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不同的理解
第44章不同的理解 李国栋接到任博元的电话,就上楼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李国栋急于知道任博元有什么事情要交待,任博元来电肯定有要事。郭昌光给李国栋切了一杯茶,拿着一本厚厚的资料放在李国栋总经理的前面。
任博元对李国栋说“前些时间我让郭昌光对江城集团旗下企业目前的情况做了调查,江城集团的企业基本情况与董事局的精神差不多,预计的难度肯定不少,我们先听听郭昌光最近对企业调查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再议一议。”
任博元今天把李国栋叫到办公室谈议行业整顿主要是先议一议,江城集团的大事都需要董事会和总经理协调地进行,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面临着对现有企业进行的整顿,两者能不能够找到契合点,能不能够同时兼顾。虽然行业整顿是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自己亲手抓,自己是主角,他诚心地希望李国栋在这方面尽可能地多介入一下,配合好自己在行业整顿这件事上有所建树,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自己在经济领域的见识和能力确实不能与李国栋相比,虽然李国栋《江城集团经济发展规划方案》有违自己的初衷,但在真理面前,任博元他已经默认了,这个方案确实好。
虽然任博元这种默认不是自觉的,是来自董事局长刘海涛的一个电话和局里一些同仁的提醒。他在例行组织原则的同时,也诚心地希望能从李国栋那里得到一些不凡的见解,也想看看李国栋有什么奇招,尽管任博元他的这种想法带有偿试性的,更何况李国栋即使有什么奇招,用什么套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感悟到的,只能分享其中的成果,而过程总是那么不经意,不经典,又漫不经心地展开,于无声处。
任博元先让郭昌光介绍一下集团公司企业的现状,让李国栋对集团的行业整顿有个起码的认识。
任博元确实低估了李国栋,这几年来李国栋对江城集团旗下的企业问题了解的不比他少到那里去。由于平时相互缺少沟通,任博元对他的了解不深,加上李国栋整天都在忙于事务。
郭昌光接着任博元的话,开始谈自己近期对江城集团企业的现状“李总经理,我受领导之托,企业整顿已全面展开了,模底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按照整个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董事局上级的指导意见,把江城集团总公司所有将要面临企业整顿按照资产规模、亏损程度及社会影响进行了分类造册,望总经理过目,以确定今后整顿的方法。”
副总经理郭昌光说着把一本厚厚的册子拿到了总经理手上,至于调查模底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没有细说,一本厚厚的册子放在李国栋的面前,需要集团公司的领导作出今后的工作方法。他是要想在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一旁等待李国栋总经理把这册子看完之后再行商议,还是有其他什么意图,不仅李国栋费解了,任博元也失望了。
按常理应该提前把厚厚的册子先送到总经理办公室,并且通过什么渠道取得这些数据的都要做个事先的汇报,让总经理尽可能了解情况之后再坐下来协商。突然出现这种细节,也出乎了任博元意料,完全是郭昌光在任博元前卖弄自己小聪明,在李国栋面前使个小动作。
李国栋没有理睬这个小动作,把那册子推到了一边,对郭昌光质问道“是这样的吗?!,这就是你的工作方法?”说着,眼光直盯着郭昌光。
在任博元面前也不宜多说,李国栋对他说“我看还是你先把重点说说吧,按照以前说过的那些问题,做起来有那些困难,该怎么做,时间怎么按排,这么多的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同时进行吧,况且企业里面好坏参差不一,有些企业经营不善是行业的问题,有些是自身管理能力的问题,也有一些企业行业发展前景很好,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也不错,在方式上不要一刀切。”
李国栋没有去看册子,把册先推到了旁边,反问起自己的副手,最起码对我这个总经理人格的不尊重。眼光不离郭昌光,似乎在想,郭昌光这种举动是不是早已经想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副总经理办事能力存在问题了。
