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 宋慈案中案 - 墨剑飘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宋慈案中案 >

(23)

在南宋时期的一个秋季夜晚,月光透过乌云洒在了临安的街道上,街边的几盏灯笼摇曳不定,照出一幅鬼魅的剪影。而在这座城市的一角,宋慈正坐在私塾的书桌前,手中捏着一根笔,看似在潇洒书写,实则心中烦躁不安。近期,连续发生的几宗离奇命案令他感到不安。这一夜,他却不得不被卷入一起神秘的案件。

“宋大人。”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是他的助手、忠实志愿者李志。

“进来。”宋慈放下手中的笔,抬眼望去,只见李志匆忙推门而入,脸上满是紧张和焦虑。

“刚刚有个女子被发现死在城北的荒墟中,她的死状十分可怜......”李志的声音抖动着。

宋慈心中一紧,点了点头:“带我去看看。”

二人赶到现场,映入眼帘的是月色朦胧下的荒墟。地上,横lying着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身边是一片狼藉,四周散落着几张撕扯掉的衣物。这女子约莫只有二十岁,面容依旧秀丽动人,肤色白皙如雪,然而此时却已是失去了生气,双目紧闭,仿佛在沉睡中遭受了无尽的痛苦。

“这就是案发现场吗?”宋慈蹲下仔细观察尸体,感受到一种不安的气息,心中隐隐作祟着危险的预感。

“是的,大人。”李志小心翼翼靠近,试图查看尸体的伤势,“死者身上的伤颇为严重,有几处明显的抓痕和淤青。”

宋慈皱眉,心中暗想:“这绝非单纯的凶杀案,亦可能涉及诡异的背景。”他用手指轻轻触碰死者颈部,感受到一丝冰凉,“看来她是被勒死的,身上的伤痕也不能忽视,若是寻常打斗,怎会留下如此痕迹?”

他站起身,环视四周,这地方相对偏僻,人烟稀少,唯有寒风凛冽,似乎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悲惨故事。随后,宋慈继续深入调查,李志则在一旁默默记录着。

“这女郎身上有几个显著的伤痕。”宋慈对李志说,“一处是脖子被勒出的痕迹,此外,她的手掌上似乎还有几根手指受伤的痕迹......”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李志一脸疑惑。

“这说明她曾经拼命挣扎过,并且在遭受攻击之前,可能与凶手有所接触。”宋慈冷静分析,心中逐渐理清头绪。“另外,她身旁散落的衣物,也说明在发生冲突时,情况十分紧急,甚至是对方故意面对她的衣物进行毁坏,想要将她掩埋。”

李志突然脸色一变:“这受害女子身边的这几条头发,是否会是她挣扎时脱落的?”

“你说得对。”宋慈点头称是,捡起一缕长发,仔细观察,“我感觉她可能有与她有直接矛盾的人,而这里的气味,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疑点。”

“什么疑点?”李志好奇地问。

“这地方曾经是一处废弃的老宅,时常传闻午夜有鬼影浮动,或有人为了逃避追捕在此藏身,若是有人故意伪装成鬼神,借机指使他人害人,这是极可能的。”宋慈微微闭上眼睛,思索着那些流传的灵异传说。

调查现场大约持续了数个时辰,天色渐渐亮起,宋慈准备回府进行处理,正要转身,却注意到了附近的一只鸟笼,鸟笼外的铁栏隐约染上了一些鲜红的污迹,与夜色中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低语着这一场旷古寻凶的秘密。

“快过来!”宋慈招呼李志,一起查看。

“这里有几道明显的脚印。”他指着地上的几处泥土,边说边翻开草丛找寻进一步的线索。

在反复的仔细搜寻下,宋慈终于在鸟笼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个简单的字迹:“钥匙,找她。”字迹虽仿佛在黑暗中闪烁,然而以宋慈的观察力,却从中捕捉到了隐隐约约的威胁。

“这究竟是什么?”李志紧随其后,语气中透出些许的不安。

“也许是我们追查的关键。”宋慈理清思路,决定追查这条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宋慈和李志将城市的角角落落扫荡了一遍,搜集到许多关于女子的生活背景。经过梳理与筛选,宋慈锁定了几位可疑人物。

“这个名唤林子皓的年轻公子!”某日,李志兴奋地说,“听说他对这位女子青睐已久,然而因女子家境原因,终不得善终!”

