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宪政和科学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3章宪政和科学

随着蒋德璟被朱慈烺说服,大明的帝国议会也在共和八年选举完毕。为了照顾传统的士绅和豪强的利益,帝国议会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上议会,其主要由士绅豪强们选举而成,共有两百人左右,而另一个部分则是下议会,由平民百姓选举而成,共有八百人左右。

因为组成的不同,这两个议会也被分别称之为贵族议会和平民议会。

虽然帝国议会分成了两个部分,但是却只有一个议长,这个议长由咨议员们选举出来,而后由皇帝进行最终的任命,而第一任帝国议会的议长,则是由黄宗羲来担任。

帝国议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编订《宪律》。

用朱慈烺的话来说,这是大明最重要的一部律法,大明先前的任何法律,即使是明太祖所编订的《大明律》也不能和这一部律法相提并论。

而宪律的第一条,则是由朱慈烺亲手所书,凡大明境内所居住者,具有大明户籍者,不论汉满回蒙藏,不论男女老幼,皆为大明之百姓,享有一切平等之权利。

而在帝国议会众多咨议员的请求之下,朱慈烺又不得不在这第一条后面加上了一条——大明皇帝不在此律范围之内。

朱慈烺是想要推行人人平等天赋人权这些理论的,为此,朱慈烺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大明百姓面前撕去皇帝的神性面纱,告诉大明百姓皇帝也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

但是,朱慈烺还是低估了百姓的智慧,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皇帝也是人呢?但是,他们却心甘情愿地将朱慈烺当成神灵来供奉,不是因为朱慈烺的地位和权威,而是朱慈烺带给了他们好日子,朱慈烺让他们有了一个人样。

《宪律》的编订颇为谨慎,每一条律法都经过了相当激烈的讨论,经过了一千名咨议员的表决,过了整整两个月后,大明的《宪律》终于出炉,在大明百姓当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谁能想到,这是皇帝亲自起笔的法令呢。

而随着《宪律》颁布,《刑律》《民律》等律法也逐渐出台,这让西洋各国纷纷侧目,他们惊讶地发现,大明所颁布的法令,竟然和他们所推崇的那个已经消亡于历史长河中的罗马帝国有相同之处。

大明不是根据先前一些判决的结果来断案,而是根据法条,而且大明律法的完善和先进,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洋各国,为此,西洋各国不惜远涉重洋,派遣留学生来大明进行学习。

除了在律法上掀起改革之外,大明的科技也是迎来了飞速发展。

在黄有海的工厂里面出现了飞梭的两年后,黄有海竟然是亲自研发出了一种一次可以纺织八条丝线的机器,这让黄有海激动不已,迅速为自己注册了专利,很快,这种新型织机便是推广开来。

而紧随其后的,便是科学院的巨大进展。

在笛卡尔和费马等科学巨擘加入术算所之后,大明的机器制造绘图更加精确,很快,宋应星和方以智在朱慈烺的指点之下,鼓捣出了比较简单的蒸汽机,而这种蒸汽机也是迅速推广开来,它不仅仅铺设在了大明马车上,更出现在了大明的海军中。

自从蒸汽机出现之后,大明的科技似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蒸汽机发明仅仅过去五年,方以智在朱慈烺的引导下,竟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即鼓捣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电磁铁。

此时,还只是大明共和十年,这比历史上第一块电磁铁出现的时间,要早了整整一百七十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学院的学子们和营造司通力合作,建设了从南京到凤阳的首条电缆,有线电报正式出现。

当朱慈烺听到方以智在凤阳传回的信号的时候,激动万分,这几乎代表着大明直接越过了短暂的蒸汽时代,直接迈入了电气时代,很快,大明从南京到福尔摩沙的海底电缆也开始铺设从此,大明的信息传输比起之前快了千万倍。

八百里加急的驿站,彻底被电报局取代。

而后,大明邸报也开始使用电报,很快就从每周一次的周报,变成了每天一次的日报。

随着电报的发明,朱慈烺终于开始在澳洲建立了大明的势力范围,先前有不少大明的百姓移民澳洲,但是大明却从来没有在澳洲设置官署,现如今,朱慈烺将他的兄弟藩王派往了澳洲担任总督。

当然,如果这个总督做的不好,那么澳洲的大明百姓,是可以通过咨议局的选举让这个总督下台的。

但是,方以智显然不满足于此,他知道现在西洋各国都在美洲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大明在美洲却是几乎不存在势力,如果大明想要在美洲建立势力的话,那么最好能够将电报铺设到美洲去。

原文在六#9@书/吧看!

但是,海底电缆铺不了那么远,大明和澳洲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岛屿,可以作为电报的中转站,不过大明和美洲之间,却是一望无际的汪洋,为此,方以智开始潜心研究无线电报。

对此,朱慈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指导的了,他所知的那些知识,已经被科学院的人尽数吸收,科学院的后续发展,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经过十来年实验,共和二十三年,已经年近六十的方以智终于做到了用无线电波传输信号,方以智在奉天殿为朱慈烺亲自演示了这一场面,在奉天殿中用电报机器,收到了来自三门街的信号。

这无疑是个震撼世界的消息,朱慈烺更是兴奋道:“千年之后,或许朕和大明都已经化作尘埃,但是密之,你的电报将会与世长存,世界上没有人会忘记你的功绩!”

随后,朱慈烺命令大明禁军各军都配备上这种新式的无线电报,到了这个时候,徐明和李邦华这些老将都已经退隐,现在大明的兵事院副掌院,已经由李定国和刘文秀这两兄弟来担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