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生产财富的工具
摊丁入亩这个方针,在历史上是颇为重要的一项改革,它直接改变了华夏数千年来人头税制度,大大减轻了农户的负担,让华夏人口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对于这一方针的先进性,朱慈烺是认同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它适用于现在的大明。
摊丁入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天下土地的占有情况能够厘清,户部能够准确掌握富户豪强手中占有多少土地,但是现在的大明,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官吏可以去清丈土地。
因为官吏,本身就是豪强的一部分。
皇宫之中,张煌言也是对朱慈烺的政策提出了疑虑,困惑道:“启禀陛下,臣绝无抗旨之意,只是,先前陈人中那篇文章当中提的田税之法,确实相当可行,陛下如何不采用?此惑不解,臣心难安。”
朱慈烺见到特地跑来觐见的张煌言,看到他脸上大大的黑眼圈,心中明白若是不解答他心中的疑惑,恐怕这个大明邸报的总编修会整宿整宿睡不着觉了,不禁笑道:“张爱卿所言甚是,朕也觉得陈人中的文章写得很好。”
“那陛下为何不采用?”
张煌言越发不解,嘴上说着人家的文章好,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用的另一套办法,这让张煌言实在难以理解。
“很简单,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朱慈烺沉吟半晌道,“张爱卿说说,若是直接采取陈人中的办法,将会遇到什么阻力?”
“江南士绅恐怕是会集体反对,甚至是影响到朝中大员。”
对于这一点,张煌言倒是看得相当清晰,土地和家奴不一样,这东西是江南士绅的命根子,如果朱慈烺要动他们的土地,那他们当中许多人恐怕会和朱慈烺拼命。
历史上的摊丁入亩为何能够推行?那是因为经过清兵南下之后,江南士绅的势力已经基本被破坏,而新的豪强的势力还没有完全确立,满清作为入主中原的新政权,对于全国的土地有最基本的掌控权。
因此,摊丁入亩能够暂时性地推行。
而到了后面,地方豪强的势力逐渐坐大之后,摊丁入亩的阻力越来越大,有些省份名义上执行了摊丁入亩,实际上却只是阳奉阴违,这样一来,摊丁入亩不过是名存实亡。
莫说大明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有实行摊丁入亩的条件,即使是有,摊丁入亩也不过是一针强心剂罢了,百姓的生活不会得到真正彻底的改变,因此,朱慈烺想要的是真正的变革。
悠悠一声轻叹,朱慈烺缓缓道:“张爱卿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为何会有这般疑虑?”
张煌言闻言道:“陛下既然能以雷霆手段废除贱籍,那为何不能以更激烈的手段来清丈土地呢?”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禁是有些无奈,张煌言的气节、才华以及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其想法未免是有些简单了。
“废除贱籍,引发了多少人反对,朝中官吏十去其一,处决官吏十余人,处决士子多达百人,他们代表的难道仅仅是他们自己吗?”
张煌言不假思索道:“自然不止,还有他们背后的家族,这些士族纵然没有被清洗,但是心中也必然已经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只是,因为陛下已经下令,这些人九族之内不能参加科举,因此,这些家族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削弱了。”
“但若这不是上百个家族,而是上千个上万个呢?”朱慈烺缓缓道,“这样的话,这些家族的影响力还会削弱么?”
张煌言一听这话,顿时是打了个激灵,他想到了一种不太好的后果。
朱慈烺见张煌言没有说话,只是淡淡道:“还是让朕来告诉你吧,这些家族的影响力不仅不会削弱,反倒是可能同气连枝,联合起来抗税,更有甚者,会勾结建虏,毕竟,有些人眼中是没有民族大义的。”
“陛下说的是……”张煌言背上已经被冷汗浸湿,别说是十万禁军,就算是二十万,难道能够将江南士族给屠杀干净吗?
即使是朱元璋,在政局未稳定的时候,对于士族也是相当尊敬,就算是在政局稳定之后,朱元璋对于士族也不是全部一杀了之的。
“张爱卿必然很迷惑,朕为何要放开土地买卖?”见到张煌言有些后怕的模样,朱慈烺不禁笑道,“这么做必然会导致富户豪强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多,贫者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但是,张爱卿真的认为,这样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么?”
“陛下的意思是?”张煌言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跟不上朱慈烺的思路,颇为不解道。
朱慈烺缓缓道:“当土地是天下最能生产财富的工具,土地的流转兼并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若是天下最能生产财富的不是土地呢?”
“原来如此!”张煌言瞬间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领会到了朱慈烺的意思。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朱慈烺先前放开盐业私营,大力推广番薯土豆,鼓励黄有海开办扬州纺织厂,鼓励程安开办报业以及废除贱籍等行为,其实都是在为这一步来铺垫。
当今粮食的价格已经比先前要便宜了许多,一个壮年男子一日的工钱已经足够一家吃喝,甚至还有盈余,因为番薯和土豆的推广,市面上的粮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粮食价格的下降。
粮食价格下降,土地生产财富的能力也就降低了。
大明现在的番薯价格是三钱一斤,而番薯的产量达到了每亩两千斤左右,一个占据千亩良田的地主,即使所有的土地都有人耕种,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生产番薯,而且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其每年的收成最多六千两银子,而且,这还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更重要的是,这还没有算上种植番薯的投入,毕竟,种子、佃户的工钱以及赋税,都是不小的开支。
这样一来,千亩的地主一年能收入个两千两就不错了。