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思考着过去
第99章思考着过去
任博元对郭昌光说“我说,郭昌光,当初市里和江城集团总公司为什么要在这里开煤矿,江城市地下即使有煤,但煤矿层肯定很浅,矿脉也肯定很短,而且这煤矿开了没几年又出了矿难,虽然解决了一时的能源危机,但带来的后患无穷,幸好到了我手上不再扩大了。至于这些工人以后的事情,倒不用担心,工业开发区那么大,还怕安排不了那几个人。我说昌光同志,东山煤矿机械厂后来怎么样了,这一段时间没有了动静,看来对家企业的整改方案还是比较成功的。” 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忽然想起了这家头痛的企业,向郭昌光问起了东山煤矿机械厂整改以后是怎么生存下来的事情,职工的生存再就业的问题。
郭昌光不以为然,对这家企业整改后的情况解释了起来“集团公司对这家企业整改方案定了下来,刚开始厂里还有点反响,在社会上闹哄哄了一阵子,我们也非常担心他们会把事情闹大,派了很多人盯着,观察着,就那三个职工代表家里的电话都被我们监听了起来。可是没过了几个月,原本铁板一块的,想不到在厂里已经四分五裂,内部起哄了,相互揭老底,厂长一派,生产杜主管一派,三个职工代表也解体了,各说各的理。在这个时间里,由整改办出面,让开发区的一位老板,在东港造了十几栋厂房,租给了这家厂里,把老厂的机器设备拆到了厂房里,还是以原厂长领头,在那里做机械加工,厂房是私人老板的,设备是国资局下面资产托管公司的,厂房和设备都是租赁性质的。现在已经没有了那种风气了,生产都忙不过来,原来内部的各个帮派都平和共处了,当初都是闲得没有事情给闹的。”
“原来以为很复杂的企业,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还别说,这家煤矿机械厂的机械加工的能力在本地确实是一流的,特别是精密机械加工制作,外地的很多企业无法做出来的产品都找到这家厂里来做,订单多的来不及做,但生产条件环境不如以前了,一切都需要自力更生,自生自灭,福利也很简陋。预计当各地其他企业引进了精密制造设备之后,这家机械加工厂可能也就到头了。看来我们江城集团旗下的企业确实要整改,整改不健全留下的问题太多了,企业领导人浮于事,经济效益低下甚至亏损,负债累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企业积重难返。以后那些省属,部属大企业也会走整改的道路,就不知道国有企业的整改的方法会是怎么样,会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郭昌光把这家企业整改后的跟踪情况向任博元董事长作了简单的汇报,他也想不到,这家企业如此复杂的事情经李国栋总经理几句话一点拨就解决了,复杂的矛盾,化解的一干二清,为企业整改开了一条新路。郭昌光汇报之余又向董事长请教起全国企业整改今后的发展趋向。
“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商业、交通、水利,今后发展的趋向是民营化,涉及到国防,军工,电网等国计民生方面,国家一时不可能向民营化这个方向发展。今后随着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可能会有一些民营企业承担起国计民生的产业,但要想进入到这些产业肯定都会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之下的。那些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的产业,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这是一种趋势,也不在我们江城集团总公司的考虑范围。”
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级别相当于厅局级干部,这一级的干部有内参,对政策的了解比较前沿,把握着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尽管国家产业治理整顿的大方向是有了,但具体的操作还得要具体执行的人去做,对于地方上的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成败得失往往掌握在地方管理当局的领导干部能力的好与坏,包括职工失业下岗,资产流失,严重的还会造成干部下马,激起民愤,生出事端,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由衷地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与总经理李国栋相比有诸多的不如,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节奏把握上,未能做到因势利导,渐进式的发展,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工业发展的如此快,他还真是个不服软的人,但他依然坚信在仕途上,关键依然是他原来的理念,在他这一级的职位上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必须做到能上下呼应,这才能接天地之灵气。
“龙江县造纸厂之后情况怎么样,现在看来对龙江造纸厂剥离出去的案例还是比较典型的,我们当时的决策还是非常对的,现在我在省里开会时经常听人提起过龙江造纸厂的事情,在上层已经也传为了佳话。现在很多的地方企业产业治理整顿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职工参股的方式,有职工全员参股的,也有部分职工参股的,而且很有效,效仿的企业很多,在内参报刊上已经作为一个成功的参照案例。”当初龙江造纸厂和东山煤矿机械厂两家的方案一并提交到江城集团总公司领导班子里的时候,由于两家企业自身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上特定的反响,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对这两家企业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过问东山煤矿机械厂之后就问起了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的情况。
虽然任博元他嘴巴上这么说,但在内心他又有一种自责,因为当时对龙江造纸厂的这种方法一开始他不是持同意意见的,如果不是周总经理契而不舍的执著,龙江造纸厂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这就没有今天的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那上级又会怎么看江城集团总公司对产业治理整顿的成就,董事局长对自己的称赞又将变成是什么样的语气,他反省自己在产业治理整顿方面的点点滴滴,然而始终得不到要领,想从郭昌光得到点启示,看来也不尽然。
“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是相当成功的,当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在江城集团进行的产业治理整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之后江涛反而退下来了,真是高风亮节。”郭昌光本来对江涛没有太多的影响,平时接触的时间也不是很多,自己也谈不上什么好坏,更多的来自周总经理的评价,但经过了这件事才引起了他对江涛的注意,而想去会江涛时,却在厂里已见不到本人了,听厂办人说江涛退下来之后就很少来厂里,常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甚至于连周总经理也退下来了,想见他都难。
郭昌光没有任博元那么多的想法,不管怎么说龙江造纸厂是在他手上完成的,当同行中对他称赞起来的时候,他真有点想当然,没有我郭昌光就没有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的今天。人的脸皮厚薄不均,那是上天赋予的,恬不知耻大有人在。
“那江涛退下来之后,是谁接的他的班,放心吗?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都还正常吗?”任博元对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过问了起来。以前自己对江涛的了解,任博元一直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没有过深的交谈,在他的影响里江涛是个企业的实干家,文化底子不厚,一口的龙江本地方言,浓浓的口味,而且龙江造纸厂经济效益不好,集团总公司里几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都没有什么亮点,在江城集团总公司的经济发展成不了主流,更何况自他来江城集团总公司之后,江涛一次都没有到江城集团总公司里来向他汇报过工作。
龙江造纸厂的整改方案,在起初,他对江涛为主的领导班子集体收购企业也不是很看好,不是周总经理的极力举荐,他可能也会采用李国栋总经理的那种方式,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解决龙江造纸厂的问题。现在已经完成了,他到是关心起企业成立后的情况,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在江城市的声誉好像多了起来,他不知道这家曾经不看好的企业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好象经常听旁边人说起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于是就问了起来,不知道江城市龙江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如何,是由谁来接替原来龙江造纸厂这个摊子。
“接江涛班的是龙口牌蜡纸的传人凌志强的孙子,凌飞壮,对这个凌飞壮,我们平时可能忽略了,是中国西北名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确实是个人才,我们之间交谈过一次,虽然时间很短,但留给我的影响很深刻。”郭昌光对董事长说起了凌飞壮其人。
任博元在冷静地思考自己的能力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