副总经理郭昌光见李国栋总经理没有看册子,反到问起了自己,也知道自己对这件事处理方面有点不妥,毕竟是总经理,确实有点不应该,对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看了一眼。任博元根本就没有理他,面朝着李国栋,似乎迫于等待李国栋的意见。
郭昌光对李国栋说“行业治理整顿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了几类,首先,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且有环境污染的企业,一律关闭,职工能分流的尽量分流,不能分流的做好安居的善后工作,这类企业长期以来是集团公司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包袱;其次,小型的企业虽然连年亏损,但还不至于资不抵债,或有剩余资产,包括工业和商业企业,这类企业的整顿难度不是很大。前两类企业可列入集团公司首批企业整顿,在这方面也有单列的财务支出,就是职工安居费的标准各企业不一样,需要各分公司拿出具体的方案后再向上申报。”
郭昌光接着说“经过调查,这次行业整顿的难点在中型企业的中,像江源五星水泥厂和龙江造纸厂这一类的企业数十家,市里的有矿山机械两家,电器制造两家,传动机械两家,还有化肥厂,制药厂,木材厂,县级分公司下面也很多类似的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家就是江源五星水泥厂,现在正面临着行业整顿,企业的剩余资产还是足以弥补职工安居资金的缺口,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到是不成问题,但是厂里的职工人数过多,在企业转型方式的选择上意见反差很大,有些难度;龙江造纸厂的改制主要的困难是因为职工人数太多,而且年龄偏大,从账面上看已资不抵债了,加上环境污染严重,也是这次企业整顿的难点。如果这两家企业能顺理地完成改制,其他企业就有了参照,整顿做起来也就会容易的多。”郭昌光就像背书一样,早熟记在心。
郭昌光对李国栋说起了企业整顿前期调查摸底的方法和过程,在解释的过程中始终不离任博元的眼神,然而任博元也始终没有向他看过一眼,连面部表情都一丝不动。三个人的交谈,郭昌光太嫩了,嫩的把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也牵涉了,这一场的主次角完全出现在李国栋的眼光里。让李国栋意想不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副总经理。
李国栋想起了周凡,就问道“董事局的周凡到你那里的时候,你这些材料给他看过了没有,他是董事局方部长派下来做调查研究的,董事局对我们江城集团行业整顿的事情很重视,虽然周凡没有带来任何的指示性意见,但尽可能让他多知道我们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以后我们向董事局汇报的时候也省去了许多事情。”
李国栋担心周凡到江城集团总公司来,被负责行业整顿的副总经理隔在一边,这对于周凡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不能错过。
“周凡是到过我这里来,但我看他急于到基层去,也就没有和他谈起这些材料的事情。我是这么想的,先让他到基层了解了情况之后,再拿给他看会好一点,现在马上给他看这些材料,会不会有点先入为主,偏离了他到江城集团总公司做调查研究的初衷。”郭昌光解释。
李国栋提问到“这次企业面临的行业整顿,其具体实施方法有没有考虑过,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江南实业控股集团董事局有没有严格的规定。”
李国栋再度提问,看看他郭昌光到底做了那些工作准备,其实李国栋对这些政策都已经从董事局那里知道了。
郭昌光接过话题说“前些时间,董事局下来了一些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里面也提到了这次整顿的方式,针对一些长期以来亏损,且又是双高企业,能够转让的就转让出去,这也是卸包袱的一种方法,前提是确保集团公司的资产能够保值,具体的方法有高层占大股,全体职工持股方式,如职工不愿参股也可以全部由高管收购;有引进外资买断企业资产;一些较大的,对地方有影响的企业,可以采用集团公司控股,企业高管参股。我们这次治理整顿的难度就在方法的选择上,面对问题很多,高能耗、高污染还有转型过程中出现职工下岗问题。我们一方面是要做到集团总公司的资产不要流失,一方面是职工身份置换之后还能否重新再就业,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可持续发展。”
聪明是人的本事,自作聪明就坏事了。郭昌光耍小聪明,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