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违规必处罚
第59章违规必处罚 各地税务部门虽然对一些家具生产企业开了个窗口,然而仍无法满足一些纳税意识不强的家具生产企业实际需要,上游企业也可以出具正规有抵扣项的发票,但原材料的进价就要上涨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不等,习惯于以前那种不完善纳税意识,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进价,家具生产企业的老板还是接受不了,只有在销售数额上做手脚了。
这些都是由外账会计来做的,而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般情况也不需要厂里提供销售发票,销售数额随意调节的空间就很大了。到底可以报多少销售数额要财务经理来决定,财务经理控制着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左右的增长率来控制着纳税申报金额。外账会计要想推说自己不知道企业实际的销售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也只靠她自圆其说,税务局的执法人员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严重的要吊销会计员的会计资格。王会计在离开厂的时候,做的是厂里的内部账本,外账到底报多少销售,她可以推的一干二净,她离开的时候老板给了她一笔昂贵的封口费用,这是私人老板在创业初期普遍常见的潜规则。
做会计这行,一般都有职业的操手,王会计肯定不会在离开后的第一个月就去税务局里对厂里说三道四,不是不敢说,而是永远也不说。
洪经理对她的怀疑也来自于以前对她的成见,出于这种目的而在老板面前说她的坏话,杨明哲肯定不会相信。洪经理见老板对王会计还是那么相信,就没有再说了,不是认同老板的说法,而是她不敢再说了,她知道了老板对她已经有了想法,自己时间恐怕不会太长了。
在王会计离开公司后的一个月,就被一家大企业聘用财务部经理,年薪水十二万元,比在杨明哲厂里做要整整高出一倍。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人去楼空,茶凉了,再也回不来了。
一件一件奏在一起,无明火一下又起来了,杨明哲把洪经理叫到办公室里大声地骂了一通。
杨明哲意识到洪经理不能再用了,用一人将会失去众多的客户,又失去了会计能人,计划花一笔重一点的封口费用,把她打发走算了。
税务检查人员从业务部拿走经销商近三年来的业务订单后,杨明哲就到了办公室打开了电脑看近三年来实际的销售情况,把做外账的会计叫到了办公室里核对了一下,发现相差金额如此大,大的让他面部紧锁成一团,看来这次的损失远远地超过了以前的那一场天火灾难。
税务局执法人员来厂里检查并不是有人举报而来的,在年初就内定下来要来现场执法检查,只是选了这个时间。税务检查人员从公司业务部拿走五箱业务单据后,一个月不见动静,二个月还没有动静,杨明哲通过其他渠道打听,也没有一点消息,到了第三个月,税务局打电话给他,让他到区税务局办公室里去一趟,他知道是祸躲不过了,罚款,补税在所难免,但他不知道对他的罚款,补税底线有多少,他不懂,这还有底线吗,不清楚,一切都掌握在税务执法人员的手中。
他刚刚从他老乡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拿回了一千万,原来借给老乡的两千万只收回了一半,加上以前收到的利息,算算也没有亏多少,还真是祸不单行,是祸不是福,是祸躲不过。
侥幸总是暂时的,幸福不会总来敲他的门,经常行夜路终会遇到鬼,规模化的发展,必须要规范的经营。他深深地感到,到了税务局也是言不由衷,想到如何面对这个事实,又怎么去面对。
到了税务局,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了局长办公室。
见曾经开业的时候来厂里祝贺的工业开发区副区长也在局长办公室里。副区长事先一点也不知道,而税务局执法之后,会与当地主管部门相互沟通,这并不是硬性规定,而是各人的习惯。税务局局长在打电话让杨明哲来办公室的同时,副区厂也接到了电话,而且先一步走到了税务局局长的办公室。
“杨老板,你知道你这种偷税行为的严重性吗?以前对你们企业是怎么宣传教育的。开发区去年还和我们联系,想把近十年来,你的个人创业精神作为一种典范来推广,这一下可好,你成了反面教材。”开发区税务局长对他说话,虽然语气不重,但话语的份量已经足够他受了。