“有此背景,我相信他应该能够成为调查的关键。”宋慈略微沉思,并在心中计划如何接触林子皓。

当两人找到林子皓的府邸时,正值早晨,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地上,林子皓并未如预料般慌张,反而温文尔雅地应对宋慈。

“宋大人,日前那女子的死讯我也有所耳闻,实在可惜。”林子皓面带惋惜,双眼流露出一丝深情。

“对于她的死,你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信息?”宋慈直截了当。

“我一直想要娶她,可她却爱上了另一个人,那个小贼之流无非是看上了她的美貌,而将她逼至绝境。”林子皓越说越激动,最后眸中闪出愤怒的火焰。

仔细观察林子皓的表现,宋慈察觉其情绪变化中暗含不安,“看来他并非能骗人之辈,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他是无辜的。”

接下来的几日,宋慈发现林子皓总在一处小酒楼流连,虽身为公子,却身处低调,似乎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什么。林子皓的真实身份与情感渐渐浮出水面,逐渐成了整个案件的焦点。

“能否找到那嫌疑小贼,并指证林子皓的无辜?”宋慈和李志一起策划,决定暗访小酒楼,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在酒楼的角落,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孩正低头苦苦饮酒,身旁围绕着一群闲散的人们,面色苍白,看似正处于极度焦躁之中。

“这小贼……”李志低声道。

“你尽量借机引出他的情绪,看看能否逼问出什么。”宋慈一边说,一边侧耳听着周围的交谈。

终于,李志鼓足勇气,走向那男孩,搭起话:“你听说了吗?那位小姐被人害死了,真可怜。”

男孩闻言,浑身一颤,酒杯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惊动了周围。

“你在说什么?”男孩急切反问,虽是作出肯定的态度,却无意揭露其心头的秘密。

经过一番交谈,慢慢引导出自己和死者的关系。随着话题深入,男孩的情绪变得愈发不安,甚至有些恼羞成怒地抵抗。

“是林子皓让你去对付她的吧,你心中明白她的痛苦为何而生。”宋慈抓住他的话语,最终逼迫他承认:“是他让我去威胁她,想逼她远离你。”

真相渐渐明朗,细节滴水不漏,宋慈心中暗自得意,但随后却感觉到一丝不安,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终于,在一次的访谈中,一个无意之间透露出重要线索,原来在死者去世的前一天她曾前往密室,准备转交一书信,然而信件失踪,随之她便被害了。

伺机而动,宋慈决定潜入那个密室一探究竟。在昏暗的密室里,他捡起了一本古籍,发现里面夹藏着一封信。细读之下,画面浮现出死者与林子皓之间的秘密,甚至联结到同一件古董的阴谋。

案件的谜底渐渐显现,原来真凶并非林子皓,而是一个掩藏身份至深的女子,曾是林子皓的双胞胎姐姐。因自己的情感与渴望,但她却误认为死者与林子皓有染,于是一场阴暗的交易即将展开。

“包围这处密室!”宋慈对着整整一个沉重的夜晚,终于走出困境,直接呼叫李志挥手带人。

最终,真相大白于天下,林子皓无辜被冤屈,儿女情长的悲剧浮现,而那名女婴也终没有抵挡住时间的流逝,接受惩罚的同时却余留绵长的遗憾。

案件告一段落,正当宋慈感叹着这世间纷繁复杂的人性时,隐隐觉得自己与人心之间的距离愈发深远。月光透过树叶婆娑摇曳,仿佛诉说着人世间无尽的悲欢离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