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应该结束了
第25章应该结束了 按照杨明哲的性格,郑华他知道自己帮杨明哲创业的时间不会太长,杨明哲企业发展起来肯定不是自己能够操纵得了的,所以他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总是留有很大的空间,不是他不尽力,也不是他不自量,因为杨明哲做事情,特别是大的事情总是自以为是,杨明哲会和你商量,但商量的时候总有点已经既成事实的感觉。
创业初期可以,因为杨明哲确实需要自己,杨明哲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但自己能让他图报的总是在创业的初期。创业初期自己能够尽心尽力地帮杨明哲,但杨明哲总有发达起来的时候,这点他非常地肯定,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他力所能及了。以防真到了那个时候大家不至于尴尬地收场,所以他必须留出自己随时抽身的准备。到了创办的第二年,企业已基本上成规模了,生产也井井有条,每年的营利都有两、三百万以上。这个时候杨明哲又有了新的想法了,只是杨明哲这种想法仅仅是想法而意,没有付之实施,还没有开始行动的迹象。
郑华他意识到差不多该收场了,收场并不是马上就走,也不能这么想走就走,不是他的为人,他也要让杨明哲有个过度时期。这些都不能明确地说出来,因为过度时期有多长,他无法确定,取决于杨明哲付之实施的时间。而且大家从善意的合作到善意的分手都需要台阶,他把杨明哲扶上马还得要送一程,这是他当初帮杨明哲创业时就想好的,无论在这个过程是否发生不愉快的事,他都会这么做的,幸好这几年来都还愉快,但随着时间和企业的发展,这种事情肯定会发生的,为了不让这尴尬的事发生,他就借三个月的时间试一试,如果顺顺利利的,如果什么意外的事情都没有发生,那他就准备退出来了。
一直以来,杨明哲在外面跑,原材料市场、产品经销商都是杨明哲管。郑华他接生产订单,组织生产,从下料到生产线,生产工艺,甚至设备的调配都是自己一手到底的,内外配合的非常合拍。黄炳富薪水不低,这两年也不少赚钱,比起以前自己做合算多了。
然而,近一年来,有几次生产工艺改进,订单的修改因车间操作工做不下去的时候才反馈到他这里的,有一次因生产设备临时外调让生产停工了两天,事先没有个准备,也没有招呼,让他在车间工人面前无言以对,十分的尴尬。
生产与销售不协调的现象时不时地发生,难得露面的杨明哲面部时不时带着怒气,这种场面他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虽然不是对着他来的,但当着他的面,古话说的非常确切,不看僧面看佛面。
让他以家里造房子的名义请假三个月的起因还不仅仅是这个因素,他发现与他一起来的黄炳富,有点耐不住了,确切地说他开始感觉到按耐不住黄炳富了,不是生产协调方面的事,也不是能力问题,是他以前意识到但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而且是最不恰当的时候,黄炳富开始与材料供应商接触了,不仅是油漆供应商,也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商。
杨明哲不在厂里的时候,黄炳富很少在办公室里,开业不久,职工宿舍建好之后,黄炳富不是天天回家了,三天、或一个星期回去一次。而近半年来,黄炳富却很少住在厂里住了,有时过了中午就离开厂里了,到了次日来厂里上班的时候还时不时有小车送到厂后面。他觉得自己对黄炳富已失去控制,不是想去控制他,而是失度了。
两方面的原因使他产生了放一放再说,再看一看。年前杨明哲和他聊起来,说年后要到外面出去一段时间,可能时间比较长。他觉得不能再等了,也等不住了,他就提出了请假。理由非常充分,无需自己多说,杨明哲也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表示和需要交待一下的事,很自然,很快地就答应了,让他感觉到,对于杨明哲来说,他在与不在都一样,并不是郑华他多心,而是长期以来都不是这样的。
杨明哲和郑华离开厂里之后,黄炳富就忙着厂里的全面生产管理,因为是代理的,按照郑师傅的交待每天到木工车间去看看,检查一下生产流程和安全生产,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油漆工艺上。他以前没有接触过全厂大规模的家具生产管理,现在他只是略微管了一下全厂的生产管理,才知道自己的某些不足之处。自开年以来,他接手代理之后,厂里的生产订单比以前少了许多,发货也少了,想打电话给杨明哲和郑华,又怕被多年来压在自己上面的两个人看不起。反正代管一下,销售也不是他管的,他只要自己油漆份内的事不要出现问题就行了。
