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各人的反省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6章各人的反省

第126章各人的反省  创业之初,陈老大自己也不想对外卖了,做好事也没有这样没完没了的,毕竟是有限的。黄老二对陈老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三个人干脆不要做泥水匠了,专门做水泥卖,去租一个厂房,再采购一台设备,把水泥的生产量做大起来。

当时陈老大说让他考虑考虑,因为这自制水泥的方法是陈老大的手艺活,没有陈老大的同意是做不起来的,差一点都不行,黄老二他试过几次,都失败了,所以必须要陈老大同意,才能专门做水泥卖,尽管陈老大还在考虑,他已经在找厂房和设备了。

过了半年,他又问陈老大了,陈老大似乎是在等他来问,陈老大说可以的,但不是我们三个人,要把我们县里所有的泥水匠一起召集体起来问一问,愿意参加的都欢迎来参加,要办就要办一个像样的水泥厂。

就这样以三个人为核心,收集了一部分愿意来合作的人,在江源县办起了第一家水泥厂,之后经过了公私合营成立了江源五星水泥厂。

成立五星水泥厂的时候,由于陈老大年长一些,就成为了五星水泥厂的厂长,陈老大负责生产,黄老二负责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供应,阮老三负责水泥销售。

到了他们都快到退休年龄的时候,黄老二他的儿子已经是五星水泥厂的经营副厂长了,他想陈老大退休了之后肯定会让自己的儿子当厂长,果不其然,陈老大退下来了之后,儿子顺利地当上了五星水泥厂的厂长,他想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想不到陈老大并不真正想让自己儿子。

儿子当上厂长之后不长时间,儿子告诉他陈老大的厂长推荐名单,他就怎么看都觉得陈老大不顺眼,于是就开始疏远起了陈老大。

阮老三和他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他从城中搬到了城外新造的别墅里之后,阮老三也来看过他。由于儿子是个厂长,城外的别墅虽然不是很方便,但照旧是门道若市,而就在儿子和儿媳妇提出离婚,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客厅里,才回想起来,阮老三就在他刚搬到新别墅看过他一次,之后就没有再来看他了。

黄老二感到了自己更加孤独了,这种孤独均来自于儿子的身上。当他听说了儿子出事的时候,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对儿子平时太缺少约束了,从而导致了儿子行为的放任自流。他也计划着搬回城中的老房子里去住,怕是这套别墅住不长了。果然不长时间,不仅是这套别墅,黄宏住的那套以前的小别墅也被查封了。

在五星水泥厂收购案中,进入深度反思的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在案发的第三天没有带文书秘书,只身一人,由自己的驾驭员开着自己的专车到董事局主席万伯渊那里去反省了。

任博元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在他任期内出现了,原以为极其简单的一件事,在很多疑难杂症都已经处理好的当下,正想总结一下在江城集团旗下行业治理整顿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向更深度的整改进行时,黄宏在江源五星水泥厂违法乱纪,侵吞资产,行贿一案发生了。

分管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副总经理郭昌光双规了,这两个人一个是自己提拔上来的,一个是自己手中审批同意而造成的,这两个人却在这个时候倒下了,作为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难辞其咎,在职场上春风得意已近二十年,原以为在江城集团总公司也只是一个过度时期,想不到被自己不经意间犯了一个常规性,稍加留意就能处理好的一个本不应该犯的错误。他知道这一停靠不知要等多少时间,他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省城,去董事局万主席那里去反省了,他的这种想法确实也得到了贵人指点,如果没有发生其他他不知道的事情,他的这种想法过不了几年确实能够实现。

花茂犯错误虽然与任博元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任博元曾经在公众场合议论过花茂,在江城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县长。

花茂县长在江源县担任县长已经超过了两届,花茂刚调到江源县的时候,江源县的经济在江城市县里的排名在最后,工业,农业都没有什么特点,最大的工业企业也就是江城集团旗下的江源五星水泥厂,剩下来的都是零星的小铸造,小机械,酒厂,小化肥和很多的手工业,农业也根本没有什么生产基地,还处在比较原始的农业作物方式,县里有三分之二是山区,水源到是比较充足,但形不成产业,山林也缺少整体规划。

