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再回首时,都已经老了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8章再回首时,都已经老了

第148章再回首时,都已经老了

这道筑堤原来是水亭门城墙外的一条依江而建的民宅,四十年前已是破旧不堪的危房了,后来把这些危房全部拆除,建起了城西沿江的一条双向汽车通道,汽车道与衢江之间的一条狭窄、弯曲的地带就成了江边的一处自然公园了。  三人一行,走到了沿江的护栏边时,见人已经不能走动了,就站在原地扶屏眺望,一时间被江面的景色迷住了,西安门大桥、信安湖景观桥、宾港大桥、江城彩虹大桥,四桥飞架,横跨在宽阔信安湖上。随着桥上灯光闪烁,如四条彩龙云腾在湖面上。尤其是信安湖景观桥,两道曲线上下交错,将一条人行拱桥的曲线叠加在错落有致的拱桥上,随着桥身高度起伏,灯光色彩炫丽,变幻着丰富的视野与观景,婉延曲折,婀娜多姿,犹如一条长长的丝带,在风中飘逸,翩翩起舞;又如祥龙飞舞,正欲腾空而起。

此时,水亭门灯光秀开始了。从城楼四处向地空、湖面发射出万道彩色光芒,与天空高挂的圆月衬映着那古城门楼的双层楼阁,山歇飞檐,仪态雍容,飞阁流丹的飘逸气势。随着古典优美的音乐声起伏,湖面上穿梭着华丽的彩船,雄伟的天王塔俯视滔滔江水,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由然而生:巍巍水亭门,悠悠江水,承载着古城的历史沧桑厚重,更见证了今天的继往开来。

灯光秀很快进入了高潮,再不走就走不出去了,晚上八点钟的飞机要误点了,上官云匆匆挤到了他们跟前,让他们马上去飞机场。三个人就离开了水亭门,到了江城飞机场,李国栋对吴小祥说“等你以后卸任退休了,就到bj去定住,江城市的人在bj也很多,这次离开江城可能不会再回来了,我这次回bj要到东北去定住一段时间。我们就此别过,代我向周凡他们五个人问好。”

凌飞壮对吴小祥说“估计你哥哥在西北的任务也就是五年的时间,五年以后,吴宝祥在西北的任务已经结束,今后的工作的重点在bj总部,以后我们就在bj会面了,再见!”凌飞壮说完话,他们两人就去登机了,吴小祥挥挥手向他们告别。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十多年又过去了。

秋天的一日黄昏时,下午的一场大雨把水亭门城楼清洗的干干净净,水亭门码头上也显得十分的宁静。大雨过后,水亭门的上空露出了万道霞光,闲散的人们正在往水亭街散步而来。

水亭门的城楼上来了一行六个人,走在最前面的是吴小祥,三天前他刚从bj回来,应周凡特邀回江城市,和曾经一起出道的六个人相聚在一起。

吴小祥在五年前已经在位子上退了下来,长期定住在bj。他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自己也没有去找老伴,并不是不想去找,而是找不到同类的人。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儿子,孙子都已经有了,这些也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其他人也曾经给他介绍过,那提出的条件让你口瞪目呆。

跟在吴小祥后面的是上官云,他也不再帮凌飞壮做外贸了,事业停下来了之后,就在上海浦东买了一栋别墅,长期定居在上海。他的妻子也回到了中国,儿子在英国公司的业务几年前出现了危机,差一点破产,在上官云的劝说下,他儿子英国公司的业务也在两年前转到了上海。上官云平时也不去管理儿子的公司,经营的理念不同,管了还多碍事,当儿子在外贸业务出现有过不去的坎时,上官云会出面协调一下,平时更多的时间与妻子带孙子。

与上官云并排的是徐建安,他仍然安居在江源的深山中,岳父母也跟他住在深山里养老。山林已经全面开放了,原来的稀缺矿源被封掉了,不允许开采了。虽然身体很好,毕竟年纪也老了,山林中的事情也不需要他不再去管理了,江源县里的五星水泥厂转让给了原来厂里的总经理阮小毛。一儿一女都在杭州念大学,父母在杭州定居,帮衬着徐建安在杭州开的一个绿色商品商店里的买卖。

