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职工派代表
第61章职工派代表 王三炮,是个普通的精工车间的职工,由于自企业开始产业治理整顿的初期,就活跃在职工当中,发表着自己对产业治理整顿的想法,也敢于说话,虽然不寄予能在这个时候帮上什么忙,但就怕他坏事,怕他不按自己的设想做事。
要说那两位职工代表完全按杜立元的意图,确实也不是很现实,他俩也有自己的处境和想法,他们两家都是双职工,而且都是两代职工,方为先的父亲是技术科的老科工,妻子是钻床操作工,王三炮的父亲是铸造车间的老师傅,妻子流水线上操作员。他们两家想法没有杜立元那么多,只想不要失业,仅此而意。如果杜立元一开始就和他们两人说自己的想法,他们两人能不能和杜立元走到一起,就很难说了。事情发展到了后来,他们两人,或者说他们两个代表就反映出不同看法和举动。
整改办主任带着三位职工代表到了厂部办公室,开始了列举职工的种种想法和需求。杜立元年龄大一些,三位代表就由他先谈了。
杜立元早有准备,从袋里拿出了职工所有提出的问题一份请求上级解决报告,这份报告另外两位代表是一起起草的。
整改办主任看了之后就对三位说“东山煤矿机械厂产业治理整顿肯定要进行下去的,不知道你们自己个人对东山煤矿机械厂的产业治理整顿有什么想法?无妨说来听听。”整改办主任想观察他们有没有私心。
三位代表异口同声地说“要对我们东山煤矿机械厂实行产业治理整顿也要让我们全体职工自己来实施,如果要把我们厂转让出去,也必须要由我们全体职工集体持股。我们职工不会同意外面人来收购企业,也不同意管理层收购。如果江城集团总公司不按职工意见,主任你也看到厂里职工的情绪,一旦失控,你们要负责任的。我们三个人仅仅是代表,他们的行为我们控制不了。”话中多少带有威胁的味道。
整改办主任意识到,全厂职工对现在的领导班子已经没有威信了,更谈不上信任,领导班子确实也存在问题,管理混乱,应收账款一年比一年多,基建重复建设。虽然厂里的领导班子向集团总公司提出由管理层收购,集团总公司也会认同管理层收购,但这种产业治理整顿的方式看来在东山煤矿机械厂很难实施。他没有把这种想法对三位代表说,也不能说,这是组织原则。
他把这份报告收了起来,对三位代表说“我这就把这份报告递交到江城集团总公司整改办公室,也尽快给你们答复。你们千万要理解江城集团总公司的难处,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在江城集团总公司没有决策之前,千万不要有过激的行为。如果你们个人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找我。”整改办主任说这些话是想为了以后工作好做一些。
整改办主任对他们说个人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三位职工代表当即表示个人没有什么要求,他们代表的是全厂的广大职工。整改办主任也无非是客套一下,他们三人即使有想法,也不是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这个场合提出来的,毕竟是三个人。
关系着生存,他们也不可能没有私心,当然也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面子。
整改办主任收起了报告,就离开了厂办公室,回江城集团总公司去交差去了,自企业的产业治理整顿一开始,他就整天忙于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职责所在。
整改办就在江城集团总公司的总部里办公,拿到了这份报告就认真地研究了起来,职工的这些请求看来是合情合理的,是不是与事实相符合,与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要求有没有距离,这要进一步地核实,但职工要集体持股这就不好办了,小型企业还要好办一些,这么大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在江城集团旗下有企业里还没有先例,整改办主任于是就把意见提交到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让董事长任博元召开董事会研究决定,整改办主任根本就拿不出具体的建议。
江城集团旗下的大型工矿企业行业治理整顿就剩下了江城电工器材制造厂,东山煤矿机械厂,江源县五星水泥厂和龙江造纸厂这四家了。江城集团董事长博元案头上放着这四家难啃的骨头,想快又快不起来,不快又不行,难了,遇到了过不去的难题,左思右想举棋不定。