花茂来到江源县担任县长之后,对原有的产业进行了整合,能做大做强的企业,政府在政策给予极大的支持的同时,联合金融银行,加大投资。对市场和企业生产能力不相匹配的铸造,机械小企业进行了整合,成立了江源县机械铸造厂,曾经引起了江源县工业经济拐点。对酒厂,醋坊,怡糖厂,食品加工厂一些手工作坊进行了重新组合,成立了江源县食品生产工业企业,江源县食品公司。

江源县的建筑公司在江城市的历史上曾有过建筑之乡的称号,很多承包建筑工程都做到了外地,但在整体上处在一盘散沙,基本上都是各做各的,行业之间还存在着激烈的竟争,经过五年的行业规划,把这些散乱没有市场竟争合力的众多的建筑公司组合成立了江源县建筑工程公司。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把原来零散的生产场地都集中到了一起,老旧,危房尽数拆除,把原来四分五裂的生产布局整理的一个面貌一新的县级城市。经过近五年的时间,江源县的工业经济江城市县级排名从原来的最后一名上升到了仅次于龙江县。

农业方面也有了起色,对各个乡镇进行了功能分配,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乡镇有能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也就是五年时间,江源县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达到了全市排名第一,成为了江源县另一个支柱产业。如果江源县的县高官不是江源县的元老级县高官,可能花茂已经给替代,担任江源县的县高官了。江源县和龙江县的县高官都是省委里定下来的,无人可替代,这是对老一辈县高官的交待。

在年初的时候,任博元在与江城市委闲聊中,也曾提议过,可以把花茂作为江源县高官的人选作为后备干部进行考察,虽然还没有到换届的时候,花茂已进入县高官的考察程序。

江源县高官是个年近退休的老干部,说资历在江城市县级干部当中是首屈一指的,花茂来江源县担任县长之后,县高官就一心放在党政事务当中,县政府的一切工作全部由花茂县长去管了,在花茂县长开展全县工作的时候,全力支持。

年初的时候任博元和江源县高官交流过意见,江源县高官也是想从任博元这里征求一下意见,听了任博元的评价,认可了任博元的建议,对此两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一致同意可以步入进一步的考察。江源县委把这个提议交给了市委组织部,让市委组织部把花茂作为江源县高官提交给了省委,以进一步考察,走组织流程,甚至替代花茂县长的人选已经找过谈话了。

要说任博元十分看好花茂县长,那也不全是,花茂是个有工作能力的县长,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这一点,任博元是认可的。但花茂始终进不了任博元的视野,仅仅是一种与江城集团江源分公司密切的关系,再也没有其他的任何内涵的,如果没有什么任期的限制,或者有其他的选择,他可能不会在这个时候把花茂作为江源县高官推荐给市里。对花茂的问题上,任博元心里是复杂的。

在他眼里,花茂有点土,有点俗,在思想感情上他很难接受,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他从几次与花茂的交谈中敏锐地发现,花茂是个比较善于投机,虽有些基层经验,在他交流基层工作经验时,他说的那些手段和措施有点不符合一个正经基层干部作风,也仅仅是有点感觉,没有大的方向性错误,也经过了多方面的了解,在江源县发生过一些细节性的差错,就这点虽然还没有到上钢上线的程度,最起码不合他任博元的味口,然而对于江源县仅仅有许多的经营业务关系,地方干部也只是提个建议,没有过深地进行过考察。

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灵活多变地适应各种条件下的具体情况,应对措施也非常的及时和有效,在短期内把江源县这么一个散乱的经济格局搞的井然有序,各项经济指标都出乎异常地超越了全市的前三位,这是有目共睹的。

大家都在反省曾经发生的事情,然而多数人都是在寻找解脱自己的理由,心灵上的解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