徐敏显得十分的苍白,王小五和周凡紧随在他的两旁,两人还用双手扶着他,身体很不好,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徐敏平时基本上都住在回龙村的苗棚里养老,这次出来还是周凡用小车把他接到城里来的。他长期种苗木,平时也不注意保养,整天日晒雨淋,在三年前得了风湿病,这病一来还就十分的严重,可能三年以前就已经患上了风湿病,三年前身体检查时才知道风湿病已经很严重了,尿酸已经达到了八百以上。腰根本就不能直起,就是行走都十分的困难。要不是周凡接他来,他一个人真还来不了。他不仅仅是身体不好,心情也十分的低落,一年前他老婆走掉了,不是生病离开,而是跟他离婚了,儿子也跟他的老婆一起生活,唯有一个女儿经常到苗棚里来看看他。

周凡已经办理了退休,原本不想到省城去生活,他的老婆专门到江城接他,毕竟都已经年老的人了,脾气也好多了,老来伴,他老婆不再发脾气了。原来想跟周凡一起到江城来的,被周凡拒绝了。

六个人当中,还就王小五不减当年,虽然也从市宣传部退了下来,但群艺馆里每天都能看到他的影子,这次的聚会还是他发起来的。因他发起,由周凡去组织联系。

王小五在前两天就做好了准备,西安门城楼的观望亭已经停业修整,对外不开放了。他对现场做了重新的布置,江城市古城沙盘图,与现在新城的墙壁画廊对比。城楼观望亭一面朝城外的大江,一面向城内的古城,坐在观望亭里笑谈着过往的尘埃。

六个人坐下来闲聊着。周凡也有好多年没有见到过吴小祥了,看他比以前老了许多,就关心地问道“吴小祥,你今后就想长期在bj住下来了吗,人说,落中归根,江城总还是要回来,所有的关系都还在江城,女儿有自己的工作,你一个人在bj生活也不方便。你不像我,杭州到江城来也就是个把小时,想回来就回来,在西区还有自己的房子。”

吴小祥反问道“听你的意思,你还想回江城来常住,你老太婆会同意吗。现在我父母都已经不在了,我真想回来,bj到江城的飞机也就是两个来小时。现在一个人在bj生活也说不上什么不方便了,社保医疗已经跨省结算了,五年来在bj也认识了几个南方人,虽然平时来往不是很多,也算是有人可以聊聊天。有时一个人也想过回到江城来生活,但女儿还没有成家,女儿一个人在bj生活也很孤单,我真想要回来养老,也要等女儿成了家再回来。”

周凡说“我家老太婆看我在杭州住不习惯,总提起在江城里的事情,她就想到江城建一个庄园,跟我一起到江城来生活。现在大家都已经老人了,老太婆的脾气反而变好了起来,我每天出来,到西湖边走走,她都要跟着,粘稠的很。”

上官云听周凡这一说,也说了起来“还别说,我也想回到江城来安度晚年,毕竟在江城土生土长的,到老了,时不时就想起在江城童年的生活。如果你真有意向在江城建一所庄园,那我们合起来一起建,要建也要建大一点的,到时我们六个人可以天天在一起。”

王小五说“石梁溪最近有块地要拿出来拍卖,还专门针对庄园造别墅用的,你们真有这个意向,那就算上我一份,我老婆有钱。”

上官云说“出钱建庄园的钱,你就算了吧,你老婆有多少钱,我还不知道,那都是凌总给她的,让她出钱,我的面子放那里去。凌总的外生女在我的眼皮底下出钱,以后我在凌总面前怎么交待。”

徐建安说话了“我看这样吧,周凡的老婆是江南财团老大的千金,建一所庄园那是小菜,但考虑到是我们六个人的共同家园,这钱还不能让周凡老婆一个人出。事后周凡你估算一下,想建多少大的庄园,一共需要多少钱,这钱由我,你,还有上官云三个人出,庄园的产权属于我们六个人的。等建好了之后,我就不再到江源县那个深山里去住了,吴小祥回来的时候就住在庄园里。徐敏你也不用住在那个苗棚里了,我们把你接到庄园里去。周凡你认识这样可以吗,如果真行,就让小老王去落实事后的事情。”

这事也就是周凡随口一说,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曾经六个人一起从江城第一中学出道的,又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开始为事业奔波的,到了晚年又回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六个人,曾经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中途每个人都遇到了叉道,大家就开始分道了。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对人生的也有不同的感慨,谈笑间,也尽在这一杯茶中。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完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