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顾虑之重重
第54章顾虑之重重 江涛厂长对周总说“希望周总和集团公司说说话,让集团公司稍微缓一缓,给我们一些时间,让我们再做做工作,尽快做出决定,是不是要收购龙江造纸厂,用怎么样的方法来收购龙江造纸厂。”
江涛厂长与广大职工同生共死几十年,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对厂里的改制深思熟虑,计划召开一次全厂职工大会,征求一下职工的意见再做出决定,同时也缓和一下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大家都是有感情的,不想为这件事影响大家像亲人一般的感情,也想着龙江县造纸厂的未来发展,不想在自己手上了结了,办法会有,也考虑过,有思想,有后手。
周总想促成这件事,想法和厂长一样,都是从全厂的职工利益考虑,龙江造纸厂的全体职工系着整个龙江县社会,如果厂里领导班子能够集体收购,或者说全体职工集体收购,可以和江城集团总公司去沟通一下,以零资产收购的方式受让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经营,自己承担风险,自己承担负债,算是自己在退休之前做了一件善事,对得起龙江造纸厂的广大职工和龙江人民了,只是这种想法目前为止在江城集团旗下还没有一个先例,必须经过集团总公司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才行。同时这也是他总经理的愿望,没有十成的把握不能说出来,所以他没有告诉厂长,也不能告诉厂长。
不曾想,他的这种以零资产收购的方式受让给龙江造纸厂领导班子的想法没有得到集团公司同意,主要原因来自这份龙江造纸厂企业资产评估报告,同时也不可否认这是江城集团体改领导班子对龙江造纸厂现有领导班子的认可。
江城集团的企业产业治理整顿首先在城西的老旧工业区拉开了序幕,这个开局还是李国栋总经理揭开的,势在必行,江城集团的企业产业治理整顿已经无法回避了,与其这样发展,还不如先入为主,因势利导,把各种因素综合地利用起来,把江城集团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与招商引资两手同时抓起来,不要因为一味地强调发展经济而影响了企业改制的国家大事,不要因为企业产业治理整顿而影响了江城集团总公司全方位经济发展,以利于江城集团总公司经济发展规划更顺利地进行下去,发展与产业治理整顿两不误。
一些先江城市发展起来的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速度要比国字号企业快得多,乡镇企业在发展之初就被定格为乡镇企业,像江城集团这样的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使得很多的产品剩余了出来,不尽是产品,还有生产技术人才。乡镇企业在当地要想在短期内超过老大企业会显得力不从心,毕竟资源和人才都是从这些老大企业那里出来的,有的是技术,有的是人才,还有供,销渠,分流一下资源可以办到,要想短期内超越这些老大企业那就不太容易。农民天生的精明把目光放到了一些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也需要有一定资本实力的非国有经济成分来补充地方经济,以达到激浊扬清的作用。优惠的招商政策是引资的源泉,土地低价出让,免征地方税收政策,还有闲置的廉价的劳动生产力,招商引资就是在这样的土地和人力市场氛围中产生,那里有需求,那里就有市场。
江城市的招商引资是在江城集团总经理李国栋的提案中引起市政府重视的,由此市政府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包括这个时期企业产业治理整顿所带来的一系统额外的优惠和工业经济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也就是这些优惠政策,筑巢引来了众多的外地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一年一度的招商会在江城市郊外的一片绿色草坪中间如期召开,杭州,宁波,台州以及省外等地一些走在市场经济曲线前沿,先发达起来的乡镇企业家应邀来到了江城市,今年较以前年度不一样的是,在招商会召开之前,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场面很隆重。
江城集团总经理李国栋拿出了旗下许多产能过剩,或者不在江城集团发展规划之内的产业、企业,李国栋总经理到了现场主持,市长到现场剪彩。这种规格在江城市是最高的,很多特到的优惠政策也是史无前例的,在这方面,江城市的经济开始走出了低谷,作为江城市经济振兴的前奏。
市长剪彩后就离开去省城开会,李国栋总经理在会上作了词,以欢迎企业家到江城市来投资落户,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和工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相关资料都在他们来的时候送到他们手上了,招商会是一种仪式,如果真有意向,可坐下来逐条地细谈。李国栋总经理首先把城西老旧工业区,那些让人看的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江城集团旗下的老大企业抛了出去。目光看向外来的乡镇企业,因为这些乡镇企业在当地没有那么多的圈里圈外的盘根错节,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中的一些人为,违规,违法暗中交易,只是在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条件和工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的同时,把安居被收购企业退下来职工就业作为了附加条件来处理。在李国栋的规划中,城西作为江城市今后老城区拓展发展的空间,将成为江城市城区的一个亮点,而江城市东面的工业开发区是筑巢之处,以最大开拓江城市工业经济开发区。
李国栋想把集团公司发展经济与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两项大事并在一起做,招商引资是他到江城市来上任江城集团总经理重要举措之一。招商会之前,招商局各路人马已经到杭州,宁波,台州等地有意向,有选择地进行了前期洽谈,来参会的一些企业家已经有了初步意向,他们来参加招商会就是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地了解招商引资政策,以做最后的拍板敲定。能来参加会议的这些企业家都已经完成了创业的原始结累,充裕的资金闲置银行里,正在周边欠发达城市急于寻找发展的商机。江城集团招商部门利用企业改制的政策和在市工业经济开发区的土地资源、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条件,引来这批外来企业。
民营企业家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把握十分的敏感,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信号一出来,他们就发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商机,他们将会面对十分廉价的土地资源和老旧企业资产,以及企业改制的优惠政策,这个商机对他们来说靠艰苦奋斗式的创业完全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可以说花上几十年的努力也比不上这次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和对事业发展的影响。加上江城集团招商在各地的一番宣传,又增加很多江城市特到的内容。江城集团招商部门在洽谈过程中提出必须解决职工下岗就业的问题时,外来企业没有过多地考虑就答应了,新办企业本来就需要招收新员工,要招收新员工,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上岗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技能,不然你让人家如何进行生产管理,也不符合产业政策,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的要求,不符合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技能考试要求的职工不再是下岗的说法,这就是市场要求。
对于这个要求,江城集团招商部门经过向市政府和市长的汇报之后,认为这都是行业产业管理的需要,也就表示同意,条件是上岗前考试要与江城市劳动人力资源局的技术部门一同举行,说明这个要求并不是对他们的不信任,而是想从他们那里结累一些成功经验,以后可在江城市工业经济开发区推扩普及,经验是总结吸收累计起来的。
招商会之后,招商部门就带着他们到了实地考察,并商谈了一些操作细节。一个月后,城西几家老旧企业的改制,在这些乡镇企业以买断的方式,掀开了江城集团在江城市第一批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序幕,大部分原有职工经过上岗前考试和相应的培训之后都得到再就业机会。按当时企业产业治理整顿政策的指导意见,职工安居和职工再就业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事,企业产业治理整顿对所有的职工都必须先进行身份置换,先进行安居。虽然身份置换对广大的企业职工不是很理解,上岗前要想通过上岗前考试,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通过上岗前考试的虽然还是极大多数,但这一少部分没有通过上岗前考试的老人最后拿到安居费被下岗了,或给私人老板做门卫一类的岗位。
然而,企业产业治理整顿是江城集团总公司经济发展规划的必然,在李国栋这一届总经理在所难免。
李国栋在江城的局面慢慢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