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福临身死 - 明末最狂太子,大明最后一个猛人 - 语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8章福临身死

暗流涌动的北京城就像是一个火药桶,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引爆。而一场斗殴,就能成为这一点火星。

随着一名正蓝旗军士和一名正白旗军士在街头因为琐事而掀起的打斗,迅速波及了整个北京城,正蓝旗整整一个牛录和正白旗的一个牛录拿着火铳相互对峙,打死打伤近百人,此事迅速在北京城引发轩然大波。

而福临在得知此事之后,迅速将多尔衮召入宫中,作为正白旗的旗主和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必须要对这种事情负责。

但是,走入皇宫内殿的多尔衮不是一个人,他的身边带着整整一个牛录的军士,三百人护卫在多尔衮的周围,围得他如铁桶一般。

布木布泰和福临紧张得冷汗直流,福临更是连声音都已经颤抖起来;“皇叔父,莫非是想要坐朕这个位置,如果皇叔父需要的话,朕现在就可以把这个位置给让出来。”

“是吗?”多尔衮冷笑一声道,“我看,陛下是对本王有所不满,因此想要除掉本王了,不然,禁宫之中,何来这么多的汉人?”

随着多尔衮一声令下,身边的八旗军士立刻是向着大殿中的侍卫出手了,而大殿中的侍卫,自然是李邦华所带来的禁军所扮。

大明禁军岂会任人宰割,多尔衮都已经动手,他们更是毫不留情,一边还击,一边迅速组成阵型。

但是,五十人的队伍,哪里比得过多尔衮的三百人,仅仅半刻钟的工夫,五十名大明禁军所扮成的侍卫便是已经死在密集的火铳声中,福临不由得惊声叫道:“鳌拜!鳌拜到哪里去了?”

福临话音刚落,鳌拜便是已经应声踏入大殿之中,然而,他的手上拿着的并不是火铳,更不是弓箭,而是汉人大臣宁完我的头颅。

“陛下,奴才始终忠于大清。”鳌拜看着震惊的福临和布木布泰,嘴角扯出一丝笑意道,“然而,摄政王才是现在大清的救星。”

“鳌拜,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福临气得浑身颤抖,怒声叫骂道,“朕对你可曾有一丝一毫的亏待?”

“自然没有,甚至摄政王还对奴才颇有些严厉。”鳌拜缓缓道,“只是,奴才并不是只有一头热血的莽夫,奴才知道,孤儿寡母,是救不了大清的。”

“你……”福临指着鳌拜,气得说不出话来。

多尔衮令人将内殿中的几十名侍卫的帽子掀开,果然发现他们只是将头发收拢,而非将自己的头发剃成金钱鼠尾,这也就坐实了他们的汉人身份。

“陛下何故谋反啊?”多尔衮痛心疾首,招招手道,“来人,让陛下喝杯酒压压惊。”

一名军士捧着一盅酒递给了多尔衮,多尔衮亲自将其送到了福临面前,缓缓道:“陛下是想要自己体面,还是本王来帮助陛下体面?”

“多尔衮,你……”帘幕后面,布木布泰指节发白,脸色苍白如纸。

多尔衮却也不客气,直接掀开帘幕,寒声道:“太后,莫要忘了是谁将陛下扶上这个位置的,如此不仁不义,是国母所为吗?”

布木布泰双目赤红,忽而是摘下了自己的头冠猛地朝着多尔衮砸了过去,口中厉声道:“滚,往后莫要让老身再看到你!”

“此事不消太后说。”多尔衮冷哼一声拉下了帘幕,淡淡道,“将太后送到内宫去,往后无诏令,不得让太后再出来。”

福临看着眼前的酒,眼泪已经是扑簌扑簌地流了下来,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杯子里是什么,年仅七岁,就已经要面对死亡,这是福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朕,朕往后都听摄政王的话,可以吗?”

福临抬起头来,眼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期冀,天真的话语令帘幕后的布木布泰忍不住痛苦出声。

多尔衮没有说话,福临又是道:“既然这样的话,摄政王将朕废了如何,或者,朕禅让给摄政王也可以的,朕可以当山阳公,甚至是可以当庶人,只求摄政王不要杀朕。”

“陛下,本王怎么会杀你?”多尔衮摸了摸福临的脑袋,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本王只是想要让陛下喝点酒而已。”

福临听到这话,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丝毫希望了,不由得放声痛哭,哭声和帘幕后布木布泰的哭声交杂在一起,显得悲怆而凄楚。

“希望来世,能够当一个闲散王爷,再也不要生在帝王家了。”

福临大哭过后,终于是喝下了毒酒,不过半晌便是暴毙身亡。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而布木布泰,自此也是暴毙于深宫之中。

福临误喝下毒酒暴毙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各旗旗中,随之而来的,是满清各旗旗主的疯狂。

豪格和代善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尔衮竟然是出手如此狠辣,竟是直接将自己的亲侄子给杀掉了,但是,福临身死,鳌拜被多尔衮指派为两黄旗的旗主,正式成为多尔衮麾下的一员,多尔衮的实力空前壮大,这让豪格和代善等人不敢再有半点轻举妄动。

很快,多尔衮就召集了八旗军士,在北京城展开了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同时宣布了自己要登基称帝的消息。

对于多尔衮称帝,议政王大臣会议也不敢有丝毫动作,更何况,多尔衮已经承诺彻底退回关外,永世不再和大明作战,这恰恰符合了豪格和代善的心意。

北京校场上,近十万八旗将士气势如同风卷残云,声音如同九天雷霆,有着无人可挡的威慑力,但是多尔衮知道,这都是表面上的。

在皇宫大殿中的那一场战斗,让多尔衮亲眼见证了大明禁军的实力,仅仅五十人的大明禁军,面对早有准备的三百八旗,竟是造成了近一百的伤亡。

这还是之前那支孱弱不堪,文恬武嬉的大明军队吗?多尔衮很恐惧,也不敢再有什么进犯大明的心思,关外有那么广阔的天地,八旗军哪里去不得?为什么一定要待在关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