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在南宋的一个夜晚,细雨如丝,迷朦的灯火摇曳不定,樽前如烟的酒香在空气中摇曳,填满了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在偏僻的小巷中,一声尖利的惨叫划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便是几声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是从幽暗的深渊中逃出来的一道身影。
接到报案的宋慈,匆忙赶到现场。他用手中的灯笼照亮周围,映入眼帘的是一具扭曲的尸体,鲜红的血渍在青石板上蔓延开来。尸体附近,一名年轻女子微微颤抖,面容苍白,眼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恐惧。
“你说,你的名字是?”宋慈蹲下身来,轻声问道。
“我……我叫柳儿,”女子的声音带着颤抖,身材修长,白皙的皮肤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格外脆弱,一头浓密的黑发披肩而下,映衬着她的脸庞显得柔美而无辜。
“柳儿,威胁你的是什么人?”宋慈观察着她的神态,心中暗自推测。
柳儿慌忙摇头,脸上的恐惧愈发浓重,“我不知道……我只是趁夜去找……帮我一起逃命的那个人,却发现他……他已经死了。”
“慢慢说,发生了什么事?”宋慈在询问的同时,观察着四周,试图找出蛛丝马迹。
正当柳儿欲言又止之时,走来一位身材魁梧、满脸胡渣的汉子,他眉目间尽是警惕,“柳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我只是想……”柳儿的声音变得低沉,明显有些害怕。
“你跟他有关系?”汉子怒喝,目光投向宋慈,充满敌意。
“这是宋慈,府里的仵作,”这时,宋慈抬头开口,打破了僵局。
“仵作?”汉子一愣,随即又冷笑一声,“人死了,无所谓仵作!”
不料,柳儿忽然扑到宋慈的面前,声音哽咽,“大人,他的死与我无关,我只想逃命!”
“是谁想杀你?”宋慈问。
“我……我听说,村里有个叫朱虎的,他是个恶霸,还从来没有人敢惹他。”柳儿的脸色苍白,似乎这个名字让她回想起了可怕的经历。
“朱虎!”宋慈的心中暗想,事情的复杂程度似乎超出了他的预想。
随着调查深入,宋慈了解到,柳儿的父亲曾反抗朱虎的霸道行为,被朱虎报复,导致全家离散。柳儿本在母亲的护佑下逃往青州,却因为朱虎的追杀而被迫躲藏。
经过一番细致的询问与现场调查,宋慈逐渐理清了案件的脉络。他开始剖析这具尸体。柳儿的指尖在旁边微微颤抖,目光不安地在尸体上游走。
“需要我……陪你吗?”她低声问,眼中的期待与恐惧交织。
“你在这里等我。”宋慈认真地回答,目光认真地注视着尸体,手轻轻拨开被雨水打湿的衣衫,观察着伤口。
他发现,伤口呈现出深刻的刀伤,旁边的泥土中有细小的黑色碎片,只是看起来并不寻常。他一边进行解剖,一边细心观察伤口的形状和深度,心中暗自推测着这把刀的来历。
“刀刃入身体的角度,应该是近距离之内,死者甚至可能认识凶手……你是否看到过与他为敌的人?”宋慈转身看向柳儿,却发现她已是泪流满面。
“我害怕,如果我说出真相,凶手就会来找我。”她的声音如蝉鸣般脆弱,双手不安地紧握着裙摆。
“柳儿,只有真相才能保全你。我们需要找到这把刀!”宋慈急切地说道,心中也隐隐觉得,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夜深了,城中的灯火渐渐被雨水吞噬,阴影中的一切都在变得不确定。宋慈的心中开始产生疑虑,对于柳儿的信任也变得脆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慈奔走于各个巷口,逐步挖掘与朱虎相关的线索。他打听到了朱虎的下属,甚至发现朱虎为了一次酒局,曾与死者产生过冲突,并且朱虎与死者之间显然有过一段不可告人的恩怨。
“这愚笨的坏蛋,竟敢招惹我的手下。”朱虎在酒馆中咆哮,周围一片冷笑。
然而,宋慈未曾想到,事件并不止这般简单。调走那条街道的死者,竟与朱虎同往一处昏暗的巷子,曾是个倒斗的人,后来又因与江湖仇家纠葛而隐藏身形。
“案情的复杂程度……绝非想象,而朱虎将自己藏在真相之后。”宋慈心中暗想,法医的严谨使得他的直觉更加可信。
经过三天的深入调查,宋慈终于发现死者的身旁藏有一把短匕首,在一个世过沧桑的家丁那,得到了明确的线索,原来死者与他人曾因金钱纠纷,逐步产生了冲突,这直接导致了死者的身亡。
回到柳儿面前,宋慈将这一线索告知,“你并非无辜,但我为你感到心痛。告诉我,真相。”
柳儿在桶水旁低头不语,细雨贴在她周围,衬得她的皮肤犹如雪般脆弱。
“想要逃避,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宋慈的声音低沉。
最终,柳儿泪流满面,向他讲述了一切。原来,她因生活所迫与死者走得极近,未曾想却在无意中被朱虎视为情敌,加上一些流言蜚语,致使朱虎下定狠心。
“他……他曾对我言语威胁,但我绝不想死。”柳儿低声说道,神色凄楚。
“你言未尽,而此案的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神秘。无论你多么害怕,此事也应赶紧揭开。”宋慈凝视着她,目光透彻不移。
“我……我会告诉你,一切的事情。”柳儿终于破涕为笑,眼中流满清泪,再也无奈可言。
经过一系列的剖析与破解,宋慈的心中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他最终找到了决定性的证据——朱虎与柳儿的纠缠,以及一封朱虎写给死者的信,其中言辞激烈,流露出杀意。
最终,宋慈带着证据清晨来访了朱虎的私宅。他站在朱虎面前,目光如炬,平静地说道:“朱虎,你该为你的罪行付出代价!”
而此刻,朱虎神色一僵,慌乱道:“我不曾杀他,柳儿在撒谎!”可他话未落下,宋慈已将信件甩在面前,证据确凿,难以辩驳。
随着事情的逐渐揭发,柳儿的恐惧也随之消散,原本的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了这起案件的关键目击者。
最终,朝廷为此案审理后,朱虎被判处死刑。而在那阴暗的巷口旁,柳儿拾起重生的勇气,目光再不畏惧,反射着新的希望。
这一切,皆因宋慈的执着与细腻,他的目光不再仅在表象,而是在那条复杂的真相线索中,追逐着犯罪背后的动机与心理。夜雨绵绵,灯下独坐的他,望向窗外的细雨,心中暗想:“世间浮华,皆在瞬间,正如这个悬案,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