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 宋慈案中案 - 墨剑飘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宋慈案中案 >

(71)

在南宋的一个小县城,夜幕低垂,街边的灯笼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冷暖。城外的大树似乎与夜空融为一体,虫鸣阵阵,凉风徐徐。这个时节,正是农民们忙着收割的时节,而这个小县城却因一起离奇的命案而陷入了阴霾之中。

案情来自一位名叫李婷的女子,她是当地一户富商的女儿,姿容端丽,身材纤细,皮肤如凝脂般光滑,长发如瀑,随风飘动,宛如天仙下凡。然而,她的美貌在一夜之间化作了无尽的痛苦与悲剧。

李婷的父亲李老爷因生意童叟无欺,积累了不少财富,一时间成为了县城的显赫人物。然而,在这个看似繁华的外表下,李婷却始终难以找到真正的幸福。她自小聪慧,才情出众,曾与当地的一位书生黄明相知相识,惺惺相惜,暗生情愫。然而,李老爷却将她许配给了另一名权势滔天的官宦之子,令她的心灵感到巨大的压迫与痛苦。

这天夜里,李婷的尸体被发现在父亲的后院,绳索悬挂于树上,周围到处是撕扯下的衣物与散落的花瓣,恍若凋零的花瓣般令人心痛。此情此景,不仅让李老爷痛苦不已,县衙的官员们更是对这突如其来的命案手忙脚乱,纷纷向外寻求支援。

于是,宋慈,熟练于剖尸断案的包青天弟子,受命前来查案。

当宋慈亲自查看尸体时,心中不禁思绪万千。李婷的尸体面色苍白,双目微闭,娇嫩的肌肤上透着一丝不自然的色泽,仿佛在向他讲述着凄惨的故事。宋慈细致轻柔地拨开她的头发,发现她的脖子上有几道明显的伤痕,正是因窒息而导致的。他记得这伤痕在解剖学上被称为“绞痕”,与自杀截然不同的迹象,面目凝重。他缓缓站起,暗自分析着这起案子的可能性与复杂度。

“这真是一起悲剧。”宋慈低声自语,眉头紧锁,心中却已然展开了初步的推理。李婷的父亲李老爷无疑是个心痛的父亲,悲声道:“我女儿的死真是我所无法承受的!为何她会这样的离去?”

宋慈并未立即回应,他沉思着李婷生前的悲惨经历,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同情:“可怜的女子,从未被生活所善待。”

与此同时,县衙的官员纷纷聚集在他的身旁,企图以此安抚李老爷的情绪。宋慈的目光透过围困在外围的众人,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的神态中找寻蛛丝马迹。

“宋大人,您看这起案件,有什么新的线索么?”一名年轻的官员恭敬问道。

“她似乎并非自杀,”宋慈声音沉稳而有力,“急需查明她身边的人,尤其是她的未婚夫。”说完,宋慈转身走向李老爷。

李老爷一脸茫然,问道:“我的女儿生前与谁有过接触?”

“您女儿的未婚夫,郑公子。”宋慈开口提到这个名字时,注意到李老爷的脸色微微变了一变,再看周围官员,神秘的紧张气氛开始弥漫。

“郑公子有何可疑之处?”有人在心底轻声自问。

“郑公子与李婷的婚约似乎并不如意,他们之间有过争执。”宋慈分析道。

经过一番调查,宋慈得知郑公子并非良善之徒,传闻他对李婷近日行为心存不满,曾多次向她施压。而郑公子在案发当天隐匿数小时,始终没有露面,这令宋慈更加怀疑。

于是,宋慈决定亲自造访郑公子家中。他乘马而行,路途尽显紧迫,李婷的死仿佛如梦魇般覆盖在心头,萦绕不去。想象着郑公子面目阴沉的样子,更是让他心生警觉。

当他来到郑家时,门外的侍卫看似警觉,却始终没有阻挡他。走进大门的一瞬间,宋慈便能感受到屋内的阴暗气氛,仿佛一切都在隐藏着什么。他轻声敲响了郑公子的房门。

“谁?”房内传来低沉的声音。

“我是宋慈,前来拜访郑公子。”他回应道。

门打开后,郑公子站在门后,面色苍白,神情慌乱,似乎神色不定。“宋大人,您来我家有何贵干?”

