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新型环保厂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6章新型环保厂

第106章新型环保厂  方所长说“我父母在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到西北建设,生活,工作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的,住的是地窑,吃的是马铃薯,边造房子,边工作,前五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五年之后才有了稍微像样的生活,一切都是自己种出来的。气候一年没有分明的四季,夏天,冬天时间最长。我从少就在那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习惯了那里的生活环境。年前我在上海搞了三个月的研究,人很不舒服,饮食也不习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一下子还真不好改。”

方所长的父母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xj之后,作为科学家派到xj建设兵团工作的,也是xj建设兵团主管领导之一,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兵团的军长,师长们并肩战斗过,感情经过血的洗礼。而方所长从小就随父亲到xj生活了,可以说是在西北成长起来的,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已经非常适应了。

“如果夏天到广州,深圳去,那更不受,又热,又闷,又湿,我不太习惯那种气候环境。”李国栋以前在厂里的时候在深圳考察过半年,有切身的体会,在室内有空调还要好一些,在野外那真不好受。

“所以现在有钱的人,夏天到东北去度假,冬天到海南三亚去旅游。但常住地还在故乡老地方的好,习惯于土生土长的地方。”方所长是西北部国家央企的一家科学研究所的所长,所研究的项目都世界前沿的,经常与外国学者进行联合研制一些科学难题,他的身份相当于副部级。父亲是xj建设兵团最早的一批享受师长待遇的科学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一同随军到了xj,他今年已五十多了,曾是清华大学的理科硕士生,在毕业之后又到美国麻省理工进修了两年。回国后就回到了xj,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和母亲也都已经离休在bj养老。他的爱人,是他老父亲当年的老战友的女儿,老战友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光荣了,母亲也随他父亲一起去了,老战友的女儿从少就收养在家里,与他年龄相仿,两人又十分的投缘,两少无猜,到了年龄就成家了。现在他爱人wlmq政府里工作,小孩子随爷爷在bj念书,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会在西北定住。

李国栋跟方所长闲聊着,方所长问起了一件事“李总,你们江城城里的吴宝祥你认识吗,在xjwlmq他常说起江城市的事。”

李国栋说“这人我没有见到过,但曾经听凌总说起过有这么一个人,能文能武,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复旦大学里是个才子,毕业之后就在省城科发银行里工作了,事业刚刚有了起色,放弃了所有的名利,到西北去担任中国西北扶贫银行的行长,中国西北扶贫银行也就是几个人。方所长你跟吴宝祥很熟吗,你们是不是经常在一起。”李国栋对吴小祥的家庭背景情况没有去了解过。

方所长对李国栋说“吴宝祥的弟弟就在你手下工作,叫吴小祥,看来你对部下了解的很少,吴小祥是你的学徒,现在环保部门担任副经理,这你应该知道的吧。吴宝祥跟我提起过他弟弟,我今天也随意地跟你说说,并没有让你对吴小祥有所关照的意思。”

李国栋说“原来是这样的,对吴小祥我太了解了,但对他的家庭情况我从来都没有去问过,以前我在化工厂当厂长的时候,我培养过他,也是我唯一的一个学徒。吴小祥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没有再见到过他了,不是不想去见他,而是时间未到,怕因为师徒的关系而影响到他的发展。吴宝祥现在西北还好吗,凌总对吴宝祥的选择不是很理想,但人各有志,凌总好像跟他始终保持着联系。”

方所长说“吴宝祥是个很有志向的人,然而我对他的选择也保留自己的意见,他在西北的工作环境太差了,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定所,虽说是做扶贫工作,却经常跟黑势力争斗,好几次差点死于非命。更让人敬佩的是,他的爱人也跟他在一起。吴宝祥的事,我也就是随便聊聊,我们可以进入正题了,因为我在省城的时间很紧,部里的人还等我去汇报工作,我最多明天就要离开省城回西北去,很多的事情都在等我去处理。”

李国栋与方所长聊着聊着,叶永恒一个插话,就转到了今天的正题上了“方所长,你那个厂区我看都是地下工程,幸好地下没有国防电缆。”叶永恒看他们两聊得那么随便,就凑了一句。这话也应该由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秘书叶永恒提出来,不失其身份。

