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滁州义士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滁州义士

当然,朱慈烺并不是让所有的部队全部开赴滁州。马士英安排了左良玉所部共八十万人进攻滁州,除此之外,还有刘泽清所部五万人由徐州直扑凤阳,刘良佐所部八万人从扬州进攻泗州,以及高杰所部五万人由南京进攻和州。

最危险的不是这些前线,而是在后方,悍匪老回回盘踞于六安霍山,其营寨中共有悍匪四万有余,随时可以侵扰凤阳。

为了应对大军的侵袭,朱慈烺将黄得功给派去凤阳北部防备高杰,李邦华派去泗州防备刘良佐,以及李若琏前往和州防备高杰。

至于老回回,朱慈烺让徐明率领第一军前去剿灭,作为从前清风寨的二把手,徐明对于土匪的路数再清楚不过。

至于李玉廷、杨观光所部,则由朱慈烺亲自率领,前往滁州前线对付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

三万不到的兵力,要应付八十万。

共和元年六月初五,朱慈烺带兵赶到滁州。

滁州知州刘大巩带着滁州的士子官吏,在道路两旁洒扫相迎,虽然场面热烈,但是朱慈烺却能够看出,他们的脸上都挂着几分悲戚之色。

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朱慈烺来到了滁州的府衙之中。

“近几日来,战事如何?”

朱慈烺话音刚落,刘大巩便是伏地恸哭道:“臣恳请陛下救命,救我滁州义士性命。”

朱慈烺连忙将刘大巩扶起,听他断断续续说了许久,才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安徽境内本就多山,滁州更是如此,周围几乎全是山地,左良玉进攻滁州以来,被山地所阻拦,滁州指挥使刘兴率领滁州卫所兵四千余人,在山地中与左良玉来回周旋。

但毕竟左良玉人多势众,在打了两天之后,左良玉大发雷霆,下令大军大举搜山,刘兴就算对地形再熟悉,在绝对的人数优势面前也没有用,已于前日壮烈殉国。

刘兴之后,滁州举人李北招募了一千乡勇,决定前往四面山中,收拢被左良玉所击溃的卫所兵,并且拖住左良玉,让朱慈烺的部队赶到。

朱慈烺沉默许久,大明的卫所当中,不仅仅有中都留守王大能那样的尸位素餐之辈,同样也有刘兴这样的义士,但刘兴身死,王大能却依然锦衣玉食,全无忧虑。

“陛下,前兵部侍郎毕懋康求见。”

正沉思如何应对之间,忽然门口的军士来报。

“毕懋康?”

朱慈烺心中颇有几分不悦,他早就已经派人请毕懋康去凤阳,甚至还给他留了工部尚书的职位,谁料毕懋康答应是答应了,却一直没有去凤阳觐见。

等于说,朱慈烺被毕懋康放了鸽子。

但当朱慈烺看到走入府衙的毕懋康时,心中的几分怨气又尽皆消散了,此时的毕懋康已是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却依然扶着拐杖,目光坚定地走了进来。

“臣毕懋康拜见……”

毕懋康的话还没有说完,朱慈烺就立刻命人制止了他下跪,同时让人搬来了一把椅子给毕懋康。

“陛下,老臣原本前些时日就应该去凤阳的。”

毕懋康咳嗽几声,无比虚弱道:“只是臣年老多病,最近又染上的恶疾,实在是走不动。”

“毕大人可曾找大夫看过是何等疾病?”朱慈烺看着病怏怏的毕懋康,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是关心道。

毕懋康又是咳嗽了几声道:“多谢陛下关心,臣不才,最近却发热不退,而且汗出如浆,想来是染上了疟疾了。”

疟疾?

朱慈烺心中微微一动,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疟疾是难以治愈的绝症,但是朱慈烺却是清楚,这个病是有药可治的。

“毕先生不必担心,传朕命令,去野外寻些青蒿,加入毕先生药中,熬汁服下。”

青蒿,在后世称之为黄花蒿,是后世反复实验后得出的抗疟疾的重要植物,当年,直接熬汁必然是不如后世提取之后的效果,但是给毕懋康吊一段时间的命肯定足够了。

除此之外,朱慈烺更是派人前往云南,寻一种名为金鸡纳的树,其树皮对于治疗疟疾更有奇效。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臣多谢陛下关心。”

毕懋康苦笑一声,他并不觉得皇帝提出的这两种东西有用,只是死马当活马罢了。

“毕先生病重,理应静养,何必急着来觐见。”看着毕懋康虚弱的模样,朱慈烺有些心疼道,“若是再染上风寒,此乃大明的损失。”

毕懋康从袖中掏出了一册书,恭恭敬敬地呈上道:“启禀陛下,听闻陛下颇为重视军器,因此,老臣必将此书亲手交予陛下。”

“这是?”

朱慈烺心中微微一动,随手一翻,除了燧发枪等先进武器的制作方法之外,竟是还有一支更为精巧的小火铳,看模样,与后世的手枪竟并无二致。

“这是臣改良后的《军器图说》的书稿。”

毕懋康眼中颇有些自豪道:“除了陛下所说的燧发枪之外,其中还有更精密更小的手铳的制作方法,臣已经造出,请陛下过目。”

说着,毕懋康又是从袖中拿出了一支精巧的手铳,朱慈烺把玩许久,这手铳的长度不过二十多厘米,与后世的手枪大小差不多,同样采取燧石击发设计,当然,其威力和射程与大号的燧发枪不能相比。

但是,燧发手铳的体积,或许能让它在战场上发挥出出其不意的作用。

见朱慈烺对那燧发手铳爱不释手,毕懋康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请求:“启禀陛下,老臣是已经老了,无法再临阵讨贼,只是老臣还有一个儿子毕云天,虽至今仍是个秀才,却是个有血性的,前些时日已经跟着李北出城与左良玉周旋,时至今日,生死未卜。”

说着,毕懋康已经是老泪纵横:“还有老臣那十九岁的小孙子毕元礼,与父同去,若是陛下剿贼时能遇见他们二人,万望搭手营救,若是寻不到,臣只能是在战后亲自去各山中寻尸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