时间不长,在李国栋总经理大举招商引资的举措下,江城电工器材制造厂产业治理整顿已经有了意向,就乘下最后办理手续了,厂里部分资产和生产线由外来地的一家乡镇企业来接收,这家乡镇企业只看中的是厂里的技术和生产流程,因为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一些附加条件,特别是安居大量的职工没有最后谈好,加上由于厂长违规经营,经济上出现问题已经被处理了,一时间领导班子里一盘散砂,而厂里的一些老职工也都是好闹事的,最后决定资产分割一部分,带走一部分职工在新厂接受短期的培训后上岗,一部分年龄偏大的职工提前办理了退休,剩下的职工继续经营分割后留下的那部分企业资产,虽然产业治理整顿没有彻底,但也解决了大部分主要问题,也基本完成了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初衷,这种现象在各地也普遍存在,企业产业治理整顿可以说也算基本完成了。
东山煤矿机械厂和龙江造纸厂两家成了类似相同,又截然两种不同改制方案。东山煤矿机械厂的情况通过江城集团总公司整改办主任去到厂里职工那里了解了情况,整改办拿上来了一份职工请求集团总公司解决的职工生活的许多问题,董事长任博元看过了之后马上就表态了,不行,要整改办想办法再做工作,并要求年内解决。
虽然离年底还有些时间,整改办先压了起来,再看看。这走一步算一步的做法,让董事长任博元书记极为不舒服,任博元只有通过召开董事会扩大会议,让整改办的主任一起进行讨论,并决定对东山煤矿机械厂和龙江造纸厂两家整改方案的进行选择,以最后确定企业整改利弊的取舍。
从企业整改政策和企业的基本面分析,这两家企业有很多共性,企业规模大,资产多,职工人数多,行业不景气,对社会的影响大,这些就是这次江城集团要对企业整改的难点和重点。
但从这两家企业的个性特点上看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董事长任博元是不能同等对待的,这不仅仅是企业整改的问题,也是任博元看不下去的,是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社会的主流,江城集团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博弈,关系到正义与邪恶的交量,如果任其自然发展,江城集团总公司在人民心中的威望,社会之正气将荡然无存,这,无论那一位来担任江城集团总公司第一把手都无法,无力承受的,更何况他是一个政法头脑很敏感的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必须要在他手上完成整改。
龙江造纸厂在这个年代,这个时期,为数不多,难得一见,比较典范的企业领导班子,虽然行业十分的不景气,而且造纸的工业环境污染很大,这是造纸行业的实情,也是社会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向,然而全厂上下,众志成城,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特别是以江厂长为代表的厂里的领导班子廉洁奉公,秉公无私。
这是一种风气,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原来龙江分公司周总经理推荐让他们厂里管理层自己收购,但已被厂里以江涛为主的领导班子拒绝了,坚持要全厂职工集体持股,且一律以在厂的工龄年限为基数,管理层没有一点特权,整改后的企业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新领导班子,要说也是整体一个有效的方法,只是收购企业资产的价格问题。
方案里也提出了对厂里的生产经营进行了整改,由原来的造纸业逐步向纸成品制造业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业环境污染,并列举了产品上,下游的优势和劣势。
对龙江造纸厂领导班子自己提出来的整改方案,龙江分公司周总经理也征求了相关部门,主办银行早期投入的技术改造贷款也作了口头承诺给予剥离处理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流动资金贷款由新成立的企业办理转贷手续,董事局也同意将剥离一部分多余,对生产经营没有影响,且已经没有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产能的非生产性公有资产,统算下来可以零资产收购,股东入股的资金作为新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运行。这个方案在当时还是首例的,经过推敲是确实可行的,不然就不会拿出来。
这是江城集团总公司旗下的民营企业改制,不需要经过国资委和地方政府,纯属于民营企业内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