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高人的风格
第6章高人的风格 李国栋平时也经常接待外宾,但每次接待外宾应酬一下,就匆匆间回到房间除了看文件就是阅读专业学术资料,他没有揽九天之月之壮志豪情,但总想知道九天之月是为何物,何境。他不另类,公众场合,大会报告、演讲都是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借古喻今,触类旁通,引人入聊胜。他不清高,厂里生活区的菜市场里偶尔会看到他为一些小钱和摊商讨价还价,虽然他总是付的多拿的少,周末早晨会在公园里和一些老人聊生活往事。
董事局为什么会把他按排到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任总经理,李国栋他没有问,董事局人事组织部长也没有和他说。
李国栋在厂里办了一下交接手续就到江城市里来报到了。他不让厂里欢送,喜欢安静,不欢喜那种无需的热闹,让大家为了自己一人忙来忙去,也不习惯那种曾经和自己交着劲,到了现在来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曲意逢迎,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胸襟,他坦然一笑会让某些人自惭形秽,无声无息地离开。
他也不想让江城集团总公司派车来接他,也只是想让大家都轻松一些。
报到的当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两手空空,沿着通衢大道向总公司大楼骑去。
看上去他非常平静,其实有很多的想法,一切都不是很明朗,谈不上具体的什么设想。因为同处一地,一些地方上的事还经常有些交涉,但这些他都是听汇报,没有亲自处理过。他知道自己在江城集团总公司里搞经济建设肯定没有在厂里那么好处理,更何况面对的是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并不是他没有勇气去面对,而是他想做一些纯粹一点的事情,当然董事局已经决定了,李国栋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人生就是一种经历,他注重于过程。
江城市是江南一个地市级城市,处在沿海城市的边缘,沿海向内地延伸的交接处,连接着发达与欠发达城市,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属于四线城市,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江南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地形是个盆地,晴朗的时候,站在城市高处远眺,四周群山叠峦,往东北通向省城,河水流向东太平洋,西南是穷山辟壤。整个地区的经济没有主导产业,城市发展还没有成形,看不出什么特突的地方,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城外有一个军民两用机场,每天都有三到五个航班。铁路干线穿城而过,水源比较充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从一些资料上介绍这座城市将是未来旅游休闲城市。
江城市下面有五个县区,各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规划,在五个县区中,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下属的企业基本上都有,并在各县区都设立了分公司,行业涉及面很广,包括化工、水泥、造纸、机械加工、机床设备制造、卫生医疗、环保测评、文化教育,还有农业等,但都不成规模,没有产业链,农业生产因为地理地貌的原因,成不了产业经济。
这些都是从资料上看到的,江城集团总公司内在种种因素还要深入之后才能知道。让他最不清楚的是江城集团总公司的人事和机构的设置,董事局人事组织部长没有细说,当然他也不会主动去问,问,还不如不问,况且要告诉你的都是在内部网上都能查得到的。
江城集团总公司里干部队伍的素质和风气有什么特点,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知道,虽然与在厂里的时候,管理干部的层面多了许多,但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没有什么复杂的,自己有信心。
李国栋骑着自行车沿着通衢大道,正点到了江城集团总公司的大楼,看见江城集团总公司大门前已经站了许多人,好象他们早已经来了,已经等久了。
李国栋放下了自行车,走向大楼前就看见江南实业控股集团董事局人事组织部找自己谈过话的方伟业部长,便迎了上前去,对方部长说“方部长,让你久等了,你还真自己亲自来了。”
拉着方部长的手,感激地说道,显得很有礼节,其实都是场面上的一种明知故问的客套话,不说不行,说多了也不行,有礼有节。
“李国栋同志,你还真自己一个人骑自行车来,还不能改变一下你的习惯,你这么一来,让江城集团总公司班子里的人会怎么想的,你是想让大家天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当然适当的健身也是工作的一种需要。好了,不说这些了,大家在这里已经等得很长时间了,进去吧。”董事局人事组织部长方伟业拉着李国栋的手,虽然心里十分赏识李国栋,也寄予厚望,但当着这么多的人,也不得不虚掩地责备几句。
方伟业对李国栋的了解很多是从董事局主席和局长那里知道的,前些时间找他谈话也是第一次深谈,虽曾见过几次面,都是行色匆匆。
对于李国栋这样的人才考察不在方伟业部长的日常事务中,一方面是平级的,决定权在董事局主席,另一方面集团旗下,像化工厂这样的企业领导干部往往是没有任期限制的,有的厂长,总经理一做就是十几年,或者更长,很多的企业领导干部都是自我培养,一个阶梯接一个阶梯,何况这家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安排曾经是部属下达的,初始规划是部属企业,因为区域经济规划的需要多元化的经济成分,仅仅是部属的任务和指标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决定投资这家化工厂的时候,就让江南实业控股集团来承担主体的基本建设和人事安排。
方部长对李国栋的了解还来自集团总部分管工业副老总传说,李国栋是个奇才,在平常,平静的经济环境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特长,如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出奇招,又往往是一招制胜,成为了大型同类企业之间的美谈,很受各行业巨头的重视。在方部长的眼里好象有点深不可测,又听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说,如果李国栋不来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工作,极有可能在南方就留不住李国栋了,李国栋很快就要到大型的中央企业里去工作了。
“习惯了,只要有空余时候,我天天都要骑上十到二十公里。我今天是轻装上阵,轻松的来,以后也可以轻松的离开。方部长这么说,我完全接受,好的,以后注意,一定注意。”话是这么说,多年养成的习惯一下子改不了,但这并不意昧着要求大家和自己一样,真正工作起来那肯定不会这样的,最起码在刚来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的一阶段时间里,肯定是顾不上这些平时的习惯。
听方部长这么说,李国栋想不到没有上任就得罪了这些人,来日方长吧。他也不想入乡随俗。他想轻松地骑车上任,如真需要离开的时候,他也会这样轻松地骑车离开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
李国栋正说话间,从方伟业身边一个位,约四十来岁中年干部迎了上来,拉着李国栋手说“李国栋总经理,欢迎,欢迎来江城集团总公司工作,以后我们大家共同携手建设江城集团。”满面笑容,很有礼节,也显得很有文化素质和修养,上前对新来的总经理表示热情欢迎。
让人一看,一听他的语气就知道这位是仅次于方部长的主角,肯定是董事长。
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已经走到李国栋总经理面前作欢迎词,总部方伟业部长原以为他们两人早就认识了,看李国栋好象不知道,就介绍道“这是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任博元同志,是我们江南实业控股集团里最年青的董事长,司法界有名的莘莘学子,在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以后你们两人可以携手起来大展宏图,在江城大有作为的。”
方部长鼓励着江南实业控股江城集团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每当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上任,方部长都是要送一程,说话也成了套路。
李国栋接过任博元的手,十分诚恳“董事长,久闻大名,早应该来拜访你,望见谅,我对集团里的情况不太了解,以后工作请多指点。”
话语简练。李国栋看着这位集团里的第一把手任博元,虽然看上去年龄不大,身上透露出经久的历练,强势而不清高,是个极务实,富有领导才华的人物,从面相上看,极善于管理干部,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物。在厂里他是厂长兼书记,重大事情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到了江城集团总公司担任总经理之后自己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了,工作之间的分歧恐难避免。这些都是周凡亲眼看见的,也是听方部长路上说的。
给江城集团总公司领导班子的第一个影响,也是第一次照面。第一次的照面给以后埋也了伏笔。大家都是很有城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