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密谋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7章密谋

数个月后的北京城,表面上虽然安宁祥和,内地里却是暗流涌动。此时,北京城的皇宫中,顺治皇帝福临紧张得满手是汗,他的身边站着的,赫然是满清的汉人大臣范文程。

范文程虽然是辽东人,但他却并不喜欢关外的天寒地冻,而喜爱关内的千里沃野,而年幼的福临同样如此。

“陛下,先前已经是有大明的部队来联系了臣,若是大清愿意向大明称臣,那么便是能让陛下继续担任大清的王,臣等便是能够留在关内。”

福临单薄的身躯如同筛糠一般地抖,脸上难掩惊惧之色,对于他来说,多尔衮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恶魔,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多尔衮正面交锋。

“范爱卿,大明真的可信吗?”福临颤声问道,“不会在事成之后将朕杀掉吧。”

“请陛下放心。”范文程宽慰道,“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若是如此,八旗健儿是不会放过大明的。”

现如今,虽然多尔衮的正白旗最为强大,但是,其他诸旗已经对多尔衮颇有不满。

其中,本应该是皇帝直属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已经被多尔衮给大大削弱,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二千人,而且,这一万二千人还不是顺治皇帝的死忠,其中能有两千人忠于福临就不错了,毕竟众所周知,福临不过是多尔衮和豪格妥协之下拥立的傀儡罢了。

比起虚弱的两黄旗,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就大有不同,光是多尔衮直属的正白旗,就足足有两万人之多,而多铎麾下的镶白旗,同样也有一万五千人,而且这些部队几乎全部配备了鲁密铳和满清重弓,同时全身覆甲。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支部队存在,朱慈烺才是没法轻易北伐。

满清的重甲弓兵不是吃素的,其箭矢的重量和长度,也不是后世那种轻飘飘的羽箭可以比拟,而是类似于投枪。

一箭下去,颅脑俱裂。

而除却两白旗之外,豪格的正蓝旗也非凡俗,其人数虽然只有一万五,但加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便能够拉起一支多达两万五千人的大军,还有代善所统领的两红旗,同样也有两万余人。

八旗旗主各怀鬼胎,福临对此如何能不恐慌。

“若是范先生真的能够助我们这孤儿寡母解决多尔衮这个大祸患,那就是我大清的大恩人啊,可惜先帝基业,竟是被多尔衮这个狼子野心的家伙给祸害成了这个样子。”

帘幕后面传来了布木布泰的声音,幽怨中包含心酸。

范文程缓缓道:“太后和陛下不用担心,臣已经有了计划,那多尔衮就算是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肉体凡胎,而大明此番来北京的五百部队全是精锐军士,火铳百发百中。”

布木布泰吃了一惊,连忙问道:“范先生是指?”

范文程点了点头,声音之中也是带上了一丝狠厉道:“臣已经和大明兵事院副掌院李邦华谈妥,陛下可以择日出宫,将五十名大明军士扮作侍卫带入宫中,随后再召多尔衮入宫,凡人身躯如何能抗住火铳的威力,就连太祖都是崩于火器……”

“太好了!”福临欣喜不已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给范先生了。”

“臣,必不辱命。”范文程躬身拱手,缓缓退了出去。

而在范文程出去之后,布木布泰才是转向屏风后道:“洪先生,你觉得范先生方才的计划如何?”

“大巧若拙。”满眼疲倦的洪承畴缓缓道,“只是,在将多尔衮擒杀之后,两白旗应该如何处置,范先生并没有说。”

布木布泰闻言不禁道:“那么依照的洪先生的看法,在多尔衮死后,这两白旗会作何反应。”

洪承畴长叹一声,悠悠道:“现如今,两白旗中除却多尔衮之外,威望最高的就是豫亲王多铎,而多铎和多尔衮完全不同,若是多尔衮是一只阴险狡诈的老狐狸,那么多铎就是一头只会横冲直撞的蛮牛,两白旗在多铎的手上,比在多尔衮的手上要更危险,甚至会威胁到陛下和太后的性命。”

布木布泰大惊,她是想要留在关内,但可不想因为这种斗争而丢了性命,连忙求助道:“那按洪先生的看法,应该如何是好?”

洪承畴捋了捋胡子,慢腾腾道:“多铎是个危险的人物,却也不是没有人可以治他,镶黄旗军官鳌拜,忠勇耿直,血气方刚,且武力过人,若是提前授命鳌拜整合两黄旗护卫京师和皇城,那么便是不必担心多铎反叛。”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顿了顿,洪承畴接着道:“更何况,除了鳌拜之外,还有豪格的两蓝旗和代善的两红旗,他们同样也是多尔衮的敌人。”

“他们不过是想要回到关外去罢了。”福临有些愤怒地挥舞着小拳头道,“真不知道那关外有什么好的,天寒地冻,地里都长不出什么庄稼。”

洪承畴无奈地摇了摇头,福临聪慧过人,却就是过于我行我素了些,很多时候全凭个人喜好来说话做事,这放在一个帝王身上,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

布木布泰此时道:“洪先生且去吧,与那鳌拜沟通一番,带着这块腰牌,告诉他,这是皇帝的命令,绝对不能违抗。”

洪承畴郑重地接过,又是朝着福临和布木布泰深深施了一礼,才是退出了皇宫。

鳌拜在收到布木布泰和福临的命令后,整个人都懵了半晌,他知道皇帝和多尔衮之间有些矛盾,他自己也对多尔衮颇有些不满,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是要对多尔衮动手。

再怎么说,多尔衮现在也是国家柱石,是国之栋梁,如果多尔衮死了,那么大清的江山不就倒了吗?

“奴才谨遵皇命,还请陛下和太后放心。”鳌拜接过腰牌,但是心中却是另有一番打算,他效忠于大清,而不是效忠于特定的某一个人,即使那个人是皇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