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诡异商人
回到滁州城之后,对于李北、毕元礼以及知府刘大巩等功臣,朱慈烺都进行了封赏,李北被朱慈烺封为明政司参事,在曹钰航手下听候调用,而毕元礼因为父亲的丧生,因此必须服孝守制,但朱慈烺依然在工部给他留了一个给事中的职位。虽然给事中只是七品,但是其职权不小,足以监察各部,甚至可以驳斥诏书。
“启禀陛下,杨将军在皇甫山大破贼军,杀敌万余,俘虏两万有余。”
“陛下,李将军在九天峰击破左良玉军,斩获三千,左良玉败退。”
朱慈烺回到滁州之后,捷报便是如同雪片一般飞来,左良玉的部队在杨观光和李玉廷二人的合力之下,如同土鸡瓦狗,一触即溃。
而在滁州城中,朱慈烺特意再次接见了毕懋康,经过青蒿熬药治疗,毕懋康的病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痊愈。
至于燧发枪的制作工艺,朱慈烺也是已经快马加鞭地送往凤阳城中,除此之外,朱慈烺还特意设计了一种军刺,其装配于火铳之上,长约一尺半,可以拆卸,同时两侧设置有血槽,形状类似于后世的三棱军刺。
待到禁军装配了新式装备,战斗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在更新装备之外,蒋德璟也传来了禁军第七军的情况,在朱慈烺下令之后,第七军在两天之内便是火速成军,由王家彦率领开往河南,在第七军的威胁和李自成的牵制下,建虏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中都凤阳的八卫一所,似乎有些蠢蠢欲动。
虽然蒋德璟暂且还没有掌握他们的行动证据,但是却已经是让徐尔路带兵监视了王大能和卢九德两人,只要他们有任何异动,定当格杀勿论。
而其他方向的部队,同样也是捷报频传。
徐明率领的第一军在六安清剿老回回的匪部,虽然老回回所部战力不弱,但是在禁军的大炮面前,却依然不够看。
而且,徐明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
老回回此时已经病重,而且隐约有投降的意思,如果能够将其麾下的部队招安,那将是一支不弱的部队,至少比起左良玉所部的战斗力要强得多。
对此,朱慈烺直接下令,让徐明不必理会,老回回的部队现在几乎就靠着老回回一人撑着,而根据朱慈烺的了解,老回回必然撑不过今年。
到时候等老回回一死,其部队必然分崩离析,即使是招安了也没有用。
而另一边,第二军的李邦华在泗州与刘良佐的战斗也是占了上风,虽然是一万多人打八万多人,但是刘良佐根本就不是李邦华的对手,李邦华率军将刘良佐打得四处逃窜,甚至于已经打进了扬州境内。
而李若琏所率领的第三军,则是在和州与高杰僵持了起来,高杰本是流贼出身,其麾下的士卒战斗力并不弱,而且,高杰是从南京出兵,其后勤补给比起李若琏要短了许多,因此,两方人马目前正在和州僵持不下。
而凤阳北部,黄得功更是悍勇,刘泽清此人本来就反复无常瞻前顾后,进攻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全力进攻,因此被黄得功抓住机会,一战剿灭了五成精锐,元气大伤,只能退守徐州。
可以说,马士英和朱由崧两人进攻的时候有多么猖狂,此时就有多么狼狈。
至于俘虏的士卒和军官,朱慈烺并未将他们收押太久,如果一直把他们当成战俘关押在军营中,那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此,朱慈烺直接将这些俘虏送到了兵仗局去生产武器,待到将江南的各类地主解决之后,这些俘虏都可以归乡为农。
正当一切都在顺利发展的时候,滁州知州刘大巩却是给朱慈烺带来了一个消息。
为了兵器运输方便,兵仗局将一部分工匠安排到了滁州,让他们教会滁州城中的俘虏生产火铳,而就在今日,有一个外地的商人出城时,在他车上的货物里,竟是暗藏了十几支火铳。
而且,还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燧发火铳,上面装配了朱慈烺新设计的刺刀,这是相当严重的军备外流事件。
“陛下,那商人已经被臣下狱了,但是他什么都不说。”
刘大巩颇为无奈,他已经带人审讯过许多遍,但是什么都问不出来,那商人只说是买来给自己家丁用。
朱慈烺闻言,立即是来了兴趣,让刘大巩将人给带上来,他想要亲自审问一下这个倒卖均被的商人。
很快,那个商人被带到了滁州府衙。
“启禀陛下,此人便是商贩范哲。”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范哲?”朱慈烺微微眯了眯眼睛,眼前的徐哲虽然头发凌乱,衣服脏污不堪,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其面皮白净,并非那种日日走南闯北的小商贩。
“陛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草民犯了罪,但求一个死。”
见到朱慈烺这么年轻,范哲心中大定,口中一直求死,唯恐朱慈烺不杀他。
“杀你?”朱慈烺冷笑一声道,“朕非但不会杀你,反而要顺藤摸瓜,将你后面的人全都给揪出来。”
“草民身后没有任何人。”范哲死猪不怕开水烫,即使是朱慈烺亲自审讯,也是一个字都不愿意吐露。
“是吗?”朱慈烺冷冷一笑道,“晋商范氏,现在可是闻名天下,听你口音,似乎是山西那边的吧。”
“范氏?这是什么家族,很有名吗?”堂中的刘大巩听了一头雾水,朱慈烺说的是啥他都没有听明白,此时的满清入关之后进展不顺,尚未册封范永斗等商人,因此,后世臭名昭著的八大皇商还没有闻名天下。
但是刘大巩不知道,不代表朱慈烺不知道。
而此时,堂下的范哲心中早已是翻起惊涛骇浪,但嘴上却依然硬气道:“陛下说的什么范氏,草民确实是山西范家人,但草民家中,都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商人,未曾有过任何残害百姓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