方所长说到“那是,我当初派人去江城市考察,首先考察的是地下有没有城市的设施,尤其是国防电缆。我要建的那座工厂,工厂里所有的公共电缆,包括通讯,公民用电都在地下,这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净,污水管,热气管道,厂内生产线的生产流程,输送管道,处理系统都在地下,地面上只有检测室和办公楼,公共设施。这是新型的现代工业,无论是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环境保护都是整体一步成型,设计是超前的,以后也不可能改变。要想改造必须炸掉,重建。”方所长大概说了一下化工厂的建设要求和规划,这种化工生产企业的设计在国际上也是超一流的,他理想在这一生中最为完美的杰作,投入了他大量的精力,也曾经求援过国际上顶尖的科学家。

“土地面积够不够用,我们在化工厂的四周预留了百十亩地,以便厂里今后进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用地。”李国栋对于这个项目来说,事关全局,周边的一切都是由这个项目引发出来的。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他对江城市的工业布局只能另行考虑了。他在厂里,没有到江城集团总公司担任总经理前就听部里的人说起过这个项目,因为要建这个项目地方上要付出的条件比较多,仅仅是土地就要好上千亩,免费赠送上千亩地还要解决平整地面和几百套住房。当然会开出这么高的代价,肯定有内在的,非他莫属因素,如果这个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生产能力,就解决本地职工就业问题就不下于上万人,虽然地方税收给予了免征的优惠政策,但因为这家企业给江城集团总公司带来的品牌效应,是拉动江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江城集团以及江城市今后的工业将会以跨世纪速度发展,将不再是什么欠发达地区了,至少是中等发达地区。

方所长说“土地已经够用了,多了也没用,当初的设计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没有多余的,也不需要新增的,厂区里的绿化地带都考虑进去了。我想起了一个问题,听现场施工的人说在厂的西边建起了一家叫什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企业,不会是搞炼钢的吧,里面炼钢炉子都有了,当初我们考察的时候没有的啊,这是怎么一会事?”方所长想起了这个事情,就对李国栋总经理说了起来,好象是在提问,又好象是在责问,项目的落地,他们对周边的环境都是有特殊性的要求。

“这件事,经过是这样的,这家是个民营企业,为了便于行业管理,在建设之初就归属到了江城集团总公司旗下,集团总公司对他进行行业规范指导,有权干涉他的产业规范要求。这家企业在建设初期是准备按炼钢项目上报的,正赶上国家对两高企业进行整顿治理,项目申报上报肯定批不下来的,临时就改成了金属制品项目上报,炼钢的炉子也是在申报前造起来的,之后就没有动,放在了那里,没有拆除。金属制品项目已经批下来了,估计很快就要设入生产了。对不起了,这事没有及时和你们沟通,炼钢项目没有上报,也不准备上报了,不会对你的化工厂造成影响的。”李国栋听到这里,才想起了当时没有及时和方所长说明,解释了起来。至于今后要不要再进行申报,那是以后的事情,也是在他的控制内,现在真要上报,只有另选地址了。李国栋肯定不会因炼钢项目而影响方所长这家化工企业的发展。

方所长针对性说“造成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也不会那么严重,我厂可以对这家厂进行有效的防备,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它进行取缔,行业整顿不是几年都会来一次吗。我问一下,他那家原来炼钢项目的设计规模是多少,如果设计规模不是很大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他解决因为炼钢而造成的工业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这样,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能耗的问题。

方所长又说“如果设计规模不是很大,有我们参与,项目审批通过不成问题。”方所长想这家金属加工企业已经存在了,要取缔它虽然举手之劳,但这是他随意说说,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有影响自己名誉的事。他忽然想起了曾经对炼钢企业的研究,就打听一下这炼钢项目的情况,在炼钢项目研究中,想找一家企业实践一下自己的研究结果,部里的申批,他有把握通过,但他这个研究课题局限于中小型炼钢企业,生产规模超过了一定程度,就没有效果了。

“这家民营企业在建设初期是这么想的,炼钢只是金属制品的原材料加工部分,金属制品才是他的长线产品,因为他手上有一部分非洲的铁矿石资源,想利用这些铁矿石资源,自己生产,自己制造,他的强项是金属制品。”李国栋说起了当初支持这家民营企业的初衷,也是因为这炼钢项目是个中小型项目,所以才认可以在偏离市中心较近位置的选址,而且是自产自销,限产限量的规模,工业环境污染又不是很大,如果是大型炼钢项目,肯定会安排在远离城市的近山区。

在省城接待西北研究所方所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