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在南宋的都城汴京,初冬的阳光透过薄雾映照着大街小巷,行人稀少。宋慈,素有“解冤师”之称,此时正沉浸在思考当中,突然收到一封紧急书信,书信的落款竟是当地知府。信中提到,最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受害者名叫柳如烟,是一家富商的独女,彼时被发现死于自家庄园的后山,尸体周围更是留下一片恐怖的血泊。
接到信后,宋慈立刻赴现场。走进柳家庄园,宋慈首先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四周的花木虽然依然葱郁,但似乎每棵树都在低沉地讲述着某种不祥的故事。柳如烟的尸体被抬到庄园的厅堂,周围围了一圈人,个个神情恍惚,显然是受到惊吓。
宋慈走上前,仔细观察着她的尸体。柳如烟,当年十八岁,身材窈窕,皮肤如凝脂,面容虽因死亡而略显苍白,但仍能看出曾是风华绝代之美人。她的长发散乱在地,双眸紧闭,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她的悲惨遭遇。宋慈轻轻翻开她的衣襟,仔细观察她的脖子,那里有一道明显的勒痕,凶手似乎是用力掐死了她,看来并非一场简单的自杀。
“你们发现她的时候,她的身边有其他人吗?”宋慈问道。
柳家的管家连忙答道:“当时我正在后院打理花草,突然听到小姐的惨叫声,赶过去时,看到她已经倒在地上,周围没有其他人。”
宋慈的眉头微皱,凭直觉他觉得这件案子并不简单。“有没有小姐的朋友或者亲戚来过她这里?”
“小姐的好友林婉和她经常在一起,但她今天并没来。”管家回答道。
沈几位家丁在一旁窃窃私语,宋慈微微侧耳,听到几句暗语:“听说她身后有鬼...”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这桩案件不仅仅是谋杀,似乎还涉及到一些迷信的元素。
“你们听说过什么声音吗?或者…有什么异样吗?”宋慈询问道,尽量让他们放松心情。
“我们只是听到几声尖叫,估计是她在叫,我从小闻声赶过去,但事已晚。”管家无奈地摆手,眼神流露出无助。
夜幕渐渐降临,宋慈决定在这里驻留一晚。他心中盘算着,再怎么破案,也要查个水落石出。临近深夜,整个庄园陷入寂静,宋慈却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柳如烟那张美丽而悲伤的面容。
第二日清晨,宋慈进行了详细的尸检。他小心翼翼地剥开柳如烟的外衣,先从头部开始,他仔细查看着伤痕,心中暗自推算着可能的死因。忽然,他发现她的右手食指上有一枚指环,那是一枚玉质的细戒,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个戒指是她的还是在案发后才进入的?”宋慈心中疑惑,决定要查个明白。
经过一番打量,宋慈心生一计,他请来了柳家的所有亲属和仆人,准备进行一次问询。此时,正是柳如烟的朋友林婉到了。她一身素衣,眉宇间流露出一抹忧伤,宋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与她交流。
“林姑娘,您和柳小姐的关系非常亲密,您是否知道她最近遇到什么麻烦了吗?”宋慈问道。
林婉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回道:“我听说她最近总是做梦,梦见一个穿白衣的女子来找她。我曾劝过她,不要太过迷信,但她似乎总是心神不宁。”
“她有过什么特别的回忆吗?”宋慈继续追问。
“她曾提到,有段时间,她心心念念的一个人,后来却突然失联了。那人叫楚铭。”林婉沉吟片刻,面露忧色。
宋慈顿时觉得这些信息很重要,楚铭或是柳如烟悲剧的关键。经过几番打听,宋慈得知楚铭是柳家曾经的门第,但因家道中落,他们渐行渐远。
几天后,宋慈追查到了楚铭的住处,他仍住在汴京市的一处破旧院子里。楚铭的样子显得颓废,脸上写满了无奈与不甘。宋慈没有直接询问,而是用一种顿悟的语气说道:“听说你和柳如烟有些往事。”
楚铭抬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惊慌,“我和她…是青梅竹马,但她随父亲迁往这座庄园后,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前几个月,她曾给我写过信,想让我回去,但我终究没能去。”
宋慈语气温和地问:“她最近有没有告诉你她的烦恼?或者是梦到了什么?”
楚铭有些愣神,嘴里微微颤抖,“她的确梦到过一个女子,但我以为是无妨,我从未在心上…”
宋慈此时的心思纷杂,对任何一丝蛛丝马迹都不敢放过。深入对话后,楚铭眼中露出深深的悔意,似乎他心中积压着沉重的负担。
随着调查不断深入,宋慈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线索。除了楚铭,柳家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柳如烟的父亲早早收养了一名孤儿,名叫赵瑾。赵瑾一直与柳如烟一同长大,但两人的关系却并不如表面那般融洽。林婉向宋慈透露,赵瑾曾多次对柳如烟表达过情愫,却遭到冷落。
宋慈心念一转,既然柳如烟被杀,或许与赵瑾对她的感情纠葛有关。他决定去寻找赵瑾的住处,打算见一见这个棋局当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在赵瑾的寓所,他查到这位年轻人的状态似乎有些不对,家里杂乱不堪,隐隐透出一股阴郁的气息。宋慈推门而入,果然发现赵瑾正坐在里面,手中把玩着一枚闪烁着光泽的戒指。
“这是什么戒指?”宋慈问。
赵瑾面露惊恐,瞬间收紧手:“这是…这是我的东西!”
“我想知道你跟柳如烟之间发生了什么。”宋慈逼问道。
“我…我爱过她,想和她在一起,但她拒绝了我。我甚至曾想到要让她疼痛才意识到我的存在,”赵瑾突然变得疯狂,眼中的泪水控制不住流出,“我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我只是想要她明白我的苦心!”
宋慈悄悄将其调查的材料推入赵瑾的面前,指着那枚戒指说道:“这是柳如烟死后所穿的,你的软弱和无知才带来的凶杀,我愿意为她揭露真相。”
听罢这番话,赵瑾骤然神情恍惚,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无可挽回,双手无力地垂下。经过细致的审问,赵瑾最终承认了自己错手致命的真相:他因爱生恨,趁着夜色来寻柳如烟,不慎掐死了她,随后又在恐惧中想要伪装成他杀的现场。
宋慈深吸一口气,终于理清了整个案件的脉络。真相大白于天下,柳如烟并非被鬼神所害,而是为情所困,身边最亲近的人竟成了她生命的终结者。
在柳家,经过阵阵风波后,侦破真相的消息如同寒风般刮过,众人感受到难以名状的恐惧。然而,柳如烟的故事也如一缕清风,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间永恒的铭记。
案子虽然破了,但宋慈心中却始终遗憾不已。他知道,总有些悲剧无法挽回,就如那只在黑夜中短暂的流星,灼艳而又短暂。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都渴望为爱而生,但往往在黑暗中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