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在稳中求快 - 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 浙西闲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在稳中求快

第45章在稳中求快  郭昌光继续谈行业治理整顿的事情“江城集团总公司的经济发展不要因行业治理整顿而受到影响,问题很多,需要集团总公司领导统筹兼顾考虑。”

郭昌光说了这些面面俱到,但无一重点,他说的这些文件上都很明确,班子里的人都知道,李国栋想不到怎么会把企业治理整顿这么重大事交给这样一个不懂企业的副总经理的人身上。

李国栋继续提问“如果那些长期以来继续亏损,且又是双高企业,在甩包袱的同时,企业领导或者说新的企业持有人对原有厂里的职工有没有强制性的说法,有没有把职工再就业问题作为必要条件,这种必要条件有没有年龄限制。”李国栋紧接着提问。

李国栋担心的是年龄偏大的职工,这些是目前正面临下岗的弱势群体,一个人就代表一个大家庭,数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不可不问。

郭昌光解释说“董事局里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方法,原则上新接收的企业必须要接收安居职工的就业问题,但要全部解决恐怕会给改制增加困难,有可能会提出一定比例的要求,如不符合条件的,年龄大的,不能被新企业所录用的,也提供了一些参考方法,如买断工龄一次性安居自谋出路;或交足职工养老金后每个月领取生活补贴。”

李国栋听了这么些,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具体实施措施,也不想再问了,郭昌光所说这些话都是文件上和报刊上有的,问也问不出什么新的内容。

李国栋想既然是来协商的,自己也得说自己的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职工安居不好肯定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我们不要忽视这次进行企业治理整顿将会产生大面积的职工下岗,这是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弊端,这种现象不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同时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企业里面极大多数的职工都是与企业风雨同舟过来的,不要因为集团公司经济发展而置职工今后的生活于不顾,处理不好会出现社会性问题的,我们作为江城集团领导班子,在位期间不想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在稳定中求速度,要在发展中求产业转型,只有社会稳定了,只有集团公司的经济发展了,才能给企业产业转型带来商机。”

李国栋继续谈自己的观点“企业产业转型的比较好的方法是引进外资,以消化我们集团公司过剩的产能和因产业转型而产生的大量职工下岗再就业的问题,现在外地的乡镇企业很发达,我们可以走出去,引进一大批有实力的乡镇企业家来江城投资,或者和江城集团总公司合作,只要能够解决职工就业问题,只要不至于集团公司的资产流失,其他条件都可以协商,我们江城集团总公司在的工业开发区留有很多的地方,也可以作为优惠条件一并来考虑,同时还可以享受招商引资政策,空间很大,郭昌光同志你可以马上和招商局联系一下,拓展一下思路,有利于我们江城集团企业产业转型的顺利进行。”

李国栋说的这些方法,想任博元董事长他也应该能够理解到,把话题引到了招商引资,这也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既能完成企业产业转型,消化产能过剩的问题,又能促进江城集团的经济发展,完全符合董事局的指示精神和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发展规划,两全其美。

李国栋再次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以我个人意见,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一定要稳,不要急于求成,一方面要对得起广大职工,要对他们有个合理的交待,民生国之根本,很多一部分职工,从十几,二十岁就到了厂里工作,一生都扑在生产一线,艰苦奋斗了三十年,到了企业产业整顿的时候,他们已经五十左右了,已经是眼花体弱了,力不从心了,重新就业从何谈起,同时又有那个私人企业的老板会要他们,产业整顿后的新来接收的企业肯定是效益至上的,不可能会很愿意地接受这部分年龄偏大的职工,这部分职工系着千家万户,我们江城集团要推行企业产业整顿必须要对这一类的职工有个合理的解释,否则背后要被人指着脊梁骨。所以企业产业治理整顿,要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职工下岗再就业、招商引资等几个问题同时考虑,不要急于冒进。”

李国栋开始上纲上线了,从另一个方面来陈述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重要性,两者完全能够兼顾,也完全能够做到兼顾。

“如果因企业产业治理整顿要把一些长期以来亏损企业甩掉,这就面临着资产权属的革更,回忆起江城集团总公司旗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被一些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崛起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纷纷从市场主流退了下来,虽然以前江城集团旗下的企业也进行过一系统的产业治理整顿,但责任与利益的纽带已不再是曾经那么的坚韧,在这一轮中显得十分的脆弱。我们基层的干部有好的,经得起考验的,长期以来因为自身经营不善的问题、行业问题,广大的干部仍然对社会,对职工持之以恒的责任心,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显得无能为力。我们一定要肯定他们所做的一切,难能可贵。所以我个人认为,条件成熟一个整顿一个,不要一哄而上,宁可步子小一点,措施到位一点,条条款款一定要落实到位。董事局最终是要看江城集团总公司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旦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我们就功亏一篑。”李国栋不想对企业产业治理整顿说得过多,因为他对急于求成的做法极为反感,江城集团总公司只仅仅是一个不是很大的企业,旗下的企业已经是十分的零乱。他一开谈就把握不往说了这么多。

李国栋稍停了一下,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向郭昌光提问“企业治理整顿肯定会面临一个资产价值重置评估的问题,对这方面江城集团总公司体改办是怎么考虑的,资产重置评估以谁为主体,是国资局,还是民间机构。”

李国栋最担心就是这个问题,在这次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偏差,他非常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

郭昌光回答道“各地都由当地财政局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财产评估。如地方上有资产评估事务所的,由资产评估事务所直接评估,地方上没有的也可以委托省城或其他地方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评估,也可以由财政局牵头组织自己的临时评估机构。在江城市已有一家资产评估事务所,原隶属国资局管理,现在是独立法人,可以担任这次的资产评估,对于资产评估事务所提交的资产评估报告不作为法律依据,江城集团公司体改办只能将其作为资产价值确认的参考依据。”

江城市里唯一的一家资产评估机构也是在郭昌光担任财务处处长的时候,得到他的协助而组建成立起来的,自然地首选成了这次江城集团企业改制的重点协作单位。

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在旁边听着,这些在李国栋来之前郭昌光已向他做过了详细地汇报过了。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由他亲自挂帅,他想在这一任期内,对企业产业治理整顿方面有所建树,成为他在任的一块基石,因为有这种想法,他不像李国栋那么自然。正如李国栋说的那样,有点急于求成。

江城集团总公司以及县里的分公司企业的领导班子基本上都在他任总经理的时候就认识的,或提拔的,虽然很多只见过一面,他自信地认为对下面是了解的,他非常自信,自己能够在企业产业治理整顿中把握往尺寸。

因为指导思想有差异,所以在实施产业治理整顿的方法上他认为要大刀阔斧,如此小心翼翼,患得患失是办不成大事的。要进行企业产业治理整顿必须要付出代价,那有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道理,只要自己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为了公司以后更好的发展,职工暂时吃点亏,受点委曲在他看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要想在产业治理整顿中有所成就必须要有所付出,不必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任博元他听李国栋谈了那么多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只因看法不同,思路不同而异,事物都有两面性,主要看领导从那个角度去看。他没有多说,他知道即使说了也没有用,无非引来一场没有必要的争议。他让李国栋来办公室听郭副总经理汇报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进度,作为江城集团领导班子必须事先相互通气,及时沟通,也是一种见证,更是作为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统顾全局的领导责职,因此他想让李国栋知道企业产业治理整顿的过程,这也是工作程序,但不想让李国栋总经理干预得太多了,知道就行。

对上级的指示精神理解不一,然而产生的意见和想法也不尽一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