近几年来,油漆材料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新产品的出来引起了一系统的质量和价格的竟争,油漆价格由老板杨明哲说了算,而质量的好坏那的问他了,低劣的油漆逃不过他的眼睛,有些两可之间的取舍在于他的一家之言,郑华从不多言,原来分工就是这么定下来的。
这几年来,生产规模逐渐大了起来,油漆用量也随之增加了很多,一些新的油漆品牌供应商也经常到厂里指导着油漆工艺操作方法,这是常规,每个油漆生产厂家都是这样的,因为竟争也需要优质的服务。这几年来油漆新产品替代很快,供应商车水马龙进进出出,一些精明的供应商与他接触也多了起来。
都是一些无利不起早的奸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时间不长就成了朋友,朋友是台面的词。到了去年,有些材料供应商也和他交起了朋友,也暴露出黄炳富的本性,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肥了自己,却影响家具的质量,订单比以前少了许多。
黄炳富以为这一切在厂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没有想到,在他身上发生的这一切,老板杨明哲已经是清清楚楚,只是杨明哲想着更大的事,引而不发。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可能还会继续一段时间,直到杨明哲另外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替补油漆车间主任。
在杨明哲和郑华离开三个月的一天,木工的几个车间发生火灾了,火势也把整个油漆车间也烧掉了,火灾不是人为不小心造成的,是由闪电雷击引起的,厂房上空一遍火海,所有的半成品化为灰烬,幸好成品仓库离厂房有些距离,没有燃及保存了下来,黄炳富为了抢救家具,被火烧伤,送到了医院里。
火灾时郑华接到了电话立即就赶到了厂里,消防车正在抢救。第二天老板杨明哲也从外地赶了回来。
杨明哲从深圳到bj走了一圈,参观了一些大型的家具博览会,bj大型家具会馆比深圳多的多,而且品种也更加齐全,在bj的hd区还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企业。几乎走遍所有的卖场,能够去的都去看了,拓展了自己的眼界,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设想,接触了几家大的生产企业生产流水线和在家具市场上的几个经销的老板,也看了一些大型的材料供应市场,走了整整三个月。
原计划还要去东北去走走,看看东北的木材市场,忽然一天接到电话,厂里出事了,发生火灾了。电话是他老婆打来的,几乎同时也接到郑华的电话。
老板娘是他小学里的同学,不同年级,比他小三岁。他毕业的时候她才三年级,而且她小学毕业之后,就到县城里去读初中、高中了。老板娘叫杜英,和杨明哲同一个村的,而且是邻居。因为小时候身体比较弱,在村里常受人欺负,杨明哲经常去帮她,她只要一空就跑到杨明哲家里玩,随着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两人就好上了,在村里也是公开的事。原来她家里也是想她念到小学毕业也就算了,不让她再读中学了,等她小学毕业的时候,杨明哲已经自己开加工厂的,有了点钱,就给了她父亲一笔不少的钱,让她继续读中学,费用全包了。
山村里没有中学,乡镇里才有中学,所以她小学毕业了之后就一个人独立生活了,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杨明哲给她寄过去的。每逢放假的时候,她就到杨明哲厂里给他做饭,洗衣服。她初中毕业了之后,就跟他到了江城市东区的工厂里帮着做些闲杂的事,过了几年,到了年龄就和他成家了。
老板娘是个很贤惠的人,两人都很好,结婚了之后杨明哲就给她买了一辆小车,让她过过城里人的生活,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开个小店或其他事。在木工车间着火的那天她正在住在厂里的宿舍里,火是白天着的,那天外面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生产工人担惊受怕也停了工。正中午时,一个落地雷公,直击木工房的中间。
创业以来出现了第一次危机,天灾把人祸也掩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