“郑公子,我想问您一些关于李婷的事。”宋慈直入主题,尽量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郑公子的眼神在亮光下闪烁,摇摇头,试图掩饰。“我与李婷无冤无仇,何必问我?”

“但是你们有过未婚之约,且您在李婷出事当晚去向不明。”宋慈故作镇定,不带情绪地看着他。

郑公子的嘴角微微扭曲,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可我已与她无干,正是她不愿嫁我,几次向她表白都遭到拒绝。”

就在此时,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房门被推开,一名女子闯了进来,体态轻盈,神色慌张。她浑身散发着一种悲伤的气质,长裙随风際走,肌肤如雪,面容清丽。看到郑公子后,立刻脱口而出:“郑公子,我听说了李婷的事,您没事吧?”

宋慈心中一动,这名女子显然与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郑公子的表妹,名叫沈怡。宋慈决定将她纳入调查的范围。

“沈小姐,您也对李婷的死有所了解?”宋慈侧头询问,眼神淡淡却不乏警惕。

没想到,沈怡恰似受惊的兔子,竟然立即抬手掩面,语气坚定:“我听说李婷与郑公子之间的争执,而我与李婷自小相识,我们是朋友,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我也曾见过她流露出对自己的绝望情愫,特别是在面对家里的安排时。”沈怡突然低声说,语调中透露出少女的无奈与心痛。

经过几番询问与针锋相对,宋慈的心思逐渐变得更加缜密。在审问中,他注意到沈怡的细微神态变化,她的一些话语举止透露出一丝焦灼与不安。他决定深入追查。

“沈小姐,我现在提出一项要求。”宋慈直接开口,“需要详尽了解您与李婷的交往,仅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挖掘出她的死因。”

沈怡犹豫片刻,最终点头,“我愿意。”

接下来的日子,宋慈开始对案情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他走访了李婷的朋友、邻居,甚至是她的侍女。每一个人的证言都涌入他的脑海,让他的思绪拼凑出李婷生前生活的模样。

渐渐地,案件的真相迫在眉睫。李婷并非仅仅因为家庭的压力而感到绝望,她的内心深处还藏着另一种痛苦的感情。

在一次审讯中,宋慈从一名侍女的口中得知,李婷与一名书生之间的秘密恋情,正是黄明。而在李婷被迫与郑公子成婚后,她的痛苦愈发加深,甚至开始产生轻生的念头。

“难道,这都是一种悲剧的循环?”宋慈独自思索,意识到李婷之死,似乎不仅仅是来自郑公子,更是来自她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

最终,宋慈明白李婷的死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她绝望,也在于让她最终走向绝路。而主谋,正是与她有着深切情感纠葛的黄明。他因无法忍受即将失去李婷而愤怒至极,愚蠢地设计了这场骗局,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他人,以求达到自己阴郁的目的。

最终,宋慈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来到了黄明的住处,在他的书房内找到了一些可疑的字条,上面详细描述了他与李婷的密会以及对郑公子的种种怨恨。通过这条线索,宋慈立刻将黄明捉拿归案。

在法庭之上,黄明满脸惊慌,目光游离,却始终无法掩饰其心中的怨恨与崩溃。

“李婷并非自杀,是我为她解脱!”他的嘶吼如刀割般撕扯着每个人的心。

经过周密的审理,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李婷的死并非一场绝望的解脱,而是被塞满仇恨与遗憾的生命背负着的悲剧。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围绕在李婷的美丽身躯上,而更是对她所承受的深重痛苦产生了共鸣。

宋慈走出法庭,月光洒在他身上,他的心中未曾安宁。他知道,这世间的每一个阴暗角落都有无辜的灵魂被困住,这正是他继续追逐真相与公正的理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