杨明哲原本不善言语,胆怯心惊,无言以对。至于典范来推广之说,那是去年局长和区长之间的闲谈,就没有典范这么一说。
工业开发区副区长到过公司里几次,但一直以来杨明哲不去走动,与副区长没有私交,用十分无耐的眼神看着副区长。
副区长也看着杨明哲,见杨明哲不像是那种狡猾的商人,企业家,尤其是刚富起来的小老板肯定会不遗余力地钻政策的空隙,如果这种的税务执法归纳税务部门的常态化管理,私人企业老板也肯定会有所收敛,政策的宣传,引导,日常管理,税后执法要有一贯性,对突然袭击式的执法行为,副区长认为应该是执法的开始,以后应当常态化管理,当然这是他个人的想法和管理理念,也是他与税务局长谈话的话题。
副区长想想也只能对杨明哲说“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该缴的要缴,该罚的还得罚,这些年来也赚了不少,补缴,罚款也不至于破产吗。但经过这次事情后,一定要有纳税意识,照章纳税是你们企业家的应尽义务。家具生产企业这种现象也不是你一家,江城市县所有的家具生产企业都是税务局这次重点检查的对象,不是针对你一家,其他县市也一样,是全省范围的行动。该补缴的要尽数补缴,罚款方面,税务局也是以教育警告为主。”副区长对着杨明哲说话。
杨明哲低着头,低声对税务局长说“会计上的事情我不懂,也不太去管,当然所有的责任我都会承担,与会计无关,你们查出来需要我补缴多少税款?我全部都认了。”杨明哲态度还是比较诚恳,不想连累到会计,这让税务局长有点意外。看见比较多的是,会计是老板的替罪羊。局外人不知道,对于财务经理,杨明哲是一定要保下来的。
税务局长对杨明哲说“按下面检查人员报上来,需要补缴三百万,罚款金额要看你补缴的情况再定。”
杨明哲一听两脚软了下来,带着哭声说“那完了,完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几年白做了。”杨明哲也不讨价还价,也不知道怎么讨价还价,自言自语,虽然不太会说话,但这叫苦的本领是天生的,两百万元对他这个小老板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字,可以进多少原材料,开始算小账了。
税务局长见这样又说“介于家具生产行业的特殊性,也是让你们企业有改过的机会,按照你们申报金额和这次检查出来的差额按小规模纳税人计算,补缴二百八十万,罚款十万。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杨明哲一听,也没有办法,叫苦归叫苦,对税务局处罚的数额他虽然心里接受不了,但不接受还得接受,谁让他平时不注意,碰上了枪口上,也无可耐何地点点头说“愿意接受,叫出纳马上过来缴款。”
税务局长朝副区长看了一眼,对杨明哲说“那没有这么急,还要办些手续,等可以补缴时,再打电话给你。你先把这些单据拿回去吧,核对一下有没有差错。”税务局长说着就指着旁边的那个五箱纸合子。
副区长让他放心地回去,以后好好做事业,做大事业就不要动小脑筋。杨明哲马上就打电话让驾驶员上来把单据拿下去,回到了公司,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教训,这是教训。
过了一个星期,税务局电话来了,让他去缴。他自己没有赶去,让洪经理带上支票到区税务局补缴和罚款,洪经理由驾驶员开车送到税务局,缴了款就回到办公室。
杨明哲一看处罚单子:补缴税款一百五十万元,罚款十万元。连声说:还好!还好!幸亏他们手下留情,不然一年白做了。
人就这么怪,犯贱,缴了一百六十万元还感谢,平时照章纳税什么事都没有,非得要这样,才心甘情愿。
杨明哲经过这次税务局突击检查,虽然有了教训,但要他完全地按照税收的要缴纳这么多的税金,心里仍还是不甘的,只是在采购木材的时候,注重起收集正规的税务发票,不足的部分到税务局开。利益至上是他的本性,在那里跌倒,过了不长时间他很快就忘记了,又将在原来的地方再跌下去,只是跌的方式不同而已,等到他彻底大悟的时候,已经晚了,好在最后有他师傅拉他一把。
老百姓买家具是不需要正规发票的,那怕是现在也一样,只要有一个合适的价格和售后服务,更何况中间还隔了一个家具销售代理商。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是不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