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夜色如墨,南宋的长安城被皎洁的月光轻轻笼罩。街道两旁的青石板上,映出细腻的光影,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似乎在为潜伏在黑暗中的秘密诠释着哀伤与不安。
宋慈站在铭字铺前,身形颀长,面容冷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手中握着一封急报,纸张已被他握出皱折,字迹虽略显潦草,却将一桩离奇凶杀案的经过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正是因为这封急报,他才赶往此地。
“宋大人,这里请进。”铭字铺的老板恭恭敬敬地迎了上来,微微颔首,生怕得罪了这位威名远扬的仵作。
随着老板的引导,宋慈在铺子里看见了几位身着青衫的书生,他们的神态显得有些焦虑,其中一位潦倒不堪的年轻人突然上前,声音颤抖,“宋大人,您一定要为我姐姐讨回公道!”
“慢着。”宋慈微微支起手,“那名死者是你姐姐吗?”
年轻人点头,泪水在他眼眶中打转,“她原本打算出嫁,然而临近良辰吉日,却被人杀害于闹市之中,尸体被抛在街头,令人心寒!”
“可否告诉我她的姓名?”
“她叫梅香,名门之后,才色俱佳。”年轻人脸上的恨意难以掩饰。
“她容貌如何?”宋慈微微思考,试图从蛛丝马迹中理清案情。
“梅香身姿婀娜,肤如凝脂,双眸似星,曾是诗人雅士心中的白月光。”年轻人情绪激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怨恨,“可就在出嫁前夕却遭人恶意中伤,致使人亡!”
菊花渐渐吹落,缕缕秋风似乎将悲伤的气息更为浓烈地渗透进每个人的心中。宋慈轻声问道:“案发时你在何处?”
年轻人低下了头,稍显迟疑,“我当时在长街与友会饮……”
“你能回忆起案发时的情景吗?”
“我看到一抔白光,似乎有人影闪过,但一切都太快了。”年轻人声音渐渐低下,满是无奈和自责。
经过了解,宋慈决定前往案发现场。路上,脑海中不断盘旋着梅香美丽的容颜与那悲惨的遭遇。他想起了传闻中梅香出嫁的美好未来,以及现在这一切的破碎,心底涌起一股深入骨髓的同情。
在长街的广场,围满了围观的百姓。宋慈仔细观察,被抛弃在街头的尸体已经被运走,唯一的线索是地上的一片绣有梅花的手帕。
“这手帕,跟梅香的特点相符。”宋慈低头,自言自语:“我必须找到更进一步的证据。”
“梅方位与这手帕的绣法绝对不绝对不相符。”这时,一名冷静的书生插入话语,语调坚定,“那是我姐姐亲手绣的,不可能出现于此。”
宋慈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那她的死因如何判定?”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作答。
“需由我来亲自解剖。”宋慈站定,随即安排在当地的刑房内进行检验。经过简单的准备,他站在尸体旁,心中闪过对死者不幸命运的悼念,揪起他心底的无奈与愤怒。
尸体如同一幅惨烈的画卷,血迹斑斑,且伤口周围有明显的掐痕。“这伤口应该由细腻而有力的手法施加,看起来是被人从后袭来,致其一命。”宋慈内心开始推测。
宋慈宜在心中思索,那纤细的手指如何施加这样的力量?眼前的女子到底与谁为敌,心中乱作一团。
又是清晨,宋慈在刑房中翻阅资料,终于注意到梅香的家境和好友间的关系,原来她曾引发了许多人的妒忌。就在宋慈沉浸于思考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字眼——贾弱水。
贾弱水是长安城的一位猎才无数的美男子,博学多才,而梅香的好友正是他心仪之人,想来嫉妒之情实在难免。想到这,宋慈暗自怀疑,决定立即找寻贾弱水。他并未直接去寻找,而是先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打听贾弱水的行踪,经过仔细查访,终于得知他正在桃花源的侧园修炼。
桃花源里,花香四溢,游曳着春日的色彩。宋慈轻声推开了栅栏门,见贾弱水正盘腿对着开满桃花的树干沉思。宋慈走上前,淡淡开口:“贾公子可曾听闻梅香之死?”
贾弱水微微一愣,随即摇头,眼中闪烁过一丝慌乱,“我并不知晓。”
“你真的不知晓?”宋慈盯紧了贾弱水的眼睛,施以强烈的压迫感。贾弱水虽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内心却因心事重重而微微变色。
“我与她无仇,如何可能……”贾弱水突然低下头,喃喃自语。宋慈察觉到他的不安,暗自加深了怀疑。他循序渐渐,话题转向梅香的身世,贾弱水眼中的神情愈发困惑。
“对不对,她是你心中那个最完美的女子?”宋慈直言不讳。
一声刺耳的谈及在贾弱水心中激荡,似乎点中了他内心深处的痛楚。终于,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渐渐低下声音,“我……”
宋慈心中一喜,看来他已成功触碰到了贾弱水的痛点,便更加坚持:“你因何与梅香为敌,她系你内心所爱的?”
“我不是她的敌人!”贾弱水声音中掺杂着焦急,即将失控,随即又微微停顿,“其实……其实我一直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份无法言说的爱……”
宋慈心头一动,看来案件背后的情感纠葛远超他想象,“你想要那女子的芳心,而她已为他人所系,可她是否也曾向你描绘过你的未来?”
“梅香她……”贾弱水眼中的神迷愈发明显,“她只是说过一句想嫁的人不止我一个。她的无情,让我忍不住……”
“你一个看似无害的人,背负的是自私的情感,最后你却让梅香无辜地沉沦。”宋慈不置可否,继续追问。
不久之后,随着对贾弱水的质问愈发深入,东方的天光逐渐揭开了夜幕的阴霾。宋慈在冥冥中仿佛感受到什么,直直朝着某个方向冲去。
贾弱水眼神黯然,已无力反抗,他知道自己捅开了马蜂窝,也知道一切早已变得不可逆转。他的心情同时充满复杂,不知道是愤怒还是自责,“我为了爱终究得到了什么呢?”
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宋慈发现这并非一桩简单的凶杀案。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他不仅发觉了梅香与一些权贵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还从梅香平时的交游中,找到了几名曾趁机向她炫耀的风流才子。
最终,借着戴公子手中的棋子,宋慈渐渐摸清了整个事件的脉络。短短几日之后,几个敢与权贵为敌的小才子纷纷现身。经过重点审问,宋慈终于从中提取出了证据,找到了和梅香有关的那枚被遗落的玉佩。正是这枚玉佩成为了还原真相的关键线索。
最终调查得到,由权贵旨意指使,盯上了梅香的美貌与血脉,因此草率掳掠与杀戮。梅香尽管拥有美丽与才情,却也被命运施害,终究沦为无辜者。
“所以你们一皆是为了争权夺利而致的结果。”宋慈咬紧牙关,满心愤怒,但又无力纠缠于此。
“我会为梅香讨回公道,不论命运怎捉弄,我自会为她还以清白。”宋慈言辞如铁,决心已然坚定。
最终,整桩案件真相大白,全城震动,众人皆为梅香的遭遇而惋惜不已。而在将近一个月后,长安城上演了梅香追悼会,世人共祭此美女,在悼念中缅怀其无辜的身世与青春。
宋慈相伴为梅香感到深深的惋惜,立于青石碑下,轻轻闭上双眼,心中默祷:“愿你在天之灵得以安息。”此时,他也终于明白,唯有真相方能给每个人带来应有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