过一番探查,我们在村中还听闻到她与一位富家公子的纠葛,传闻不一……这么简单?”宋慈心中思量,真相或许将会浮出水面,但他必须更加小心翼翼地去推演一切。
最终,他决定再次会见萧云。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萧云终于归来,盛装束发,面上带着一丝沉寂。他的眼中掠过一抹坚决,似乎对女儿的死有着自己一套的理解。
“你来这里干什么?”萧云一见宋慈,大声呵斥,却难掩内心的不安。
“我来问你,杨雪的死是否真与你无关?”宋慈直截了当地问。
“我爱她,那是我一生的执念!谁可想她会死在此地,我何尝不心痛?!”萧云的情绪骤然爆发,显然不愿回避此事。
宋慈凝视着他,一种强烈的情感与真诚在他心中交汇:“案子并不简单,你必须告诉我她生前的情况,或许你会对她的冤屈更了解。”
经过一番交谈,萧云沉默至深,随后缓缓开口:“她的确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我深爱她,但她的父亲却不允我与她在一起,更不承认这段感情。为了逃避,我帮她逃出过一次,却被父亲发现。最终,杨雪被迫嫁给了另一位富家子弟。”
宋慈心中一震,这似乎说明了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为了金钱与权力,许多人是可以一再伤害他人的。他低头沉思,事情愈发复杂起来,也越发充满了阴影。
之后的几天,随着宋慈的调查,真相逐渐明朗。在萧云的暗示下,宋慈得知杨雪的父亲对她的新婚感到愤怒,甚至是强烈的抵触,最后的死亡是否与背后的家庭利益相关不无可能。
最终,宋慈决定面对这起案中案,必须经过所有的证据来一一推敲,真相已经在黑暗中露出一角。
就在宋慈准备向杨雪父亲进行深入询问时,老奶奶已经向他再次求助:“只有她父亲会知道真相,但这一次我来保护你!”
重重的秋色包裹着村庄,阳光透过树木洒下,古朴的村子似乎隐含着无数的故事。在这一天,宋慈带着围绕在他心头的沉重,终于来到杨雪的父亲家中。
他轻轻叩门,犹如心中的忐忑,也如同正面对一场无形的较量。屋内阴暗,隐约可以看到一个披麻戴孝的男子映着烛光而坐。
“你来这里做什么?”男子面无表情,眼中闪烁着一丝不屑。
“我想知道你女儿的死因。”宋慈直言,他要正面与这位父亲较量。
“我女儿是被冤杀的,我只知道她是个不适合我门第的女人。”此时,杨雪的父亲露出了激愤的神情。面对这样的威胁,宋慈并不退缩,执意询问:“你是否在背后操控了这一切?”
“我不怕陷入任何的谴责,我只是为我的未来负责!”男子面上流露出冷酷,仿佛这场纷争是为了更高的利益而无所顾忌。
“若是这样,我就只好将真相揭开。她的冤屈,终会有人去追寻!”宋慈的话语犹如蓄势待发的弓箭,直指对方的脆弱。
经过一番对峙,宋慈察觉到这个男人身上蛛丝马迹的紧张情绪,渐渐升温。通过详细的细节拜访,他从前面两次的证据与推断中找到了对方不愿承认的真相。在几天的辛勤调查后,他终于连结起了那根看似松散却却拥有极大威能的线索。
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杨雪之死将一切哪怕是毫无情感的生活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牵扯交织在了一起。
最终,随着一些确凿的证据浮现,警方收集了杨雪父亲利用权势加以威逼的证据,而这位曾经的父亲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
面对这一切,宋慈眼中浮现出一丝复杂的情感。他用手握住手中的玉佩,那是杨雪生前留给他的最后一件物品,象征着希望与曾经的爱。
“我定会为你鸣冤!”他低喃道,打定主意要传承这份正义,永不让真相如烟消散于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